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級管理熱點芻議
來源:查字典班主任網 發布時間: 2017-03-21
班級管理工作是學校教育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在一個管理工作開展的好的班級,教學秩序井然,學生們樂學善思,老師們可以一門心思抓教學工作;班級管理工作開展較差的班級,學生們思想不專一,行為詭異,教學秩序混亂,老師們需花費大量的時間去搞“安定團結”,教學效果也差。由此可見,班級教育管理的好壞決定著教育教學工作的成敗。
現在的學生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在比較優越的家庭環境中成長,得到了家人的特別呵護,真可謂是“抱大”的一代。學習不能吃苦,自主學習意識淡薄。不懂得彼此尊重,特愛面子又不去努力,聽不得批評又很想出人頭地。這些都是班級管理工作中熱點問題。下面筆者就這些問題進行剖析,并結合自己多年從事班主任工作的體會談一些對策。
一、學習流于表面形式
常見表現:在老師面前積極勤快,老師一走,他便自由散漫;課堂上好象在認真做筆記。實際上,他只是裝樣子,老師一走遠,他立即把書和本子放在一邊,摳指頭,想心事;或上下兩本書,上面是課本,下面是故事書,趁人不備讀閑書。
相應對策:
1、教學學生自我意識到學習是一件非常需要自覺的事情,只有勤學、勤練、勤思考,自身才能求得發展。
2、針對學生學習自覺性不強的特點,老師應該在課堂上邊講解、邊觀察,提問練習相配合;在課后要多檢查、多督促。
二、不少學生只愿意聽順耳的話,聽不進別人的批評。
別人善意指出他的不足,他便認為是要他難堪。嘴上不說,心理卻耿耿于懷。有的甚至在背后破口大罵,不正視自己的缺點錯誤。連課堂上的發言有錯,別人予以糾正也會成為他心中“難堪的挫折”。稍有成績別人肯定一下,便沾沾自喜。自以為了不起。同學問他問題,他不屑搭理;同學答錯了題,他譏諷挖苦,有的甚至連老師也不放在眼里。
相應對策:
1.讓其親身接受挫折教育,體驗失敗,擺正自己的位置。
2.幫助其制定切實可行的目標,找準參照對象,目標一定要具體化、階段化。實現短期目標激發成功感,在實現短期目標的基礎上,確定下一個較高目標。
3.注重學科滲透,使其確信成功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是一個由量變引起質變的過程。
4.準確使用表揚和鼓勵性語言,要一分為二去評價。比較好的方法是肯定其所取得的成績,然后指出其不足。一定要做到一視同仁,切忌把表現好的捧上天,表現差的一棍子打死。
5.試著讓一些容易驕傲者做一些超越個人能力的事情。比如做一道難題,處理一些棘手的問題,可以使其自省自己知識和能力很有限,沒有任何自滿理由。
三、學習的刻苦性較差
具體表現:
雖然知道課前預習的重要性,但往往不去預習,時間用來交頭接耳說閑話;課堂上老師講得很精彩,學生聽一聽,以為聽懂了,弄明白了,課后不去復習、鞏固,時間長了就產生了似曾相識、似是而非的感覺。
相應對策:
1、利用不同類型的典型材料去感染、激發學生自覺意識。
2、優化設計:一個班上不自覺的同學畢竟還是少數,我們可在座位的設置和住宿設置方面進行優化設計。比如座位“兩帶一”,寢室“多帶少”,行為好的去影響差的,可促進班級管理的健康發展。
3.、習設置要科學合理。可將自習設置為學科自習(老師要輔導,作業要求限時完成,使其有效地利用時間學習)和綜合自習(無老師輔導,以免干擾學生獨立思考和自主學習,當然事先要布置一些作業,因為不會發現問題、找不到學習任務的同學還是有的)強化信心、培養學生競爭意識
4、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信心是學生成功的精神支柱。我們應教育孩子根據自己的實力與潛能,找準競爭對象。既不要定位太高,難以超越而挫傷自尊心;又不要定位太低,而影響其潛能發揮;信心是建立在自身實力基礎上的,不斷的去提高自身實力是強化信心的重要手段。提高實力手段種種,比如語文要博覽群書,廣泛涉獵多方面知識,僅局限于課本是不夠的,多方面吸取營養,加強寫作訓練。英語科要充分去記憶,尋求科學合理的記憶方法,一天一回顧一總結,經常去過電影,加深記憶,通過不斷重復從短時記憶過度到長時記憶到永久性記憶。有了競爭意識之后,孩子們就會在課堂上積極表現,而且在課后會找差距,勤復習。這樣一來,老師、同學們就能經常發現他身上的閃光點,給予及時表揚、鼓勵,孩子就有了成功感,它會激勵孩子繼續上進,完善自我。對于個別有進步的同學,我們要鼓勵他自己和自己比,引導孩子把今天的他和昨天的他相比,及時肯定其進步。哪怕只是一點點進步,也要及時肯定,讓其體驗成功感受。
5、引導學生培養健康情緒,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現在的孩子絕大多數是獨身子女,由于長期的嬌生慣養,所以滋生了許多不良的行為品質,諸如:自私、懶惰、指手畫腳、心胸狹隘、缺少合作意識、不善解人意、好斤斤計較、毫不關心別人。學生時代,大部分時間就是過集體生活,難免遇到不順心的事,導致情緒低落,通過正確引導,使其學會自我心理調適,是最為重要的。因為實踐證明:人在高興,充滿信心時,就會挺胸抬頭,昂首闊步,學習、做事效率就高。人在沮喪或缺乏信心時就會無精打采,辦事效率就低。我們應教育孩子學會培育健康情緒,克懶求實,勤于表現,主動獲取,成功激勵就可優化心境。比如學習感到疲倦時就聽聽音樂來放松自己緊張的情緒,謹防不良情緒在人厭倦的時候產生。對于不良情緒就象對待疾病那樣,必須明確“預防為主”這一道理,以防蔓延,形成惡性循環。一定要讓孩子學會與同學老師交往,經常“換位思考”,學會善解人意,甚至告訴孩子“煩惱都是自找的”。
中國足球隊原外籍主教練米盧說過一句話“態度決定一切”。在這里我們可以這樣講“良好的行為習慣決定一切”。良好的行為習慣包括:良好的作息習慣,科學合理的學習習慣,健康向上的生活習慣等。在這方面,我們應該有意培養孩子持之以恒的好習慣,隨時隨處都能做到:“萬般天下事,心中一盤棋”,處事不驚,臨危不亂。這就是:“習慣養成自然”,說明科學合理的生物鐘在體內已經正常運行。在這方面,教師的言傳身教并重會收到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