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級管理的“道”和“技”
來源:查字典班主任網 發布時間: 2017-03-21
??庖丁談到解牛技藝高超的原因時,說:“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 《庖丁解牛》是寓言故事,借解牛來說明養生之道,但這句話也為我們的班級管理提供了很好的啟發。班級管理的實質是什么,何為“道”,何為“技”,運用之妙在于什么,兩者如何統一,等等,厘清這些問題有助于班主任更加藝術地管理班級,提高班級管理的層次、境界以及教育的效果,更有利于學生科學的可持續發展。
??概而言之,作為班主任,我們做的是教育,不僅僅是管理。教育的本質是喚醒、激活,是引導、促進學生的自我聚變,促進學生由外在到內在的精神拔節和精神人格的發育。這就要求我們有科學、獨特的班級管理理念,要把引導人、發展人即促進學生又好又快地發展貫串到三年的教育之中,努力使自己的班級教育從自然境界、功利境界、規范境界走向文化境界。文化境界即“道”,是班級管理的最高境界。它是班主任的教育理念和學情有機結合而形成的班級文化,是全班同學認可并推動大家共同進步的一種內驅力。而“技”是班級管理的技巧、方法,它由“道”而生。班級管理,應該是“道”和“技”的有機統一。
??日常班級工作中,有的班主任沒有自己的班級文化建設意識,過于注重“技”的運用,工作浮于表面,班級問題層出不窮,以致捉襟見肘;有的雖把班級管理得井井有條,但缺乏活力和生機,學生內驅力不足,甚至出現一批有問題的木偶似的“乖孩子”(乖孩子的傷更重)。
??一、“道”,文而化之:班級管理的高端追求文化是個大概念,就班級文化而言它有內隱和外顯之別。班級的精神、使命、價值觀、愿景和戰略等屬于內隱的文化。班級文化建設主要指內隱的文化建設,其建設過程實際就是一種引領、漸染、教育的過程,沒有終點,突出特點就是“過程性”。由教師主導到學生思考、實踐、總結、升華再到班級文化的基本形成,是建設的基本思路。在班級基本文化初步形成的基礎上進一步的內化、完善、優化等良性發展,是建設的永恒主題。下面結合本班的文化建設例談。
??本班文化建設主要有三個階段:入學教育時的集中引領階段,適應期的制度文化建設階段,班級文化的提升、整理、優化階段。
??(一)入學教育,集中闡述班級管理理念,實現班級教育思想由外到內的內化過程。
??“實驗—優秀—卓越”“主動發展,追求卓越”的班級愿景和價值觀的闡釋,讓學生一開始就在充滿理想激情的氛圍中明確了高中階段應有的追求和自我發展目標。“高境界做人、高質量學習、高品位生活”的號召,在高中起點上無疑契合學生重新開始的心理追求。
??“三看,三不看”(不看成績看進步,不看聰明看勤奮,不看用時看效率)的班級學習評價觀和“人人鍛造出自己特色和特長,人人向自己缺點開戰,就是成功”的多維度評價觀,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所追求。
??班級的基本要求:讓每一個學生都達到應該達到的發展高度;當日事,當日畢;有激情,有思想,有特長,有追求(動態目標)。人人追求在學業、思想、人格、身心等方面的全面發展和進步。
??(二)建設制度文化建設,落實班級理念。
??在入學教育集中闡釋和適應階段不斷內化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制定一系列制度,使班級理念有制度載體,進而形成制度文化,最終形成班級精神。
??1、班級每日點評制——由值日班干每天早晨在早讀開始前的兩分鐘開始總結、點評昨天的班級工作,以積極、規范的視角引領班級發展,內化班級精神,開啟一天的工作。周評和月評都是如此。點評內容包括學習、衛生、紀律、風氣、狀態等總體情況,也包括好人好事、各方面的榜樣模范。點評制既鍛煉班干部,又能引導自我教育,也起著使班級迅速進入讀書狀態的作用。
