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規讓班級管理柳暗花明
來源:查字典班主任網 發布時間: 2017-03-21
各位老師,大家好:
今天非常榮幸能坐在這里跟大家一起分享我的班主任工作經驗,并與大家共同交流、探討工作中的問題,進一步提高我們的工作質量,更好地服務、教育好學生。說到這其實我有點心虛,因為說實在的,我擔任班主任工作還不到一年半,各方面的經驗與在座各位老師相比相差甚遠。所以今天我坐在這里與其說是分享我的班主任經驗,不如說我是和大家一起分享我在這不到一年半的時間里的摸索的經歷,和大家一起來借鑒名師名家的經驗。由于擔任班主任時間不久,所以感觸或經驗都比較膚淺,希望能對大家有所裨益。
首先我覺得我有必要介紹下我之前擔任班主任的班級情況:本班為寄宿班,一共有56個孩子,22個女生,34個男生。學生來自瑞安的各個地區---西至湖嶺,東至塘下,所以學生彼此的成長環境與家庭教育是天差地別,碰到的問題更是五花八門。
當時我接手這個班也算是臨時受命,前任班主任因為特殊原因臨時請假,我這個英語老師就被提拔到班主任的位置上了,面對前任走后一大堆的班級工作一時間不知從如何入手。再加上之前我一直擔任該班的英語老師,聽過或教過英語課的老師都知道,低年級的英語課上都需要很多唱唱跳跳的環節來創造英語氣氛,所以學生對我這個班主任一直停留在那個英語課上比較活躍、輕松的印象上。因此一些調皮的學生就趁機搗蛋。一開始由于身份的轉變,一下子還不適應,我對這些搗蛋的學生并沒有嚴肅批評,從而導致有些孩子變本加厲,這時候部分家長有意見了,認為我沒有管理好班級里的破壞分子影響了他的孩子,就跑到校長那告狀了,此后校長專門找我談了一次話。這以后我開始板起面孔做個嚴管家,后來怎么樣呢,在我有一次嚴肅批評了一個不守紀的孩子后,那個孩子家長就跑到黃主任面前告狀去了,說我是不是對他家孩子有偏見,面對這種情況我徹底地黔驢技窮了。
學生違反紀律一定要受到紀律處分,但是現在的教育形勢是學生打不得、罵不得你動他一下他就會去領導那投訴。可是誰都知道,對那些特別差的學生,教師如果沒有強而有力的懲戒手段,不能有效地控制這一小部分“害群之馬”的行為,那么最終受傷害的可能還是大部分學生。
我不停地反思:如何有效地控制學生的不良行為又保護教師自己呢,怎么樣才能使受到處分的學生和家長心悅誠服的接受處罰而不至于產生消極的抵觸情緒呢?學生違反紀律本身就是一件不好的事情,我們班主任怎樣將這些不好的事情巧妙的轉變為好事?我想如果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班規班紀應該能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
帶著這些疑問我拜讀了很多名師名家的著作,其中魏書生老師的《班主任工作漫談》給我提供了教育管理學生的寶貴經驗。讀后我還試著將其民主管理班級的方法運用到自己的班級之中,效果很是不錯。其中他的“以人為本”和“依法治班”的管理思想更是給了我很大的啟發。
關于管理,魏書生說他一靠民主,二靠科學。他說:班級工作應最大限度地依靠民主管理和制度管理,少一些人治,少一些無效勞動。但民主決不意味著無政府,更不意味著可以為所欲為。而意味著人們更嚴格地按照科學的法律、制度去工作、學習和生活。
他的做法讓我深刻地認識到:
1、學生是有思想、有意志、有情感的主動發展的個體。成功管理的前提是尊重他們的意愿,尊重他們的人格,把他們當作實實在在的“人”,作為教師,他首先要了解學生,尊重學生,相信學生;
2.沒有制度談不到管理,但制度既體現了學校教育的意志,表現為對學生行為的一種約束,它執行中必須考慮到學生對制度的接受程度,應該看到,只有學生愿意接受且愿意服從的制度才會發揮良好的管理效益
在他的“以人為本”和“依法治班”的管理思想的指導下,我針對班級中經常遇到的問題做了如下嘗試:
1、學生參與制定班規
在開學初班會課上提出全班同學集體參與各項班規的制定,即他們是班級的主人,班級的各項獎懲辦法及具體負責人由他們決定,老師負責指導。但是前提是大家討論的結果說了算,訂了干,誰若違反就取消他參與班規的權利。老師和學生達成共識后,再開始班規的制定。
我的具體做法如下,首先我提出需要制定班規的幾個方面如學習方面,衛生方面,紀律方面,以小組為單位,組員進行討論,然后將討論后的結果進行交流、投票,最后全班對班規進行逐條解讀、討論、修改、通過,敲定班規!
