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聞”“問”“切”,開好家長會
來源:查字典班主任網 發布時間: 2017-03-21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學校和家庭是一對教育者。”家長會則是家庭、學校共同關心學生健康成長的一種教育形式。它不僅是班主任聯系家長,家長了解子女在校接受教育情況的重要途徑,還是家庭和學校形成教育合力,培養成功的好孩子的有效途徑。那么,如何開好受家長們歡迎的家長會呢?我認為離不開“望”“聞”“問”“切”。
??一、“望”
??家長會中的“望”是指通過家長會,把學生一個學期以來的各方面表現展示出來,讓家長們望一望。
??一望各類作業本(課堂作業本、家庭作業本、日記本、“采蜜”本等)。平時家長只看到自己孩子的作業本,家長會中的展示則可以使家長看到全班孩子的作業本,這樣可以讓家長掌握自己孩子平時在學習習慣中還存在哪些問題,孩子的學習能力在班級中處于什么位置。這將對進一步密切家校聯系,培養孩子的良好行為習慣大有益處。
??二望孩子們每周一期的小報。別小瞧一張張小小的報紙,它可以培養孩子多方面的能力,如寫字、繪畫、搜集整理資料、審美等綜合能力,看看凝聚著孩子們智慧和汗水的小報紙,家長們都是樂呵呵的。
??三望孩子們的成長記錄袋。每個孩子的成長記錄袋里面記載著他們一個學期以來的成敗得失,有自己的分析、同伴的評價、老師的鼓勵和家長的寄語。在班級走廊的兩側掛滿了孩子一個學期的學習成果,家長們總是看得津津樂道。
??二、“聞”
??家長會中“聞”(聽)的形式并非教師的“一言堂”,在家長會中,我們不妨大膽進行嘗試與改革,對于班級各項活動情況都由班干部來進行總結和匯報。學習委員匯報班級學生學習情況,文體委員匯報班級學生文體活動情況,紀律委員匯報班級同學文明守紀情況,組織委員匯報班級同學好人好事情況,班長揭曉班級中“星星榜”的評選情況……由學生來匯報班級各項活動情況的家長會,一定能受到家長們歡迎和好評的。
??三、“問”
??相信每位家長進入學校后,看了孩子們的展示,聽了孩子們的匯報都會有所感悟與思考。當然也不乏疑惑要詢問的,或問學校及班級的教育教學管理情況,或問自己孩子在班級里急待提高或改進的地方,或問自己在教育孩子中遇到的困惑,或問優秀孩子家長的教子經驗……因此每次家長會,我都會留有足夠的時間給家長們提出自己的疑問,針對家長們的疑問,我會進行梳理,或請學校領導給以答復,或自己直接解答,或請其他家長給以作答……總之,讓家長們帶著疑問來,帶著滿意回。
??四、“切”
??家長會中的“切”并非中醫上的把握脈象,而是讓教師和家長共同把握教育學生的方向。為了每次的家長會能為下一階段的家教以及學校教育找準方向,我總是在家長會上組織安排了“家長講堂”和“學生講堂”。
??“家長講堂”,要求家長夸夸孩子(介紹自己的孩子最近做過的讓自己感動或欣慰的事)或夸夸自己(介紹自己在家教方面的成功做法),這樣,家長們暢所欲言,因為不同的家長有不同的教育方式,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閃光點。
??“學生講堂”,讓學生參與家長會,在家長面前敞開心扉,三言兩語,向爸爸媽媽進行真情告白,或吐露心聲,或提出希望。
??家長和孩子的發言,既能讓班主任及任課教師最大限度地了解學生的個性特點以及在家庭情況,以便有針對性地采取教育措施;又能讓家長們互相借鑒家教經驗,取長補短的同時,走進自己孩子的內心世界。相信從這樣的家長會中,班主任及任課教師和家長們都會有所啟迪,為下一步的教育工作明確了方向。
??當然,召開家長會的形式多種多樣,內容也隨著不同學齡段而改變。讓我們積極開發、利用家長和家庭教育資源,以學生家庭和家長為主體,以學校和老師為主導,搭建兩者之間交流、溝通的平臺,充分發揮家長會中“望”“聞”“問”“切”的作用,達到家庭、學校共同教育的目的。相信這樣的家長會一定會受到家長們歡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