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如何做好后進生疏導工作
來源:查字典班主任網 發布時間: 2017-03-21
現在的中學生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他們從小生活在父母的溺愛中,家長百般依順,千般愛護,養成了部分學生驕生慣養、刁蠻任性的不良習慣。他們由依賴逐步過渡到尋求獨立,以自己的觀點和方式觀察世界、挑戰權威。由于他們看待分析問題帶有主觀性、片面性、狹隘性,不能科學、正確地對待自我,常會產生孤傲冷漠心理。此種心理,具體表現出“三無”狀態,即無動于衷——無情,缺乏活力——無力,漠不關心——無心,孤芳自賞,自娛自樂,不輕易向師長敞開心扉,表露心跡,是其共同點。這種孤傲冷漠的心理,極易造成學生對所學知識的不專心,沒有學習熱情;對集體活動冷眼旁觀,置身事外;對他人的成績、榮譽、家庭狀況莫名嫉妒,旁生事端。孤傲冷漠常誘發孤僻、自卑,使學生產生一種與世隔絕的心態,覺得一切都百無聊賴、寂寞無窮,以致自我封閉、自我欣賞。
針對差生此種心理,我們一般采取以下對策:
1、班主任應用情感去擁抱差生,使學生“新其師,信其道。”須知:“沒有情感的教育是失敗的教育。”愛是德育的出發點和歸宿。尤其對學習成績差、有缺點和錯誤的學生,不能歧視冷落,不能諷刺挖苦,而應以親近的目光、和藹的態度、滿腔的熱情從各個方面真正關心他們,愛護他們。
2、深入仔細了解學生生活環境,及時和學生個別溝通,忌直接批評、開門見山,忌用“屢教不改”、“不可救藥”等語;及時與家長取得聯系,登門家訪,忌上門“告狀”,高高在上,“得理”不饒人,直搗“黃龍府”。
3、引導差生正確分析看待自我,幫助他們尋求自尊自信的有力支點。“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后進生身上不乏區別于“優等生”的優勢和長處。教師的職責之一就是善于幫助差生發現并有意強化閃光點,優化差生心理品質。
4、因勢利導,因人而異,捕捉教育契機,尊重信任差生,做差生的知心朋友,使差生真正感到教師對其無私的愛護和真摯的關愛。
5、在師生心靈交往過程中逐步達成默契的前提下,開設“心語獨白”式的心理咨詢室,不斷幫助他們排除心理障礙,盡量創設情境,力求讓差生自覺敞開心扉;搭建舞臺,以活動為載體,誘導差生參與活動。切中肯綮地進行一系列心理咨詢與疏導活動,在師生情感交融、產生心理共鳴時,將社會期望、個人利益、人生哲理似涓涓流水般慢慢淌進差生的心坎上,喚起差生自信,強化進取精神,達成育人目標。
在推廣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更應牢固樹立“沒有不可教育的學生”的教育觀念,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切實擺正師生位置,深入研究學生特別是差生心理特征,尊重信任差生,挖掘差生的閃光點,因勢利導,幫助差生正確分析自我,增強自信,克服自卑,健康心理,健全人格,將全體學生培育成為跨世紀的高素質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