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案例分析:對待問題學生要有——耐心、愛心
來源:查字典班主任網 發布時間: 2017-03-21
從事十五年的幼教工作,2009年9月調到小學工作,剛接手202班時,我覺得幸運的是這個班女孩多,男孩少,心想應該好應付些。辦公室的同事說:“利華,你班的鄭滿滿,上課好動,不愛聽講,跟不上學校的課程,學習成績很差而且脾氣倔強,你得想想辦法來教育她。”通過兩周的觀察,發現鄭滿滿會主動打掃課室,音樂課特別喜歡,唱歌聲音很甜,但別的課堂上、作業方面卻非常糟糕,老師布置的作業完成不了,多一點也不想做,沒有毅力克服學習上的困難,根基打得不牢,平時回家又不預習也不復習。不接受批評,不愿意改正自己的缺點。后來到她家家訪,得知她父母離婚了,她跟著媽媽生活,媽媽沒有什么文化,而且有心臟病又忙于工作,沒有時間管教她,偶爾有時間管,但鄭滿滿也聽不進去,還頂嘴,她媽媽都給她氣死,一生氣心臟病就發作,她媽媽沒她辦法,所以鄭滿滿脾氣倔強。
針對鄭滿滿同學的個性心理特點,經調查了解,我認為她的個性問題來源于家庭環境的影響和學校教育的影響,家庭教育和學校不同步是使她成為學習問題生的主要原因,自身不努力是她成為學習問題生的內在因素。
根據鄭滿滿的實際情況,我認為她的本質是好的,她熱愛班集體,愿意為班集體做事,如果與家長配合共同對她進行耐心細致的教育和幫助,她是會有改變的。給她創造機會,增強自信心。學校舉行歌唱比賽,我設計了有領唱、齊唱環節,由鄭滿滿來領唱,她很高興。比賽結束了,我們班榮獲了一等獎,在班會上我表揚了同學們,也表揚了鄭滿滿。后來鄭滿滿對我沒那么抗拒,發現她有問題,說她她開始愿意接受。建立良好的幫教關系。作為班主任,我經常利用上課及課余時間,多與案主接觸溝通。上課時,盡量多提問他,多給她表現和發言的機會,并對她進行適時的鼓勵和表揚,這樣做,一來讓她感受到老師對她的關注,二來幫她樹立自信心。下課后,還經常與她聊天,利用她喜歡幫老師做事的特點,找一些事給她干。她寫作業出錯誤,出問題的方面,我則耐心指導,認真幫助她分析錯誤原因,讓她自己找出錯誤所在。同時,沒有放松對她的教育,用愛心去關懷愛護,用愛心去嚴格要求,平時只要是她犯錯誤了,我都要跟她講很多的道理,必須有足夠的理由才能讓她心服口服。
按斯金納的操作條件反射學說的觀點,學生的任何行為都可通過一定的強化物來塑造。在輔導中,我用獎小紅花等方法,只要鄭滿滿能按教師的規定去做,就能獲得教師的獎勵。同時她有一點進步我也會及時于家長取得聯系,進行表揚。針對鄭滿滿學習上惰性強的缺點,激發她熱愛生活,熱愛學習的熱情,每天安排她收發學生的作業,她認真去做,從而也讓她看看別人的作業,對她是一種潛在的教育。
經過近一年的了解及教育,鄭滿滿有了一定的進步,正如人的性格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變的一樣,它具有穩定的特點,要徹底改變是要經過長時間的努力。現在,鄭滿滿對學習有了熱情,學習目的有了明確的認識,成績逐步提高。她對生活也滿懷信心,情緒較穩定,不完成作業現象逐漸減少。
由于各種原因,這個班我帶了三年,其實我也覺得驕傲,因為我懂得每個學生的特點,有利于我開展教學。在往后的兩年里,鄭滿滿的學習成績和學習習慣有進步了,對媽媽的態度明顯好轉,有時會關心媽媽。對待問題學生只要老師細心觀察,耐心引導,長期堅持下去,學生一定有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