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管理工作的“五字”要求
來源:查字典班主任網 發布時間: 2017-03-21
班主任工作是學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學校每一項針對學生的教育工作和制度安排,幾乎都要與班主任發生關系,學校各處室發出的指令最終都會匯集到班主任身上。如此紛繁復雜的班主任工作,如果不進行理順,可能忙的焦頭爛額,還沒有成就感。因此,我們應從以下五方面進行探討。
勤:班主任需要天天喝學生打交道。可以說,哪里有學生活動,哪里就有班主任管理的影子,所以“勤”字當頭。勤主要包括:腳勤、眼勤、手勤。比如教室布置方面、課桌擺放方面、學生生活習慣方面等,學生長期身在其中,有些東西可能會視而不見,班主任勤于觀察,才可能找到教育的契機,也可預防一些學生事故的發生。
嚴:說到嚴,更多的人想到的是“師道尊嚴”,但這里主要指的是“紀律嚴明、嚴格要求、作風嚴謹”。無規矩不成方圓,紀律嚴明就意味著一個班級要有一個嚴明的紀律,要做到“有規可依”。“要求嚴格”就是指在紀律的執行中要公正、公平、始終如一,既不能因人而異,更不能隨意執行、朝令夕改。“作風嚴謹”主要指班主任的“身教”問題。
細:很大程度上,班主任是學校各項工作的最終落實者。“細”主要是指德育的落實和管理措施的到位。要做到:從細微處著眼、在細節中管理、從細小事開始。
愛:“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這是一句教育界的至理名言。我們對“愛”的理解有三層次:愛崗位、愛自己、愛學生。愛崗位是教師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對于班主任來說自不待言。愛自己就是要接納自己,期中既包括接納自己的職業(愛崗位)更包括接納自己的生命方式,只有一個心理健康的教師,才可能培養出人格健全的學生。愛自己,就要善待自己(生命)、敬畏自己(生命),書寫好獨特的生命敘事,不斷完善自己的修養,然后才可能推己及人——愛學生。愛學生就是要接納學生的優缺點、接納學生的文化背景、接納學生的認知和思維方式,然后再這樣的基礎上,把統一管理和個性化要求有機的結合起來,要做到內容和形式的統一,不用“非愛”的手段去表達“愛”。
思:班主任要在實踐中成長,班主任工作要在實踐中進行。“思”就是為了更好的成長、更好的實踐。班主任要做到:1、反思教育觀念,經常反思自己的教育和管理行為,追問行為背后的支撐觀念,并不斷提出質疑和挑戰,使自己快速提高;2、思考教育問題,班主任要想讓自己擁有科學的教育管理辦法,形成對教育問題的正確處理意識,就要不斷地思考這些似曾相識和有些突然的教育問題,不斷在大腦中歸類、整合,形成一定的處理預案,再遇到問題時才會游刃有余、不亂章法;3、思索教育思路,班主任面對學生所發生的問題,要多追問幾個“為什么”和“可能會產生什么”才好。
當然,從本質上來說,班主任工作姓“教”不姓“管”。管是為了不管,管理是為了教育而服務的,所以班主任要處理好教育與管理的關系,不能以管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