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級管理應注重細節
來源:查字典班主任網 發布時間: 2017-03-21
何謂班級細節管理?班級細節管理就是在管理班級時發現那些暗含玄機、事關成敗的小事與苗頭,并對這些小事與苗頭進行感知、洞察、思考和處理,從而維護班級正常發展的一種管理方式。如果班主任能夠關注細節,并且及時妥善解決這些細節問題,班級管理就可以避免許多失誤。
一、注重細節,形成學生良好個性品質
學生走進學校,他們不僅要學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學做人的道理。常言道:“學高為師,身正為范”,這就是要求教師不僅要有過硬的專業知識,還要有高尚的師德、文明的言行,才能成為學生心中的“名師”,學生才會“親其師,信其道”。在與學生的交往過程中,教師仿佛時刻身處聚光燈下的演員,你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在學生的關注之下。一個不起眼的細節,可能會讓你成為學生真心崇拜的偶像,也可能會讓你好不容易樹立起來的光輝形象毀于一旦。馬卡連柯曾說過:“從口袋里掏出揉皺了的臟手帕的教師,已經失去當教師的資格了。”這句話告訴我們,作為一個教師,如果你不能在細節上影響學生,便不能當好學生的導師。相信下面這些現象是我們常常看到的:有些老師在升旗時與同事小聲講話,或將手插在口袋里,或東張西望;有些老師開會時不停地接、打手機;有些老師答應學生的事卻不兌現;有些老師服飾隨意,要么不修邊輻,要么過于暴露;有些老師辦公桌上雜亂無章;有些老師當著學生的面抽煙;……試想,如果我們的老師自己尚不懂得做人要遵守諾言,言談舉止要謹慎小心,要體諒他人,又怎能讓學生信服你講的那些“要愛祖國,要尊敬他人,要誠實守信,要注意儀表,要……”的大道理呢?身教重于言教。你想讓學生學會尊重人嗎?那么請記住在與學生談話時要輕言細語;你想讓學生學會愛護環境衛生?不妨在看到地上的果皮紙屑時輕輕撿起;你想讓學生學會團結友愛?你想讓學生……?我們總是對學生有許多美好的期許,但“打鐵還需自身硬”,要求學生做到的,我們自己首先要做到。關注自身言行的細節,有助于我們成為學生的榜樣,形成學生良好品質。
中央電視臺有一則很有意義的公益廣告:忙得頭發都來不及攏一攏的母親俯身給老人洗腳,旁邊的兒子看到這種情景后,也搖搖晃晃地端著一盆水來給自己的母親洗腳。足見細節的影響力和榜樣的力量。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曾說過:“教師的職責是用自己的榜樣教育學生。”這句話揭示了班主任形象的重要性。夸夸其談的班主任,他的學生往往喜歡吹牛皮;說話和氣的班主任,教育出來的學生多數溫文爾雅……為了使學生的人格得到健康發展,教師必須致力于塑造自己的高尚人格。要照亮別人,自己心中必須要有火種。教師的勞動就是一種以人格培育人格、以靈魂塑造靈魂的勞動。而一個教師的人格和靈魂并不只是表現在大是大非上,更多的是表現在平時的一言一行,表現在與學生相處的一點一滴中,這些細節可以說是一絲絲“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春夜喜雨。
二、注重細節,促進學生個性健康發展
