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是學校與學生之間的中樞點
來源:查字典班主任網 發布時間: 2017-03-21
班主任是學校與學生之間的中樞點,學校對學生的管理和引領主要通過班主任來具體實施。班主任作為班級的教育者和組織者,在班集體的發展和學生的健康成長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深刻影響著每個學生德、智、體、美等方面的全面發展。班主任只有盡心盡力地教育和培養學生,并以自己的崇高理想,言行一致地做好學生的表率,使學生深受教育,學生才能從心靈深處尊重班主任。
當好一名班主任首先要全心全意地關心、愛護學生,把學生當作自己的孩子看待,用愛心去教育他們。老師對學生的愛,學生是能體會到的,只有他們感受到老師在關心、愛護他們,他們對老師的教育方式才不會產生抵觸情緒,從而接受老師的批評教育。但是,由于青少年學生是未成年人,意志比較薄弱,即使他們認識到了錯誤并下決心改正,可過一段時間仍然可能再犯。因此班主任要及時獲取學生的學習、生活、道德、情感、意志、信念等狀況。在道德教育中,學生總是處于被動的地位,被動的接受道德、規范。據一些家長反映,很多學生在學校和在家里表現出不一樣的行為——有老師和沒老師不一樣,在校內和在校外不一樣。為此,班主任要走進學生的心靈,積極調查訪問,了解學生身上出現這些毛病的原因所在,然后對癥下藥,采取相應措施幫助學生改正和克服一些不良習慣和行為。作為班主任,要以高度的責任感和至誠的心去接近、關心、體貼學生,使學生感到班主任可靠、可敬、可信、可愛,使學生愿意親近班主任,愿意在班主任面前敞開心扉,說真話,表真情。
再次,在課堂上,班主任要鼓勵學生學習。尤其是一些學習成績不太好,平時表現機會不太多、沉默寡言的學生,他們往往容易處于被忽視的角落,班主任應多給這些孩子表現機會,對于他們所取得的進步和成就,要及時給予表揚,如“你真棒”、“你一定行”等。對于個別屢教不改的學生,班主任要耐心引導,不灰心、不放棄,切記對他們放任不管,班主任應從關愛學生的心態出發,靈活運用教學方法,啟發、激勵學生積極向上的進取心。
最后,班主任工作的開展離不開良好的班集體。班主任在上任之初就要把班集體建設放在工作的重中之重,積極培養班干部,樹立班集體的良好班風,形成班集體的凝聚力,在班集體中形成互幫互助、團結禮貌的良好氛圍。
總之,要當好一名班主任,必須有愛心和耐心,還要細心,多關心體貼學生,一定要想辦法走進學生,多與學生交流,師生互動。這樣才能建立良好的班集體,從而成為一名好的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