??2、重大活動組委會制度——重大活動實行以相關負責同學為主,其他同學積極參與,分工與合作相結合的組委會制度,達到人人參與、人人鍛煉、共同提高的目的。對組委會成員要過程,也要結果;要放手,更要指導。如運動會就成立以體育委員為主,其他班干和積極份子參與的組委會,他們制定方案、精心實施,取得了運動會第一名的好成績。
??3、創新獎懲制——班級設立學習進步獎以及最陽光、最勤奮、最友愛、最善學、最優秀小組等諸多個性化獎項。班級以“容錯文化”來制定懲戒制度,開展無批評周活動,對犯錯誤的同學,允許犯錯,但不允許在同一方面犯第三次錯,否則就要設計出解決方案并且以其他進步、貢獻來彌補過錯。
??4、學習小組制——以學習小組強化同伴教育。小組以個性互補、學習互促為原則組成,協商制定相互幫助、提高的措施,班級定期交流小組經驗。
??5、自我教育制——(1)引導學生設計個人發展檔案,實施自我管理;(2)從學業、身心、思想、性格等方面規劃自我,畫出發展曲線圖;(3)引導學生戰勝中考優于自己的同學,戰勝自我等等。
??6、顧問制——非常優秀成熟的班干組成顧問委員會,指導新一屆班委的工作,達到人人走向優秀、卓越的目的。
??(三)提升、整理、優化,形成外顯和內隱結合的班級文化。在前兩步的基礎上,開專題班會,以學校“MVVS”為范本,形成班級的“MVVS”,設計班級的文化標識。在此基礎上不斷優化,最終形成班級“追求卓越”的文化精神。
??附:追求卓越的2013屆高中二班
??班 名:凌越二班
??班級使命(M):讓二班成為師生共同發展的精神家園
??班級愿景(V):實驗——優秀——卓越
??(優秀:學業優秀,品格優良,舉止優雅,身心優異)
??(卓越:在優秀的基礎上不斷自我超越)
??班級價值觀(V):主動發展,追求卓越
??班級戰略(S):以夢想點燃激情,用行動奠基人生
??班 徽:略
??班徽涵義:本班班徽是由無數水滴、水云和盾牌、星星以及閃耀的數字“2”、讓二班飛翔的英文所組成,她象征著二班學子猶如盾牌般緊密的團結在一起,似一顆顆閃耀的星星散發出自己的光輝,匯成二班的絢麗星空。一步一步,登云踏霧,完成從實驗——優秀——卓越的三步蛻變,華麗的翱翔于天際,展現出二班的風采!
??班 歌:《奔跑》
??現在,本班學風濃厚,學業優秀,人人追求上進,“學業優秀,品格優良,舉止優雅,身心優異”的愿景基本實現,各個方面均遙遙領先,已經呈現出與其他班級截然不同的精神面貌。
??二、“技”,大教無痕:教育藝術的存乎一心班級管理、教育的技巧不勝枚舉,每位班主任都有自己或多或少或有效或無效的管理辦法,甚至有人整理出班級管理的“兵法”,和學生斗智斗勇。其實,班級管理的最大技巧不是我們想出種種方法和學生戰斗(那是一個人和四十多人乃至六七十人的戰斗,注定是失敗的),而是引導學生和自己戰斗,不斷戰勝自我,不斷成長。
??米蘭·昆德說:“世界是一棵長滿可能的樹”。我們要相信學生,相信一切皆有可能。我們最大的“技”就是利用一切教育契機藝術地引導學生從他律走向自律,進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超越。
??大象無形,大音希聲。根據班級的“道”,我們以浸潤式“場域”強化班級文化,以藝術的引導、介入等“技”來管理班級,做到大教無痕。
??1、確立每周班級工作主題。每周或兩周確立一個班級工作主題,班級所有工作圍繞這一主題進行,引導學生圍繞主題自我教育,自我發展。如:(1)剛入學的第一個月我們提出:一周適應(適應老師、適應同學、適應環境),二周入門,三周鞏固,四周超越;(2)在錯誤中成長;(3)向自己的弱點開戰;(4)跌倒后自己爬起來(考試之后);(5)站在高一,你能看多遠(規劃人生1);(6)孩子,這是你最重要的十年(規劃人生2);(7)新學期新氣象,新超越,新培養;(8)彎道超越——高一第二學期,高中的新鮮感消失,大家往往疲沓,引導學生提前預防,超越他人和自我等,當然對小的問題有時可以故意讓學生跌倒自我爬起來等等。