班主任工作本身就是平凡而瑣屑的,我們全身心投入做好了這些小事,自然就能成為學生的貼心人。從細節入手,能很快走進學生的內心。例如,天氣變化時,你會提醒學生及時加減衣服嗎?上課時,看到學生坐姿不正確,你會耐心提醒——坐直嗎?你的抽屜里,是否常年備有創可貼和女生用的衛生巾等。因為工作經驗告訴我們,活潑好動的男生經常會弄出點皮外傷,而剛進入青春期的女孩子常會遭遇措手不及的尷尬……尤其對于那些缺乏父母關愛的孩子,這些小小的細節往往能帶給他們深刻的印象。再如,對于新接手的班級,你在觀察學生時,可能會發現,一個學生初到學校便主動與同學打招呼,說明他熱情好交際;一個學生郁郁寡歡、獨來獨往,一定有什么心事或者來自一個氣氛壓抑的家庭;一個學生如果披衣散扣、衣冠不整,說明是個懶散或者在生活上不拘小節的人。任何事情的發生都有其先兆,正所謂“山雨欲來風滿樓”。班主任要能見微知著,才能因勢利導,管理好班級。我自己也曾在不注意細節上受到過教訓。有一年,我帶高三畢業班,我班有一個女生,從小失去母親,父親脾氣暴躁,使她養成了孤僻、自封又自卑的性格,我在班上檢查她的作業時,看到她寫的答案與標準答案完全一致,就順口說了一句,是抄的吧。結果幾天后,我收到了這個女生長長地一封來信。她在信中寫到:她不會做,是看完答案看明白了,才抄上去的。還說道:她已經有兩三天沒有吃好飯、睡好覺了,說我瞧不起她。看完信后,我立即與這個女生進行面對面的溝通,我把我的真實想法說給她聽,同時也傾聽她的想法,最后誠懇又委婉指出她個性上的某些不足會給她的人生帶來哪些負面的影響,我們達到了互相理解,使得她能夠心態穩定地投入到高考復習中去。如果老師在日常工作中注意細節,并為學生考慮得細致周到,學生自然從心底里感激熱愛老師!
三、注重細節,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
“千里之堤,毀于蟻穴”,“細節決定成敗”,這樣的道理同樣適用于學生,有經驗的老師都知道,學生絕大多數錯誤都是由一些不良習慣造成的,并非他們品質上有什么大問題。要促使學生健康成長就要在這些“小節”上下功夫。比如,我帶班時對班上學生的發型、服飾都有嚴格要求,絕不許違反學校制定的各項規章制度。前些年我國足球職業聯賽相當火爆,高中生中有相當一部分人也是球迷,不僅看球、踢球上癮,就連行為舉止也有所追求。我班有一男生,特別崇拜英國一個球星,不僅留著與那個球星一樣的發型,而且把前面的發梢染成紅色,當我看到這個情況時,并沒有立即勒令他洗去染紅的頭發,而是問明原因,他告訴我,只因為那個球星的頭發是紅顏色的。其實,在中學生中有崇拜的偶像并不是什么壞事,關鍵是我們教師怎樣去引導,應該崇拜誰,崇拜的是什么?事情發生后,我跟這個男生交換了看法,我告訴他,你崇拜那個球星并沒有錯,問題在于你注重的是追求球星外在的東西,而沒有注重球星身上表現出來的一種精神,一種對事業執著追求的精神,一種勇于進取,勇于拚搏,永不服輸的精神,讓他自己悟出,他的追求是很淺薄的,應追求更深層次的內涵。把這種精神滲透到學習中去,勤奮學習、立志成才;滲透到做人中去,做一個熱愛生活、勇于進取、積極向上的人。他心悅誠服的接受了我的意見,愉快的洗去了染紅的頭發。再如,過去學校經常組織各種比賽,也經常因為比賽發生班級之間的摩擦,使得學校現在不敢組織籃球、排球、足球比賽,怕學生打架滋事。反思一下,我們的教育有沒有問題呢?我想是有的。我們班主任是否教育了學生要“友誼第一,比賽第二”,要學會欣賞對手的出色表現……。我認為教師要隨時關注學生成長中的這些細節,通過師生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幫助學生盡早養成良好的習慣并讓他們受益終生。
實際上班級管理沒有什么奧秘之處,它不過是由一個個細節組成。細節是手段,完美是結果;細節是過程,完美是結局。細節是深入淺出的學問,細節管理包含在管理的整個過程中,并且要從班主任自身做起。班主任講求細節不一定能使班級管理成功,但成功的管理必定講求細節。讓我們學會發現細節,學會珍視細節,學會注重細節,視細節為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