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級管理
來源:查字典班主任網(wǎng) 發(fā)布時間: 2017-03-21
我認為,在接手這個班級之前,應該先與之前的班主任進行溝通,對于班級的狀況進行基本的了解,尤其對于“重點分子”進行一定的了解,最好再了解一下學生的家庭環(huán)境,這樣,更利于了解學生如此行為的原因。
接手班級之后應制定下班規(guī),并說明賞罰的措施,而且一定要賞罰分明,嚴格的按照制度進行,并對學生進行深入的觀察,找出班級紀律不好的主要原因,如果期間有同學嚴重的違反了紀律或者起到了不好的帶頭作用,一定要進行一定的教育和懲罰,但是,我覺得同時也要考慮學生的性格特點,不能一味的進行批評和懲罰,畢竟不同的孩子,對待同樣的處理方式,會有不同的反應,尤其是那些經(jīng)常搗蛋的學生,往往性格上會有些偏激,處理不好會適得其反。同時,觀察這些學生的能力,有些學生,雖然愛擾亂紀律,但是往往都有一定的號召能力,所以,才會讓其他學生與他一起搞破壞,所以,可以抓住這個特點,也可以利用這樣的學生,以鼓勵或者獎勵為主,促使他們成為老師的助手。其實,畢竟班級紀律不好,往往都是少數(shù)學生起的作用,所以,只要抓住源頭,這樣,班級的紀律就會有所改善。要定期對各組,進行一定的評比,多以鼓勵為主,讓學生逐漸自主的進行改正。
當然,學生畢竟已經(jīng)是四年級了,習慣等已經(jīng)逐漸的行成了,而且,學生也逐漸的產(chǎn)生了叛逆心理。所以,讓他們一時改正過來不太可能,所以,就需要班主任不斷的提醒,指點,促使他們意識到自己應該如何去做,這樣,才會逐漸的有所改善。
班級管理(二)
給某班上課時,看到班主任為學生的分工包括每扇窗子,每張桌子,事無巨細分部分配給所有的學生,這是學校新近提出的讓每個學生都有事做的活動。學校的初衷是好的,但為什么要把這些應該是值日生應完成的工作分配給每個學生呢?這不是有點多此一舉嗎?況且這對班級管理好像也沒有起到多大作用,值日生值日還是一如既往的慢,班級還是一如既往的亂。
我想可不可以這樣理解,讓每個學生都有事做,一方面是讓學生真正做到成為班級的主人,讓學生參與到班級管理的方方面面,使學生自己管理學生自己;另一方面是從小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感,正義感,從小自律自愛,如果是這樣,可不可以換個方式去實施。
比如:設立班級法庭,選舉幾個公正有正義感的學生做法官,請全體同學做聽眾,一起解決班級內(nèi)的糾分與爭端;設立班級銀行,由同學把自己的零用錢存入班級銀行,讓學生自己管理自己的零用錢,用每一分錢需說明干什么用,由專人負責檢查核實;設立班級“交警”,監(jiān)督學生的樓內(nèi)外、校內(nèi)外的走路行為等等。
換句話說,學校就是一個社會的縮影,出了學校就要進入社會,為什么不能讓學生提前適應社會的方方面面呢?
以上提出的只是幾個方面,在班委會的基礎上,還可以設立衛(wèi)生檢查、行為檢查、監(jiān)督執(zhí)行人員的紀檢人員等部門,這樣班級就像完善的小型政府,每個人都在行使著自己的僅得,同時又在監(jiān)督與被監(jiān)督著每個學生,每個崗位可以每周評選亦可每月評選,對執(zhí)行好的學生進行表彰,貼光榮照,把每天在學校發(fā)生的事記錄成冊,年終就是一個班級成長的紀錄。這對學生的責任感、正義感、自律的培養(yǎng)都有極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