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班級管理的藝術
來源:查字典班主任網 發布時間: 2017-03-21
班級管理是一門具有較強技巧性的學問,更是一門藝術。對于教師而言,該如何在實際中學習和運用這門藝術,從而實現最佳的教學效果呢?我從事班主任工作這么多年,通過探索、試驗、實踐,在班級管理方面,逐步摸索出一套管理藝術,使我們班級形成一種和諧的、有凝聚力的班級。
一、做一位氣質高雅的班主任來影響學生。
今天我們做老師特別是當班主任的,不僅要有內在的潛質,而且也要有外在的高雅氣質。我認為,注重外在形象的美不僅是個人的需要,也是工作的需要,職業的需要。學生心目中的教師的形象:“長得一表人才,頭發剪得長短適宜,金絲眼鏡靈巧地搭在鼻梁上,衣著靚而不艷,嘴角一揚,暖暖的一笑如沐浴陽光,一副儒雅之氣。……”學生討厭什么形象的老師?“一臉儼然,穿著卻隨便得很,一頭亂蓬蓬的稻草發,有幾撮俏皮地豎起來偷窺外面的世界,圓圓的眼鏡兒后露出威嚴的目光,發怒時聲大如洪鐘,通常情況為雷聲大,雨點小,無須害怕……”我曾花了一些時間對一些班級進行觀察,發現了這樣的現象:凡是班主任比較注重自己的儀表,衣著得體,言行舉止文明,他們帶的那個班的學生也顯得更干凈整潔有精神。反之,如果一位班主任不修邊幅,甚至邋里邋遢,那么他所帶的班級學生也可能衣冠不整,甚至整個教室的環境也亂糟糟,臟兮兮的。所以,我總是衣著整齊、精神百倍地出現在學生面前,以最好的精神狀態和最儒雅的氣質影響學生。
二、班級管理實施“法治”
早在一個多世紀以前,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就曾說過:“一個蹩腳的教師是將現成的真理奉送給學生,而一個優秀的教師則是引導學生自己去尋得真理。”為此,我們在教育管理上應摒棄“人治”而采用“法治”——此“法”指的是“約法三章”之“法”,是經過班集體討論后達成共識,每個成員都必須遵守的“公約”.大家按“約”辦事!尤其是要設定“懲罰教育”公約!誰違約誰受罰,心服口服!人格平等,尊嚴相當,讓“班榮我榮”、“我辱班辱”的榮辱觀植根于每個學生心中。記得我初當這個班的班主任時,班級衛生狀況很差,經觀察,問題主要在于孩子們的環境意識不強,有愛吃零食的習慣。所以,我開班會進行“吃零食好不好”的辯論,在大家都意識到吃零食帶來的不良影響后制定班規,自覺遵守,徹底改變了班級衛生臟、亂、差的現象。
三、班級管理“剛柔并濟”
一個有威信的班主任,首先會巧妙運用“剛性原則”來立威——用約法三章中的“懲罰教育”作為“班威”來治理班級。這里的“懲罰教育”不是體罰,而是根源于制度的遵章辦事,是合理合法的“法治”,在班級管理中,剛性管理是嚴格要求、嚴格管理。“懲罰”要懲之有理,懲之有情,懲之有度,懲之有恒,懲而不苛。有了這條懲罰的“紅線”,會使班級很快進入良性循環!大家遵守約定的游戲規則,一切將井然有序。其次,他還要會“柔性管理”.“柔”就要使學生感受到班級里的溫暖和親情。而要形成這樣的氛圍,班主任就要用情去開展工作,巧用五“相”:一是從第一天與學生接觸開始就要親切“相迎”,以平等、民主、和藹、和諧與微笑的姿態迎接每一個學生,一視同仁地接待他們;二是真誠“相識”,在親切相迎后,班主任應以快速相識法認識班里每位學生;三是無私“相交”,在“相迎”“相識”以后,班主任應主動向全班同學做自我介紹,一句話,就是把心交給學生,把底亮給學生;四是無間“相知”,在這一階段,師生關系應該已經密切無間,無話不談了。最后是依依“相送”.
四、大膽任用干部,及時“搭臺”,適時“補臺”
班級管理成功與否,關鍵是如何運用好班長和班委一班人,這也是一門藝術。大多數班干部都是經過“擂臺”初步競選后,再經過一段時間的考察、考驗、民意檢測、評選而產生的。他們有扎實的群眾基礎,也有較好的工作能力,各方面都比較優秀。有的班主任由于求好心切,辦事往往事必躬親,結果筋疲力盡,效果不佳。有經驗的班主任,首先是不“占臺”,推行班干部責任制,給班干部搭好“舞臺”,為他們提供一個可以充分發揮才能的環境。其次,對班長更是以誠相待,滿懷熱誠地把他請上臺,大膽地讓他唱主角,演重頭戲。在舞臺上,班主任主動熱誠撐腰,關心班干部的學習成績,使他們在臺上有實力,說話有底氣,做事腰桿硬,站在臺上有威信。
但是班干部畢竟是學生,由于年齡、經驗、能力等原因,在工作中難免出現失誤或疏漏,面對這種情況,有經驗、有修養的班主任會怎么辦呢?他們此時決不會批評、埋怨或者推卸責任,“曬臺”甚至于“拆臺”,讓班長“冷場”.相反,他們會積極“補臺”,有的放矢地“補”或“暗補”,當班干部在工作中出現失誤或陷入僵局時,班主任以冷靜、間接、含蓄、不直接為他人覺察的方式,在非對抗的情況下為其彌補或挽回工作中所造成的負面影響,主動承擔事情的責任。如此精心扶持,有利于班干部在管理班級的過程中,全面鍛煉和發展自己的能力,使他們在今后的工作實踐中日趨成熟老練。
五、加強對所謂雙差生的“熱情引導”
作為班主任平時工作中最棘手、最怕的莫過于遇到對什么事都無所謂的“雙差生”,這些孩子通常被一下人認為無可救藥,其實,他們并不是真正的無可救藥,面對他們時,首先,要心疼,不要頭疼。心疼才會對他們產生親近、體貼、愛護和關懷的感情,消除他們的疑慮,取得他們的信任,方可敞開他們的心靈向老師吐露真情。心疼,才會對他們細致觀察,把握住他們的思想活動的脈搏,做好因勢利導、防微杜漸的工作,發揮其潛在能力,激勵向上精神。其次,要說服,不要壓服。這些孩子往往性格倔強,不容易輕易服輸,面對這些孩子,我們只有耐心再耐心,徹底做好思想工作,充分認識自己的問題,只有這樣,才能使其慢慢走向正確的軌道;第三,是要善于發現他們的閃光點,逐步放大成為其自信的基礎。在自信的基礎上逐步成為一名優秀的孩子。第四點,也是極為重要的一點,就是創設機會,搭建舞臺,給他們發揮特長、展露才華、重樹形象的機會。
六、褒抑相間,使優秀孩子永葆進取活力。
一些優秀的孩子,因其在各方面的優勢很可能形成優越感,從而導致驕傲自滿,所以對待這些孩子要褒抑相間,嚴格要求,使其驕傲自滿的情緒消滅在萌芽狀態,同時,為了避免出現了打擊其積極性的現象,我們還要不斷激勵,使其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永葆其積極進取的活力。
用愛心撐起一片無雨的天空,架起一座無形的橋梁;用真情與學生交朋友。以愛為本,愛生以真,愛生以德,以愛心點燃學生的智慧火花。對班級做到“管理定法,管無定法”,我相信我們的班級管理會多開優秀之花,多結豐碩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