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項措施應對“屢犯錯誤”的學生
來源:查字典班主任網 發布時間: 2017-03-21
一、“我以為”、“我錯了”——從語言習慣開始修正行為方式。
對于犯錯誤的學生,首先要從規范學生語言開始。這里講的語言規范不僅僅是指文明用語的問題,那是最基本的要求。我的要求是連一些影響學生行為習慣的用語都必須規范。學生在犯了錯誤的時候,一問到原因,都喜歡用“我以為”三個字開頭,后面的話可想而知就是一些掩耳盜鈴的借口而已。所以,我在全班宣布禁止用“我以為”,而改用“我錯了”作為被問及犯錯原因時的開頭用語。我也在隨后的班級管理中不斷督促他們加強這方面的意識。現在,學生們一旦犯了錯,都會先說“我錯了”,再陳述犯錯的原因。看起來是用三個字替換了另外的三個字,但在學生的心理上卻是一種敢于面對自己錯誤的心理定勢替換了想方設法找借口的心理弊病。這必定會對學生正確面對錯誤、挫折、失敗有著積極的影響。那是不是說當學生對我說“我錯了”我就能原諒他們的過失或者錯誤呢?這就涉及到處理學生犯錯誤策略的第二條。
二、“不知道”、“不小心”與“故意的”——給修正行為方式一個過程。
學生不說“我以為”而改說“我錯了”只是一個讓學生從心理上接受并正確面對自己犯錯,從而杜絕挖空心思去找借口的開始,要在行為習慣上真正地改變還需要進一步的引導。學生本來就是來學習如何成材的,在學習的過程中難免會經受很多歷練,其中也就不乏會在諸多誘惑中迷失方向而犯錯。如果一點都不給機會,那就太不盡人情了;如果給得多了,就成了孔老爺子說的“鄉愿”啦。怎么處理這個問題呢?我在處理學生問題之前就明確我的態度:“對于同一個學生犯的同一個錯誤,只有兩次犯錯機會。第一次我可以當你‘不知道’有這個事情,所以犯錯;第二次我也可以當你‘不小心’,所以又犯了錯;但第三次我就認為你是‘故意的’,那我就會‘很生氣,后果很嚴重’。”比如,對于遲到問題,第一次遲到,我會幫學生找個理由:“因為不知道學校的考勤時間甚至不曉得上學是不能遲到的,所以遲到啦!”然后我就會給學生單獨面對面地講清楚上學是有時間規定的,并進一步明確時間,然后告訴他在規定的時間后到學校就叫遲到,這是不對的!如果這個學生又一次遲到了,我就當他是“不小心”就遲到了,還會苦口婆心地對他說任何人都會不小心犯錯誤,然后和他一起分析再次遲到的原因,提出我的建議。但如果在前面兩次的基礎上,他還是遲到了,我就會假裝生氣地對他說:“這樣你都還遲到,你肯定是‘故意的’。”從實際的效果來看,這種管理方式非常有效。究其原因,有這么兩點:第一,幫學生找好了理由,就更進一步杜絕了學生再去找理由的錯誤做法,有利于讓學生真正認識到錯誤。 第二,兩次犯錯機會是一種寬容的要求,對其第三次的做法是一種威懾,是一種“攻心為上”的策略。第三,也是最關鍵的,老師一定要幫助學生分析原因,共同找到一個解決的方案,并幫助學生養成正確的行為習慣。所以,這種管理且松且嚴,剛柔有度,學生都沒有什么意見,反而覺得老師很開明。當然,的確是由于特殊原因造成的錯誤還得具體問題具體解決。畢竟,教育管理的前提是,為了教育才實施管理,教育的核心地位不能被取代,這不同于公司企業的規章制度。但如果遭遇了“釘子戶”,偏偏就不信這個“邪”怎么辦呢?
三、“緊盯”與“回報”——讓正確的行為方式成為習慣。
班主任處理方式的多次運作就會成為習慣,習慣的鞏固就成為一種標準慣例。當班級管理成為一種標準慣例的時候,任何對班級有認同感的學生都會按著這樣的標準去執行、去衡量自己的行為,其實也就發展成了一種班級文化。也就是說,只有量化為標準,并內化成為學生能自我判斷的價值觀和行為方式才能形成真正的班級文化。班級文化一旦形成也就達到了“管,是為了不管”的無為而治的境界,當然也就不會存在“釘子戶”的問題啦。怎么才能達到呢?我個人認為比較好的方法就是“緊盯”與“回報”。
緊盯,也就是把要解決的問題做成一個專項來抓,要“單項考核”。回報,就是要讓學生在整個解決的過程中都要向班主任就進度作匯報,也就是不斷地反饋,直到問題解決并得到鞏固為止。比如,有一個學生老是遲到,我就把“如何讓他不遲到”做成一個專項來“盯”,而且要從一開始就“緊盯”。先是分析遲到的原因,甚至是原因的原因,因為有時候表面的原因絕不是真正的原因。什么鬧鐘沒有鬧醒,本來醒了又瞇過頭等等都是表面的原因。深究其背后的原因,其實是對學習缺乏主動,對時間缺乏管理能力,再深究才找到真正的原因——原來是迷戀上了網絡游戲,晚上一玩就是兩三個小時。這樣的生活習慣怎么能不遲到呢?而遲到以后帶來的系列問題也就很可能成為惡性循環。所以,找到真正原因才能找到“緊盯”的“切入點”,這個切入點要越小越好,最好就在一個點上,因為越小越好抓,越小才越好盯,也盯得越緊。接下來,我與這個學生深入溝通以后,讓他在心理上先建立起我能幫助他一起克服網絡游戲的誘惑的信任感,并不斷加強他克服誘惑以后可以獲得多么美好前景的一系列聯想。在行為習慣上,通過家長的幫助完成,并要求他每隔幾日主動找我匯報這幾天的成果以及帶來的好處。最后,這個學生就再也沒有遲到過,成績還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對于遲到問題可以這樣處理,其它的問題這樣的方式也同樣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