孩子們的規定,尤其是有些處罰的辦法,充滿童真,十分幽默風趣,有些甚至幼稚得令人發笑。例如,對犯了錯誤,挨批評只顧流淚的同學,每滴眼淚多寫100字的說明書。又如,在班級各項統計中扣分超過5分的同學超過多少分就去操場跑多少圈……也許并不合情理,并不科學,并不妥當,但這些都是學生們自己討論制定的,是他們這些小大人渴望搞好并積極參與班級管理的真實反映,他們也非常樂意完成這些懲罰。
通過引導學生制訂班規班法,既使學生的意志與愿望通過合理渠道得到了滿足,又密切了師生關系。學生會珍視自己創造的精神財富,從而對自己的行為產生自我約束!另外更重要的是學生自己制定班規,不僅僅出臺一紙班規,更著眼于學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意識的喚醒與能力的培養。
2、愛的“懲罰”。
班級中最令人頭痛的是那些“問題學生”,他們自覺性差,隔三岔五就整出點事來,讓你措手不及。平時老師的主要精力就花在這些學生身上,結果還是教育不好他們。面對他們犯的錯,我們大多數老師的方法是是以懲罰為主。學生大多心里不服,暫時的所謂服也是懾于班主任的權力,口服心不服。還有的當面就和你頂撞起來,把你的肺氣炸,讓你感覺自己作為老師的尊嚴全沒有了。于是再加壓,我就不信制服不了你,好像是師生之間的一場競賽,非要分出個高低輸贏,其結果也往往是兩敗俱傷。這樣的教育達不到很好的效果,學生還容易反復。
最近半年多來,我在班上大力推行這樣一種處罰方式:對違反紀律情節比較輕的學生,我罰他上講臺唱一首好聽的歌或者將一個動聽的故事,對于違反紀律情節比較嚴重的學生我罰他們用正楷字寫一份規定字數的違紀心理報告(這個方法還是從我的前任那里學過來的,前任稱它為說明書),描述他當時的違紀心理,請大家注意心理報告書不是保證書更加不是檢討書。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后,我發現這種處罰方式的效果比以前明顯好了很多。
(就拿我們班的某位學生來說吧,這個孩子很聰明但是上課總喜歡插嘴,這不是什么大毛病可是時間久了總是會影響到其他學生的上課和老師的上課進度。我曾多次批評教育過他,但他總是左耳進,右耳出。后來我在班隊課上多次請他上來為同學們做表演,我告訴他這不是懲罰,也不是為難他,是他插嘴浪費了大家的時間必須要做件事情為同學們服務,他很樂意地接受了,以后他再想要插嘴我就沖他眨眨眼,那意思就是你是不是又要為同學們服務了,他就心領神會了。總的來說這種懲罰方式有以下幾點好處:)
第一:受這種處罰方式的學生一般不會對老師產生心理上的抵觸情緒,因為他在上面唱歌或者講故事時下面的同學會給他熱烈的掌聲,可以說他是在一種很快樂的氛圍中受到教育。第二:學生在眾目睽睽之下唱歌或者將故事,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對他的口才及膽量是一個考驗和訓練,寫心理報告的學生要用正楷字來寫間接的幫他們練字和培養了組織語言的能力。第三:寫“說明文”,寫“心理病歷”等,其實就是學生自我教育、明辨是非的過程,可以幫助他們在心里筑起第一道防線,以盡量把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
3、班規系統化
班主任的工作是非常繁瑣的。開學學費要收、課堂紀律要管、學生做操要陪、班刊定期要換、六一節目要排、班級衛生要抓、學生糾紛要理、三好生要選、學生評語要寫、假期生活要查、班級活動要開、學生成績要上、家長工作要做……總而言之,小事天天有,大事三六九,有時事情一多會讓人忙得焦頭爛額。如何在有效完成班級各項工作的前提下減輕班主任負擔呢?
在這個問題上我借鑒了魏書生老師“依法治班”的管理方法。具體做法如下:我在班會課上與學生共同討論班級一些具體的用品及各項專門事務,發動每一個學生進行承包,小到粉筆,門窗,大到黑板報、宣傳欄,各個事務都由專人負責管理,而且還隨時根椐需要進行補充,對于普通的同學,盡其可能用其長,力求班上時時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最終形成自動化運行狀態。除卻蕪草的最好辦法是種上莊稼。學生做到如此有序,自然無暇在無聊方面浪費精力。
好了,今天我僅僅是湖光略影、蜻蜓點水般輕輕的點了一下,希望可以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