班主任,您為什么不生氣?
來源:查字典班主任網 發布時間: 2017-03-21
“班主任,您為什么不生氣。”這是小莉在周記上留給我的問題。
頭一天上晚自習之前,我走到教室門口,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小莉一邊把書四處亂扔,一邊還罵罵咧咧,說:“我就是要坐中間,怎么了?”其他的同學都看著她,其中有不少同學表示譴責,說她太自私,座位每月輪回一次,中間輪流坐,這是規定;也有的說她不像女孩,怎么能扔書呢?還有的說她太狂妄,要揍她一頓……當然,這些聲音都被小莉的獅子吼覆蓋了,直到我的出現。
當同學們看見我站到教室里面的時候,一下子安靜了下來,連一貫喜歡匯報工作的班長都愣住了,小莉也像被點住了穴道一樣,時間仿佛在那一刻停止了轉動。大家都在等待我的反應,準確的說是在等待我的處理,等待我對小莉的處理。
小莉這孩子我最熟悉了,他父親再三叮囑過。小莉出生的時候小莉父親已經是35歲了,在我們小縣城屬于典型的晚育了。這樣的孩子在家里免不了疼愛,尤其是小莉的奶奶,對小莉對小莉是言聽計從,曾經爬在地上讓小莉當馬騎。哪知小莉這孩子不服慣,越慣脾氣越大,長大了是天不怕,地不怕,和父母對著干,父母奈何不過。所以開學的時候小莉的爸爸叮囑我要嚴加管教,改改她的壞脾氣。
想到這些,我并沒有去責怪小莉,而是走過去摸著小莉的頭說:“像你這樣溫柔、賢淑的好女孩,怎么能夠作出這樣野蠻的事情呢?實在有損你在我心中的形象。”然后就走開了。
隨后就出現了文章開頭的一幕,小莉在周記追問我為什么不生氣。我在小莉的周記上寫下了這樣一段話:生氣只能表明態度,不能解決問題,解決問題需要的是行動。我相信你能冷靜的思考問題所在,然后解決問題。老師希望你能妥善解決好這次事件,從事件中汲取正能量,奮力前行,不斷成長。老師期待你的完美表現。后來小莉的行為的確讓我刮目相看。不僅主動將座位移到了規定的地方,還在班上向同學們口頭道歉了。
當前,隨著計劃生育政策的推行,孩子由過去的多個兄弟姐妹共同分享情感變成了自己一個人獨享父母長輩的關愛,這樣就使得他(她)們認為這世界是他(她)們一個人的,不應該有別人來分享,缺少感恩之心和責任意識,以至于在家里敢和家長對著干,什么話都敢說,什么事都敢做。作為班主任,我們應該敏感的意識到這一現象,利用學生的認知沖突巧妙的開展教育工作,反其道而行之,有時候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