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班兩制”的班級管理策略
來源:查字典班主任網 發布時間: 2017-03-21
??一個班級就像一個小社會,每個學生都不同的性格和稟賦。這就要求教師在班級管理中即要有整體的組的剛性要求,又要有針對不同學生不同個性的靈活標準,“剛柔”相濟,相輔相成。這個治班之道被稱為“一班兩制”。
??比如寫作文,高中生一般要能寫出800字,可是總有那么幾個學生無論怎樣開導,就是寫不出,如果一定要寫出800字,那就擠牙膏。教師對這些學生就要單獨提出要求:他們可以不限字數,只要能寫出一個明確的意思(議論文)或者一件完整的事情(記敘文)就行。作文上交后,老師再個別輔導,提示他們能不能再根據文中的某一點進行深入展開。
??有的學生很愛打籃球,堆積如山的作業使他們煩躁不堪,因此他們的作業不是抄襲就是拒做,針對這一現象,班主任就可以把他們召集起來,商量出一個既要保證作業的完成又要滿足他們正當的愛好的辦法,那就是適當給他們減少題目量,但必須要保證獨立完成。這樣他們就會很高興,作業的質量會提高,又可以有一部分時間讓他們在運動場上盡情揮灑,兩全其美。
??“一班兩制”會不會因為失去了一個統一的標準而導致一個班出現渙散現象呢?
??這就要老師把握一個度,也需要實施技巧。比如,學校規定學生必須穿校服,總會有那么幾個學生偏愛穿自己的休閑裝,舍不得換下。強迫讓他們穿校服,他們又悄悄脫下。如果聽之任之,勢必會導致別的學生效仿。因此班主任就在班上宣布:既然他們特別喜歡休閑裝,那讓他們開個特例,怎樣?就像中國有少數民族一樣。大家都笑著把眼光投向這兩個同學。這兩個同學反倒不好意思起來,終于主動穿上了校服。這個事例說明有班級管理中求同存異,讓學生在差異中自己感覺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或者說應該怎樣做是最合適的。只要學生有集體榮譽感,有上進心,最終可以保證班級管理和教育教學的協調一致。
??“一班兩制”的班級管理和教學辦法可以有相對長期性和臨時性兩種。
??對于不影響全局的個別差異不妨給一點他們自由的空間。如有個別學生語文基礎相當好,又喜歡在課堂上看課外書,一般情況下語文老師就可以默許。對于影響他人的不良行為,如有一次,已經響了上課鈴,后排有兩個學生還在津津有味地講小話,老師可以不馬上橫加制止,而是要提醒他們,已經上課了。教師就可以說既然你們講得那么有趣,允許你們在一分鐘內把話說完,老師可以等一等。這樣一說就會讓學生感到很意外,即不傷他們的面子,又讓他們不好意思再講下去。很快課堂上便安靜下來。
??每個學生都是完整的和獨特的個體,同時又要讓他們在一個集體和諧共處。班級就好比一首樂譜,每個學生好比樂譜上的音符,雖然他們處在不同的位置上,但按一定的音律排列起來,就可以奏出優美的樂章。一班兩制就是立足于這個事實,充分體現對學生的寬容和尊重,促進學生個性品質的發展和完善,把班級培養成一個團結奮進的集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