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進生轉化案例:家訪也能出現(xiàn)奇跡
來源:查字典班主任網 發(fā)布時間: 2017-03-21
??作者:上海市奉賢區(qū)民辦福星小學 范玉梅
??從教二十多年,一直從事低、中年級班主任工作,憑著我的責任心和女性特有的愛心、細心,深得學生的信任。班級工作井井有條,得心應手。可是二零零八年的秋天,我感覺到了前所未有的困惑,剛開學時的工作陷入了極大的被動的困境之中……
??我當時剛把四年級的五十名學生送進五年級,再回頭接二年級,首先的難題是跟十一二歲的孩子相處時間長了,有些做法、教法和想法都習慣了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再面對七八歲的似懂非懂的孩子們,我有些手忙腳亂。
??更令我頭痛的是班級中途轉進來的一名新生,他叫陳晨,初次見面,令我大吃一驚。報到那天,他跟在媽媽的后面,這世上哪有跟著媽媽一起不開心的孩子,可是在他的臉上找不到一點快樂的影子。他始終低著頭,眼里有一種讓人不寒而栗的東西,臉上沒有一絲兒的笑容,不管誰跟他說話他都不理不睬,這哪像個十歲的孩子。
??如果要給他畫個像的話,那就是:沒有哪一天不闖禍惹事的,沒有哪一天作業(yè)能做全的。他所到之處真是雞犬不寧。怎么辦?怎么辦?討厭他?歧視他?孤立他?這顯然是錯誤的,也是解決不了問題的,簡單的認為是思想和品德的問題?放棄他?粗暴的訓斥、責罵他都非良策,怎么辦?我想人非草木。只要我關注他、了解他和他的家庭。再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對癥下藥,總能找到解決的辦法。
??我采取的第一步是家訪。這本是個幸福的三口之家。漂亮能干的媽媽把家收拾的井井有條,而爸爸也算是個小老板,接工程賺頭也不小。比起很多來上海打拼的家庭來說,這是個經濟較殷實的三口之家。一個寶貝兒子,父母都寵愛有加。他為什么會如此郁郁寡歡?小小年紀還帶有暴力傾向呢?我從能說會道的媽媽口中得知,原來是父母的關系出問題了。只要在家里,父母一見面就吵!相互猜忌、相互指責、爭搶孩子,今天你把孩子帶走藏起來,他發(fā)瘋似的找。明天他把孩子藏起來,對方又狂找。(班主任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耽誤的不僅僅是孩子的學業(yè),而更可悲的是給孩子小小的心靈上烙上了一層陰霾。在東躲西藏的日子里,孩子逐漸長大,也養(yǎng)成了一些不良習慣,口吐臟話、動手打人,不受約束,不服老師的管教,任性、自私……這次的家訪使我非常震撼,無辜的孩子生活在這種環(huán)境里,怎么還能開心起來?難怪她的眼里有與他年齡極不相稱的“敵意“。
??我作為他的老師、班主任,我不能袖手旁觀。我也是一個母親,我要用師愛和母性的慈愛來溫暖他的心,是塊石頭也要捂熱。
??首先,取得家長的支持。在一次臨近期中考試的時候,他們的家庭大戰(zhàn)有發(fā)生了,電話打到他媽媽那里,媽媽哭著說“我也在找”。打他爸爸電話,幾次不接,不接還打!也許我的誠意打動了他爸爸,終于接了電話。他說他們在外地,不再要兒子跟他媽媽相見,他怕兒子跟這樣的媽媽在一起會變壞的,并且粗話臟話地把孩子媽媽罵了一通。等他罵夠了,我說你現(xiàn)在解氣了嗎?你們覺得自己是稱職的父母嗎?我作為一個外人,你們的家庭之戰(zhàn)我不介入,但作為你兒子的老師,不得不建議你,如果你真愛你的兒子,請趕快把兒子送到學校來,你的辛辛苦苦為了什么?孩子是你的未來,家庭的希望。在你們的戰(zhàn)爭,孩子是無辜的,孩子的學習一天也不能耽誤,就不能想想給孩子一個安定的環(huán)境?你們如果真要怎么養(yǎng),就不能等到放寒假?孰輕孰重你掂量一下吧!
??孩子上學了,父母也來了,他們兩個像個犯錯誤的孩子一樣站在我的面前,起誓以后不再吵了,媽媽車也不開了,進了工廠。爸爸也保證事事與媽媽溝通,給孩子一個好好的家庭環(huán)境。
??這個家庭問題解決了,可是孩子養(yǎng)成了一些壞習慣,可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改的呀。打人、罵人時有發(fā)生,作業(yè)不能按時完成,其它任課老師也反映的很多。再嘗試用集體的力量去影響他,逐步使他明白只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良好行為習慣,才能健康成長。同時和他真心交流,告訴他學校是一個大集體,班級是一個小集體,這個集體每一員都非常重要,要互相關心,團結友愛,為班級爭光,教他如何明辨是非,及時捕捉他的閃光點,及時表揚,用一顆顆的紅星,一個微笑,或是一個點頭。隨時隨地地肯定他,鼓勵他,增強他的自信心,用愛去呵護她受傷的心靈。
??功夫不負有心人,他開朗了,活潑了,見到老師能主動問好。和同學能高興地一起討論學習,玩游戲,并且成績有進步,順利升入三年級。更令我感動的是,他說要過生日,請老師去吃蛋糕。有老師開玩笑地說,看你的班主任工作多有成就,不僅挽救了一個學生,還挽救了一個家庭。是的!班主任工作中,家訪可是個改變學生的法寶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