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班級的分段管理
來源:查字典班主任網 發布時間: 2017-03-21
為了摸索出一套較科學實用的方法,從學生主體地位出發,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自身的學習潛力,我們根據高三的教學規律及學習特點,將一年的班主任工作分為三個階段,即學法指導階段、層次教學階段、應考調整階段,然后根據不同階段的特點制定相應的工作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學法指導階段的高三班級管理
劃分學法指導階段的依據是,高二學生升入高三的初期,由于教學內容從課文的知識傳授轉向知識網絡的歸納和專項復習,對綜合能力的要求增強,講授節奏加快,部分學生固有的思維形式、學習習慣一時無法改變,從而被動地中止了對新授知識的吸收,這就容易出現學習成績停滯不前甚至倒退的第一次“學習高原現象”。因此,這段時間班主任應有針對性地加強學法指導,提出具體的學習要求、側重點及學習方法,幫助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消除“高原現象”,順利地度過這個學習轉型期。我們采取的措施如下:
1.抓好兩個“第一”
我們利用開學后的第一個班會,預先分析“學習高原現象”產生的原因、特征、危害及采取的應對措施,讓學生做到心中有數有對策,以避免畏懼茫然的心理。利用開學的第一堂課,把高考試卷的大體結構,每道大題含幾道小題,每個小題的考點內容是什么,分值多少告訴學生,讓學生大體有個了解。這樣以后上課時,學生就會圍繞這些知識點進行復習,而不是無的放矢,胡抓一通。
2.對不同學生提出不同層次的學習要求
對應屆生,我們要求全面復習教材,查漏補缺,掃除理解障礙。在這一基礎上對各種知識進行梳理歸納,使之系統化,從而提高學習的綜合能力。而往屆生復習經驗相應較多,因此,在加強基礎的同時,對他們提出一些新的學習目標。比如,文言文復習,應屆生以課本為主,往屆生主要加強課外閱讀,讓他們始終保持對知識的一種新鮮感。
在每個學生制定每周學習計劃時,我們做了以下指導:學習較好且各科平衡的學生在自習課上可采用齊頭并進式自由學習法;學習較好且偏科的學生采取主攻一門帶動其余的方法;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短的學生,可將一節自習課分為兩三個時段進行各科交替復習;注意力集中較長的學生可一節課攻一門。對每個學生我們有大的方面指導,又有小的方面的兼顧,學生在復習時就有了正確的方向,這對合理開掘學生的潛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制定自測成績評估表
我們指導每位學生自制了一份自測成績評估表,即將每次測試中出現的所有問題反映到表上,從心理素質、學習周期、測試能力、時間分配等方面,對自己做出實事求是的評價,并針對考試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合理的調整解決,以便學習成績穩定上升。自測成績評估表是按照高考試題的結構畫出表格,在教師的指導下自己批改試卷,并將每次測試的日期,每道大題測試所用時間、得分、錯題,填入表內。教師在班級里只公布總分段及各大題分數段的人數。每位學生就可大致推知自己在整體知識和某項知識上,在班級中處在什么位置,從而確定努力的方向。由于不公布姓名,學生們測試、批改、填表都能很好地完成。
自測成績評估表的使用,教學生學會誠實、自律、守信,從表中認識自己,學會客觀科學地評價自己,尋找差距,并能冷靜地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重新制定學習方法和目標,這對他們未來的學習工作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同時為調整階段留下了學習情況的數據參考。
第一階段中,只要班主任切切實實地進行了科學的學法指導,能夠尊重教學規律,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而不是做些表面文章,急功近利只看眼前成績,就能使學生順利地度過第一次“學習高原期”,為以后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層次教學階段的高三班級管理
層次教學貫穿于整個學年中,但主要集中在一、二輪復習期間,班主任應認真地對每個層面的學生的思想狀況的特點及變化進行深入地研究了解,采取相應的措施,同時將情況及時反饋給各科任教師。
