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管理好“亂”班
來源:查字典班主任網(wǎng) 發(fā)布時間: 2017-03-21
一個“亂”班對學生的危害是很大的。找到班級“亂”的原因,我們一定要“對癥下藥”,千方百計讓一個班集體朝著健康的方向發(fā)展。
對“亂班”的認識要提高
一個班集體,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教學單位,一個德育的組織,而是一個以對學生的可持續(xù)性教育和發(fā)展為目的,讓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教育組織和教育系統(tǒng)。作為“亂班”的班主任,一定要認真觀察、分析“亂”根源,采取果斷措施,切忌放任不管。
實踐證明,一個“差班”、“亂班”,經(jīng)過班主任的辛勤勞動,方法得體,可以轉化為“好班”、“優(yōu)秀班集體”。而一個“好班”,由于班主任不負責任或者工作不力,可以淪為左班。
可見班主任工作的質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一個的發(fā)展趨向,深刻影響著班級每個學生的成長,關系著學校教育目標的實現(xiàn)。
所以,作為“亂班”的班主任,一定要提高認識,全面樹立“學生為本”的教學思想,尊重和平等對待“亂班”里的每一個學生,為學生提供主動發(fā)展的時間和空間,讓“亂”盡快變?yōu)椤安粊y”。
對“亂班”的學生要嚴格
俗話說“重病猶需猛藥”,要迅速扭轉一個“亂班”亂七八糟的局面,也需要一劑“猛藥”,而這劑“猛藥”我認為就是“嚴格的規(guī)章制度”!
對一些常規(guī),我們如果長期堅持對學生進行嚴格訓練,就會在學生頭腦中建立起一系列條件反射,形成行為上的高層次的動力定型,使之獲得最佳效果。反復的行為實踐會使學生裝形成一種行為定勢,而嚴格的訓練又會使學生表現(xiàn)更趨于穩(wěn)定,最終習慣成自然。
班主任一定要根據(jù)學校的管理要求,結合本班實際,制定出明確具體的規(guī)章制度。要把貫徹執(zhí)行規(guī)章制度視為學生思想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加強宣傳教育,使學生都能自覺遵守和執(zhí)行各項規(guī)章制度,使其成為全班同學的自覺要求。
在貫徹執(zhí)行規(guī)章制度的過程中,班主任要進行嚴格的檢查督促,并且要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做出相應的調整。在檢查督促的過程中,還應做到班級成員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不能有任何特殊。
對“亂班”要進行有效調控
當然,對“亂班”,我們首先需要的是“嚴格”,但真正在對班級進行調控時,只有“嚴”是不夠的。如何有效調控“亂”,尤其需要班主任的智慧。“亂班”班主任如同一名要給有頑疾的人施救的醫(yī)生,一定要做個有心人,如果一貫施以猛藥,也不一定能奏效。
教育改革家魏書生老師在他的《班主任工作漫談》一書中有一章為《科學管理班集體》,其中有兩篇文章對調控“亂班”很有借鑒意義。一篇是《治病救人周》,另一篇是《控制“三閑”》。
作為班主任除了要能調控“亂”,更重要的是要將可能產(chǎn)生的“亂”扼殺在萌芽狀態(tài)中。工作要有預見性哪些場合,哪些時間班級可能會“亂”,班主任一定要心里有數(shù)!
另外,對班級的點滴進步,班主任都要及時給予表揚、鼓勵。當班主任就意味著付出,當“亂班”的班主任尤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