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移默化:用細節感染學生,提高執行力
來源:查字典班主任網 發布時間: 2017-03-21
??“細節管理”是行動的學問。除了縝密的思考和周全的計劃,管理要取得效益,終歸還是要落實到行動上。我們用“班規班約”來考慮班級的長期穩定發展,而執行則是達到目的的根本保證。班級管理者也就是班主任應該致力與把“細節管理”的精神貫徹到執行中,重視執行的每一個環節。
??要提高班級決策的執行力,班主任要學會用細節去感染學生,讓學生們都心甘情愿地去做你想讓他們去做的事情。假如你禁止學生在上課的時候破壞紀律,有多種方式去說服學生去接受并遵守紀律,你可以去跟他們說大道理,說不破壞紀律能使他們的成績提高,能讓他們考上一個理想的大學……可是這些能否讓學生“謹遵圣旨”呢?不能,因為這些大道理他們早就聽得耳朵都起老繭了,他們自己也知道這些抽象的東西,可就是不能讓他們規矩。要讓他們自覺遵守,我們不妨這樣做:我所帶的班級在開學一個多星期后還有很多同學的情緒沒有安定下來,于是我就做了這樣一次演講,我以一個瘸腿的老爺爺送孫女讀書的情景開頭,盡力描繪了這位老大爺挑著行李一瘸一拐的模樣,極力渲染他一路上的艱辛和他生活的艱難。由于所面對的學生大部分是從農村來的,于是我就更進一步的給學生勾勒了一副田間勞作圖,田間的雜草、滾燙的泥土、熾熱的太陽是背景,破舊的草帽、破爛的衣服、豆大的汗珠、青筋凸起長滿老繭的雙手是你們的父親和母親。你就希望你的父母一輩子就這樣生活,自己就這樣生活,你的子孫后代也這樣生活嗎?那堂課很多同學流下了眼淚,更多的同學在自己的心里下決心一定要改變這種生活。一年后,在這個名不見經傳的鄉村高中竟然考上了幾十個大學生,這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可見細節是最能說服人,最能打動人的。能夠打動人,還怕學生不依照這些條規去做嗎?
??要提高班級決策的執行力,班主任要注意執行方式的細節。完成同一個任務,執行方式的細微差別,會使學生做這件事情的情緒有很大的差別,并導致完成任務的質量有很大的差別。比如要學生打掃教學樓外的空地,如果班主任指定學生去打掃,他會去,但是他會敷衍了事,因為他忍受不了別的學生對他異樣的目光和老師的頤指氣使,或者他正打算去打球呢,結果你讓他去打掃衛生。這樣一來老師可能覺得自己有威信,但是完成任務的質量卻打了折扣。但如果你換一種方式,你讓他們自愿去打掃的就去,結果是他們很好的完成了任務,而且還自覺的維護這片空地的衛生,因為這是他們自己樂意去做的。老師既可以免去監督他們的時間,又可以免去為找人去掃的煩惱,真可謂事半功倍。這一點執行方式的小小的差別,節省了班主任的時間和精力,提高了勞動的效率。班主任在這方面下點工夫,是“磨刀不誤砍柴工”的。
??要提高班級決策的執行力,班主任要重視執行的各個環節。班級管理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事情,決策執行時更要注意執行的各個環節,得到各方面的支持。一要讓執行政策者也就是你的學生知道你的意圖,不要到了要執行決策,大家還仗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別人不理解你的意圖就不能很好的執行你的決策。二要在執行決策之前說服班干部,讓他們很好的支持你,而不是禍起蕭墻的反對你,得到了他們的支持,你的決策的執行就有了保障,往往一個學生干部他更能站在學生的立場上去說服學生去執行某項決策。三要得到領導的支持,最好在執行前取得領導的同意,如果不是這樣,學生一向領導提意見,你的決策可能就胎死腹中。四要和任課老師合計,讓他們也來做好你的說客。以上幾個方面在班級管理中都必須做到,不能有一個學生唱反調,說風涼話來影響你百分百的執行一項對學生和班級有利的決策。
??班級管理沒有什么奧秘之處,它不過是由一個個細節組成。細節是深入淺出的學問,細節管理包含在管理的整個過程中,并且要從班主任個人管理做起。班主任講求細節不一定能使班級管理成功,但成功的管理必定講求細節。我們與其到處走馬觀花的去學習經驗(結果只看到了別人的管理制度,卻看不到實實在在的內部的管理方式),還不如自己堅持不懈地把每個細節處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