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費管理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來源:查字典班主任網 發布時間: 2017-03-21
班級一些必要的支出來自收繳的班費,但是如果收繳和管理的方法不當,就可能引發師生之間、家校之間的矛盾。針對班費的收繳問題,筆者走訪了一些學校的學生和班主任,了解到大約有一半的學生對班費的收繳和管理不滿意,認為收繳次數過多、數目過大,管理不透明。這些意見一方面反映了學生民主意識和維權意識的增強,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在班費收繳和管理方面確實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
那么,班主任怎樣才能做好班費收繳和管理工作呢?筆者認為,只要在收繳和管理班費時注意以下幾個問題,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1、合理預算
班主任應結合學校和班級的活動安排、班級日常支出等進行全面估算,算出一學期班級所需的大致費用,并根據預算制定班費使用計劃,公布給學生。如果學生沒有異議,就按照人頭平均繳納。合理的預算可以讓學生對班費收繳情況“心中有數”,從而避免了收繳的混亂與學生的誤解。
2、責任到人
首先由學生推選出班費管理員。其職責是將收繳的班費統一存入銀行,并妥善保管存折。班費管理員直接對班委會負責。生活委員負責保管班費賬本及班費開支的票據,保證賬目清楚、全面,不得擅自修改任何數據;資源委員負責可回收物品的收和賣,所得收入納入班費;公物維護委員負責維護班級公物。這樣分工明確,責任到人,既避免個別學生負擔過重、責任過大,也有利于班費管理細致、到位。
3、自收自支
班費的收繳和管理由學生自己負責。班費管理人員由學生推選,專門負責班費的收、支、存、用,但存錢、取錢、支出各項費用,首先要經過負責的班委審批。遇到重大支出,則應提請全體學生在班會上討論決定。班費管理員還要定期公布班費使用情況,在期末時結清賬目。一學期結余班費由班委會討論決定是否轉入下學期。這樣既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理財能力,也能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和責任意識。
4、公開透明
班費管理員向全體同學收取班費,應開具收款憑據,并登記入賬。賬目要清楚,支出應有正式發票或當事人的簽名。班委要配合班費管理員,采用書面公布、班會宣布、適時發布等多種方式對班費的使用情況進行公示。生活委員負責定期(至少半學期一次)在班會上通報班費收支情況,班上任何同學都有權對班費的收支提出異議,由生活委員做出解釋。這種做法可以促使班級的每一個成員都對班費的管理享有知情權,體現出公開、公正。
5、適當干預
在班費收繳和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定期檢查,適當引導。特別是大筆的班費開支必須由班委會集體討論通過后,再向班主任申請并征得批準。在購買較多物品時,班主任應給予必要的建議和指導。班主任還應不定期抽查班費管理情況,如有擅自動用班費或據為己有的情況,一經核實,輕者批評并責令其退賠,嚴重者按照校規或有關規定予以處理。
6、集體監督
班費是學生的共同財產,每位學生都有權利也有義務對班費的使用進行監督。學生可就公示情況向生活委員詢問甚至質疑,也可向其他班委了解。對于提出建設性意見的學生,不但要積極采納其意見,還應當進行表揚和適當獎勵,以鼓勵每一位學生都來關心班級事務。
7、開源節流
為了節省班費,班委可以組織學生把廢品,如飲料瓶、草稿紙等回收并賣掉。為減少班級公物破損帶來的額外維修開支,可將公物分別指定專人負責維護,同時把一學期的維護費預先公布,專款專用。若一學期下來公物維護情況良好,要對維護人員進行表彰。這樣做既節約了班費又培養了學生的理財意識和節約意識。
8、人文關愛
班集體應該是一個溫暖友愛的大家庭,因此,在強調嚴格遵守制度的同時,也要特殊情況靈活處理,對那些困難家庭的學生,可以免收班費,并給予必要的幫助;對那些代表學校、班級參加活動的學生應進行獎勵。此外,班主任要適時鼓勵學生進行集體性社會捐助,為那些更需要幫助的弱勢群體獻上一份愛心。這些方式,能夠培養學生關心他人、關注社會的人文情懷。
總而言之,班費的收繳和管理處理不當,可能引發不少矛盾和沖突;但若處理得當,不但可以避免沖突,還可以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參與意識、節約意識和人文意識,同時也能使學生的理財能力和管理能力得到很好的培養和鍛煉,可謂一舉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