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級管理的節奏感
來源:查字典班主任網 發布時間: 2017-03-21
一個班級最重要的是形成一種班風。班風是什么?班風就是整個班級形成的一種氛圍,有些時候這種氛圍只可意會不可言傳,雖然這樣說有些玄,但事實卻是如此。班風包括什么?常規整理:衛生打掃、餐廳整理、宿舍內務等等;個人品行:同學個人的言語、舉止以及交往方式;學習習慣:作業收交、上課學習紀律、課下學習氛圍等等,所有這些問題的解決和習慣的養成都是需要班主任嚴格要求,同時在班級剛剛組建的時候能夠靠的上,親自指導,認真示范,最終才能形成的。
班級剛剛組建的第一個月是師生的“磨合期”。所謂的“磨合期”就是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相互了解,加深認識并最終能夠達到師生思想統一的過程。這一過程的特點就是學生容易接受班主任的要求,在學生管理方面相對輕松,但是工作壓力大,因為每一個地方,每一個方面都需要班主任親力親為,這要消耗很大的體力。所以很多班主任往往感覺第一個月很好,沒有大問題,可以放松一下,事實恰恰相反,在這看似平靜的一個月的背后會隱藏著很多的問題。
班主任的工作要講求節奏感,就是在不同的時間面對不同的情況采取不同的處理策略。譬如在第一個月,班主任要親力親為,事事都要傷心:培養班干部,讓班干部盡快適應班級工作;培訓值日,讓值日人員今早掌握衛生整理的要領;制定班級規章制度,解釋并幫助同學們學會適應規章約束;檢查常規落實,讓每項制度的落實有保障。這些工作都是很耗時耗力的,所以在第一個月的工作很關鍵。
第一個月如果師生適應良好,接下來的時間可以適當放松一點。這一段時間班主任重點是要做好背后的檢查與個別問題的指導。發現問題直接找到相關責任人,針對不同的情況采取不同的解決措施。在這一過程中,班主任要善于發現,認真思考,因為對學生的認識是需要不斷加深的,有些學生不是短時間內能夠掌握的,所以這段時間的工作雖然不像第一個月那樣費力,但是要費心。要費心總結發現的問題,找到出現問題的原因;要費心幫助個別同學,幫助他們最終適應這個班級;要費心思考問題背后的問題,找到問題的根源。
經過這段時間以后班級的發展會呈現出一個比較理想的局面:大家工作比較認真,問題相對較少,各項工作有條不紊,但這絕不是班級的常態,一個班級的發展最可怕的就是沒有問題。沒有問題不代表真得沒有問題,而是問題被掩蓋,被隱藏,或者說我們發現不了,但是一旦發生就會出乎我們的意料,讓我們措手不及。所以這段時間的工作更需要我們用心思考。這段時間一般會在其中考試前后,我們完全可以用期中考試來促使學生向更高的目標奮斗。
最后的一段時期大于就是期末考試前后,這段時間學生經歷了一個學期的學習,到了最后收尾的階段,往往會出現兩極分化:一方面是學習成績好的學生,找到了學習的感覺,會主動復習。對于這些學生我們只要適時地做好學習方法指導就可以了。關鍵是另一方面的學生,他們學習成績差,再加之到了期末復習,他們的壓力會更大,一旦壓力達到一定程度他們會自暴自棄,走向另一個極端:處處在班內搞怪,讓其他人也不能安心學習;跟班主任搞對立,讓班級常規問題品出;與任課教師對立,讓課堂無法順利進行。所有這些都是因為他們找不到學習的方向,失去了前進的動力,我們重點要關注這部分學生,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從最基礎的知識入手讓他們重新找回學習的樂趣;提供一個方向和目標人,讓他們重新燃起向好的力量。
班級工作不是一蹴而就,需要不斷的思考和改進,不同的時期面對班級不同的情況要思考好正確的對策。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這一思路永遠是我們解決問題的正確思路,但是思路的實施要做到舒緩結合,調整好節奏,這樣才能輕松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