在第一輪復習期,無論是成績好的學生還是成績差的學生,對補缺都是信心足、熱情高,都希望自己能在這段時間把不懂的東西全部補上去。有的學生甚至忽略了其他科的學習。針對這種情況,我們采取的措施是:首先對學生的熱情及信心給予鼓勵,其次對各類學生提出不同要求:優秀生上好正課,有選擇地去聽老師補課;中等生學好課本,扎實基礎,制定補弱計劃,集中問題補缺;成績差的學生則以學好課本為主。同時要求每個學生將補缺的動態成績填入自測成績評估表,以備調整階段分析使用。
在第二輪復習期,通過一段時間補缺,部分學生成績上升,信心增強;部分學生成績較以前無上升甚至下降,信心動搖。對前一類學生,肯定成績,指出不足爭取再上一個層次;對后一類學生,主要是幫助分析其失敗原因,重新調整補缺計劃。
三、考前調整階段的高三班級管理
確定調整階段的依據是,第二次“學習高原現象”出現在二輪復習至三輪綜合測試的過渡期。此時正是4月底5月初。學生經過漫長的一、二輪復習后,學習負荷達到極限,加之春季嗜睡,身體疲勞等現象的出現,從而產生厭學懼學的心理狀態。部分經驗不足的教師求勝心切,不切實際地加大考試密度和難度,從而使部分學生產生考試焦慮的心理。表現為注意力分散,思維活動陷入呆滯、凝固的狀態,面對試卷出現錯答、漏答或不知如何應答等現象。那么,如何做好高考前學習、心理、身體等方面的調整,幫助學生順利地渡過第二次“學習高原期”呢?我們除了在班級創造一個輕松安靜的環境氛圍和加強文體活動外,還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對自測成績評估表進行分析、評價,做到心中有數
我們從幾個方面幫助每個學生進行分析。(1)統計每份試卷及每道大題使用的平均時間,就可大體推出自己在高考中每道大題所用時間,個體考試時間如大于全班平均時間,就應加強答題速度的訓練,從而在高考中合理分配時間,做到心中有數,從容不迫。(2)對每道大題平均得分情況和每道小題得“×”多少的統計,參照全班得分情況就可得知自己的弱項是什么,從而加大該項的訓練力度,并在考試中重視該項。(3)對每次考試間隔日期和總分的統計,就可得知自己學習狀態的高峰期和低谷期的間隔規律,以便作相應的調整。例如,乙生某科成績統計。
從表中我們就可以清楚地看出每段期維持的時間。該生的高峰期至少在兩個月以上。在經過一段回落期和低谷期后,從三月中旬的考試就可以清楚看出其成績正處于回升期。從四月份開始,我們對其每次成績都詳細地跟蹤分析,調整其狀態,至六月初,該生的學習狀態達到最高點。
成績曲線分布因人而異。有的學生一直保持高分,他調整的重點是穩定中有所突破和提高,解決的方法是選項突破;有的學生基礎很好,成績卻一直在低谷徘徊,調整的重點是將知識水平轉化成應用能力并反映到試卷中去,其方法是注意答題規范和解題技巧;有的學生成績忽高忽低,呈小間斷分布,他調整的重點是保持穩定狀態,其方法是加強專項復習和總結失誤教訓。總之,我們努力讓每位學生的學習狀態都調整到考前最佳狀態。事實上,自測成績評估表是否科學,關鍵在于教師指導是否到位,制卷是否科學合理。好的評估表可以讓學生們客觀地看到自己的長處和不足,從而采取實事求是、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法。
2.贈給每位學生一句鼓勵性的話語并提出一個應注意的問題
臨高考前一個月,每一位學生我們都一一找來談話,送給他一句鼓勵性的話語并同時指出其考試時應注意的問題。如某生語文基礎較好,但字寫得較差,不好辨識,因此每次考試分數總上不去。我們對他的鼓勵性話語是,“你一定能考上本科,如果作文時注意字寫端正,還會再上一個臺階。”他針對這種情況,從自測評估表中計劃出一部分時間來,以備作文用,結果在高考中,他用充裕的時間認真寫好字,語文獲得了很高的分數,被山東師范大學錄取。正是由于我們在這方面做得很細,使學生能心情愉悅地參加高考,并取得好的成績。
3.把興奮點的調整一直延續到考前5分鐘
針對高考進場前30分鐘、入場后15分鐘和發卷后5分鐘,我們認真細致地采取了激發考生思維興奮點的心態調整措施。很多考生心理狀態不穩定,壓力較大,在考場上容易出現思維呆滯、焦慮、懼考、茫然、錯答漏答和木然答題等現象。其醫治的方法就是尋找觸動興奮點的契機,進行考前思維預熱,激活思維活動,以消除答卷時緊張和不知所措的心態,迅速進入考試最佳狀態。
入場前30分鐘,我們以說笑為主,精選了國內外幽默笑話故事講給學生,以轉移注意力,緩解情緒。入場后15分鐘學生在明白考生守則后,以靜思默想為主。此時的興奮點設置是否合理至關重要,我們要求學生設想情境,激發思維。考語文設想一個優美的自然環境,自己和好友在其中;考數學回憶這一年中做的最得意的一道題的思維過程;考政治想象和同學爭論最熱烈的一道論述題;考歷史回憶老師這一年傳授知識的過程等。發卷的5分鐘以瀏覽試卷為主,做到心中有數,消除對高考試卷的神秘感。設置興奮點的目的,就是要在最短的時間內迅速激活學生的思維活動,使學生盡快走出緊張、茫然、思維凝滯的誤區,以輕松愉快的心態、活躍敏捷的思維,去發揮真正的水平,實現自己的奮斗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