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要不要多做思想工作?
來源:查字典班主任網 發布時間: 2017-03-21
很多班主任熱衷于做思想工作,特別是在每次大型考試之后,不停地找學生談心。
誠然,班主任要做學生的思想工作。但是我認為這個事情不能做得太多,特別是少數人把做這個工作當做“秀”或者是年級組布置的任務來做,那就更不必了。
頻繁做學生思想工作的壞處:
一、讓那些沒被老師做思想工作的學生心里有想法。有些學生,特別是女生,對老師的態度非常細心和敏感,如果老師找那些成績優秀的學生談心,很可能使她們受傷,感覺到自己受到冷落。
所以老師做思想工作要講場合、講分寸、講點面結合。
二、思想工作做多了,容易使學生產生依賴感;學生考試失敗了,老師迅速去安慰他,并不一定是件好事情。學生本來是要難過的,準備迎接老師的批評,哪知結果老師竟是安慰和鼓勵,學生情緒迅速好轉,好了傷疤忘了疼。長此以往,學生逐漸就對“獎功罰過”的意識淡漠了。
其實,考試失敗了,學生就要做自我總結,承受一定的痛苦,因為沒有臥薪嘗膽的痛苦思索,就沒有百二秦關終屬楚的成功歡樂。很多積極的班主任實際上剝奪了學生的這種人生體驗。
復旦畢業生職燁寫過一篇影響無數學子的文章《花開不敗》,可以看出學生是可以承受一定的痛苦的,沒有苦苦的煎熬,就沒有絕地反擊所帶來的成功的歡樂。
另一個復讀生高策,2010年高考672分,考上了北大生物系。他在自己的總結文章中寫到,距高考54天時,學習成績倒退到學校283名,自己承受了巨大的思想壓力。他寫道:“我忘不了老師氣沖沖地拿著成績單到宿舍指給我看:‘還沒這么差過吧!自己好好想想……’”盡管壓得喘不過氣來,但是他還是“咬咬牙,下定決心”,最終取得了高考的成功。
相反,我們看到,那些經常被老師做思想工作的同學成績并未發生根本性的轉變。
那么,到底班主任該怎樣做學生的思想工作呢?總之,不是說班主任不能做思想工作,而是一定要有的放矢,言之有物。我班有個女生,以前一直很喜歡回答問題,有一段時間忽然不做聲了,還焉不拉幾的,我看在眼里,找她做了一回思想工作,跟她講了不要誤把沉默當成熟、鶴立雞群、堅持自己的信念等幾個人生道理之后,她又回到了從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