??每周主題預設和生成相結合,在上周五或本周一提出,用一周來實施,第二周來鞏固。
??2、化班級出現的問題為教育的契機,充分利用問題優化班級。班級出現問題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由于我們站在“道”的角度,站在建立“追求卓越”的文化角度,站在班級教育而不僅僅是管理的角度看問題,那么問題的出現就不是痛苦、麻煩的事,而是很好的教育契機了。每當班級出現典型問題,我們往往采用召開班會、獻計獻策、交流討論等方法,藝術地解決,以達到解決問題,教育全班,引領發展的目的。
??3、實施個性化教育,藝術性介入學生的發展。針對個別學生和非典型問題,分層談話教育,針對性的藝術性介入。如針對我們班一位不善言談,性格過于內向的學生,我們采取故意“冤枉”她的辦法,觀察她的反應,相機引導。在讓她明白有了委屈要敢于、善于表達之后,把班級的一些通知交給她負責,不斷給予公共場合展示自我、鍛煉自我的機會,使她最終實現了優化性格的規劃。
??4、隨時發現班級小榜樣,放大其示范效應。如有的同學物品擺放有條理、書桌整齊;有的同學非常有禮貌,微笑地雙手接老師發的試卷;有的同學善于利用零碎時間,高效率學習等,小細節彰顯大品德、大智慧,發現這些榜樣后,利用各種機會放大,產生示范效應。這種看似隨機性的教育,往往起著常規的班會和其他形式達不到的作用。
??其他諸如利用各種效應,網絡平臺的交流等等技巧就不再一一舉例。
??“技”的運用,最能體現出班主任的教育藝術和理念。只有站在“育人”的高度,才能有真正高超的技巧;只有從“道”的高度出發,才能談得上運用之妙。
??三、“道”“技”統一:做真正的教育做真正的教育,每位班主任首先應該反思自我,思考自己的教育理念,明確要把班級向什么方向帶,要把學生培養成什么樣的人,要把班級建設成什么集體,運用什么樣的方法能夠實現自己的目標和設想。在管理過程中,時時反思自己的方式、方法是否違背了自己的教育理念,是否有利于學生的發展,是否科學高效。
??古人云:“道為術之靈,術為道之體;以道統術,以術得道。”其中“術”即為“技”。萬事皆同此理,教育當然不例外。有正確的“道”往往能衍生出高效的“技”,而高效的“技”則可以檢驗和推進“道”的正確歸位。兩者的有機統一,即是真正的班級教育。
??在班級教育實踐中,我們以“道”為工作的基點,以生為本,來研究、運用各種“技”,絕不能以“技”害“道”,更不能以把學生管得服服帖帖的“技”而沾沾自喜。教育是慢的事業,立足于“道”的“道”“技”結合的教育是可持續發展的教育,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最終必能成就師生的發展。
??電影《笑傲江湖》里有一段關于“劍宗”和“氣宗”論述:三十多年前,咱們氣宗是少數,劍宗中的師伯、師叔占了大多數。再者,劍宗功夫易于速成,見效極快。大家都練十年,定是劍宗占上風;各練二十年,那是各擅勝場,難分上下;要到二十年之后,練氣宗功夫的才漸漸的越來越強;到三十年時,練劍宗功夫的便再也不能望氣宗之項背了。然而要到二十余年之后,才真正分出高下。這里的“氣宗”和“劍宗”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道”和“技”,我們應該從中獲得諸多有益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