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的人格魅力與班級文化建設
來源:查字典班主任網 發布時間: 2017-03-21
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在教育中一切都應以教育者的人格為基礎,因為只有人格才能影響人格,只有人格才能形成性格”。班主任的人格魅力是一種重要的教育資源,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教育力量,班主任強烈的示范性的體現正是人格魅力的發揮和展現。班主任的人格魅力包括所具備的高尚的品格與優良的師德、真摯的情感與豁達寬容、出眾的能力與淵博的學識、不懈的追求和積極樂觀的態度等方面。班主任的人格魅力對于建設優良班級文化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以高尚的品格和師德影響學生,使班級形成共同的目標和團隊精神。“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是對教師職業要求的基本解釋,而“身正”即是對教師的品格和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班主任是學生最直接的教育者,管理者,是“學生王”,班主任在學生中要體現一種“王者風范”,處處顯現出自己規范的言行,優良的工作作風,辦事的公正,給學生以感召力,帶領學生共同為班級制定出集體共同的學習目標,活動目標,班級所有成員在班主任的引領下為共同的目標積極努力,形成一種強有力的團隊意識和精神。我至今還記得我上中學時的一位班主任老師,他的生活是那樣的樸素,總愛穿一件洗得發白的中山服,每天早上上班手里都拿著一個裝咸菜的玻璃瓶子,中午他不吃學校伙食團的菜,也吃不起,因為家里太窮。但是,他為人正直,心地善良,對自己的工作和事業一絲不茍,精益求精,對自己的學生比對自己的兒女還要關愛,他以自己的品格和師德演繹了他幾十年的事業。他當班主任的班級,在他的感召下,學生勤奮好學,班集體團結向上,團隊意識強,年年都獲這樣或那樣的表彰獎勵,中考成績都是名列地區前茅。
二、以真摯的情感與關懷感染學生,使班級群體樂觀向上,充滿愛意。班主任要以真摯的情感感染學生。有一位做了十來年班主任的老師,有一天告訴她的領導,說不想當班主任了,原因是學生始終不喜歡她的班主任工作。后來領導幫助她分析原因,使她終于認識到是自己沒有真正的愛班主任工作,沒有真正的愛自己的學生,沒有把自己融入學生之中,師生之間沒有默切而只有隔閡,以至于學生可以接受她的語文教學而不接受她的班主任工作。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的所有工作要讓生感覺到老師的一片真情,班主任的工作要讓學生感覺到老師是在關注每一個學生。只有真心的愛護和關懷,才會讓學生體會到班集體的溫暖,才會在這個大家庭里愉快學習,健康向上,才會使班集體真正成為團結和諧,充滿溫暖,充滿愛意的集體,有極強凝聚力的集體。
三、以淵博的學識與出眾的能力征服學生,為班級創設勤奮好學的優良學風。
班主任的威信不是來自于“尊嚴”,也不是來自于權利,而是來自與自己淵博的學識,來自于自己出眾的能力。學生,特別是城市學校的學生,見識廣,對周圍事物的感性認識多,有時可能還會出點注意來考考你,為難你。要駕馭由這些孩子組成的班集體,要在這些孩子面前樹立威信,要引領這些孩子刻苦學習,勤奮讀書,不是一般的人就能做到的。班主任必須具備一定的學識水平和管理學生的能力,淵博的學識會讓學生感覺自己的老師的不一般,回由衷感到佩服。這里“出眾的能力”包括班主任的教育能力,管理能力,協調能力等,這些能力會使他(她)的學生對班主任感到信任和放心,他(她)管理的班集體就井井有條,并具有優良的學風。
四、以不懈的追求和積極樂觀的態度,為學生樹立榜樣,使學生樹立克服困難的信心和勇氣。一個好學向上,團結進取,積極樂觀,自信心強的班集體,是與班主任具有的不懈的追求和積極樂觀的態度分不開的。有這樣一個班級,由于學校工作安排的原因,幾年來頻繁調換語文老師,班主任也隨著調換,使原本一個生源條件很不錯的班級成了全校著名的差班,學習成績差,班級活動差,學生行為和習慣的培養也受到很大影響。家長知道后紛紛到校為子女辦理了轉學。四年級時,學校特意把一位工作十分優秀的語文老師調入了該班并擔任班主任。這位老師正在在職攻讀大學本科,學習和工作都十分出色的她,在接手這個班以后,全身心投入了該班的教學和管理當中,他沒有用什么大的動作去搞什么“整頓”,而是與孩子們很快交上了朋友,她用自己做人的優良的品質和好學向上、不懈的追求、積極樂觀的態度影響著自己的學生們,孩子們在不到半學期就變了,變得好學向上了,變得積極樂觀了,變得有自信了。后來,在班主任和其他學科老師的合力和孩子們的努力下,該班在畢業會考中獲得了優異的成績,大多數孩子進入了自己理想的中學學習。
總之,班主任的人格魅力與優良的班級文化的形成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班主任始終以自己優秀的品格、言行感染和熏陶著學生,讓班集體成為積極向上的集體,讓學生也會變得勤奮好學、自信自強、積極樂觀。從這樣的老師身上,學生的性格能受到各方面的良好影響,學生從這樣的老師那里得到的會讓他受用終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