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萬祥老師教班主任100招(1-5)
來源:查字典班主任網 發布時間: 2017-03-21
很多中小學都放春假,在春風駘蕩春光明媚的陽春三月組織旅游活動是深受青少年歡迎的。在學生歡呼雀躍的春游之中巧妙地施行思想教育,也是我工作中的重要一章。我看到有些場合,有的時間,特別是在學校里課堂上,老師門很注意思想教育工作;而另外一些場合,另外一些時間,有些事似乎與思想政治聯系不緊,于是就忽略了思想教育工作。特別是春游期間,不少老師興致勃勃地帶領興致勃勃的學生游山玩水,在歡聲笑語中卻忽視或淡漠了思想教育工作。學生欣賞到大好江山的美,視野開闊了,精神愉快了,體質健壯了,但本來可以借機得到鍛煉提高的思想素質卻未得到。我想:中國幅員遼闊,歷史悠久,物產豐饒,山水佳麗,姿態萬千,歷史文化光輝燦爛,名勝古跡數不勝數,民俗風情多姿多彩,這是多么豐富的德育資源?。〕浞掷盟欣谒茉烨嗌倌昝篮眯撵`。春游加強思想導向于是成了我探討的課題。
每次春游我都要對學生進行六個方面的思想導向。一、導愛國之向。我們的祖國無比美麗:雄奇險秀的三峽,峰奇洞異的石林,丹峰碧水的赤壁,險峰峭壁的華山,鐘靈毓秀的黃山,山水甲天下的桂林,綽約多姿的西湖,雄峙天下的萬里長城……“物寶天華,人杰地靈”,古往今來的民族英雄和名士文人,才識卓越、赤膽忠心,他們將畢生貢獻給了祖國和人民,他們的足跡留在祖國大好山河間,使山河增光、天地增輝。屈原徜徉于草澤之中,為湘江、汨羅江平添了光彩;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名句,使岳陽樓倍受青睞;近代和現代的革命志士更如燦爛群星,他們動天地泣鬼神的壯舉使山河更為壯麗,他們創造的可歌可泣的業績也留下無數革命圣地。春游間這樣唾手可得的利于強化青少年愛國之情的寶貴財富,我們萬萬不可忽視。借此激發學生愛國之情,教育他們立志保衛祖國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為祖國永保青春而貢獻畢生。二、導毅力之向?!暗翘┥蕉√煜隆?,不用講登五岳之首,就是登盤山也要流出大量汗水。有的同學不敢登而圖省力坐纜車,有的老師卻依順他們。我們應該適時教育學生發揮“不到長城非好漢”的精神,在登山中鍛煉毅力,而頑強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山。三、導審美之向。青山綠水,繁花絢麗,自然風景給人以美的享受;我國歷代建筑、繪畫、書法、雕刻藝術放射出令人眩目的光彩,給人以美的享受。在春游期間,要引導學生用眼睛去欣賞美,用心靈去感受美,用感情去體會美,讓情操得到美的熏陶。四、導環保之向。祖國山水是美,可是近年間由于種種原因環境污染嚴重,有的山不再青翠,水不再碧綠,花不再芬芳,草不再茂盛,天空不再蔚藍,大海也頻發赤潮……借此教育學生增強環保意識,愛惜祖國山水,做環抱的衛士,讓青山永綠,碧水常流。五、導樸素之向。春游期間學生往往大手大腳,此時老師要教育學生樸素節儉,把住生活的關口。六、導團結之向。爬山涉水,有的學生體力不支,要提倡團結互助??梢园大w力強弱、男女差別搭配分成若干小組。春游期間是增強集體主義觀念的好機會,千萬不要坐失良機。為了加強導向意識,每次春游結束我還要做好總結工作。評選并表揚那些樂于助人、精神文明、生活儉樸、毅力堅定的同學,以鞏固春游成果。
德育不是空的,它體現于事事、處處、時時,作為一個德育工作者,即使帶領學生游山玩水的時候也不要忘了思想導向工作,不要忘了塑造青少年美好心靈是長期而艱巨的工程。德育工作決不等于只是在教室與學校里閱讀報刊、學習英雄事跡,聽取報告;我們要努力挖掘生活中的德育點,做德育的有心人,那么我們就可以做到事事、處處、時時寫出思想教育的好篇章。
3、引“諾貝爾”招1999年5月4日《人民政協報》刊登了題為《中國,向諾貝爾挺進》的文章,引起我心靈的巨大震撼,我立即把它介紹給我的學生,以期也引起他們心靈震撼。預備鈴響過,我立即走上講臺。我對學生們說:“現在本該是咱們雷打不動的課前二分鐘講演時間,但是我剛剛讀完一篇文章,它使我幾乎徹夜未眠。做為中華民族的一個教師,我覺得有責任把它介紹給你們,因為你們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未來,是中華民族未來騰飛的希望。”聽我如此鄭重地講演,同學們更是凝神屏氣地靜聽,“我要說,中華民族應該打破諾貝爾獎為零的記錄。1900年成立了‘諾貝爾獎基金會’,1901年12月10日首次頒獎。最初設有物理獎、化學獎、生理(或醫學)獎、文學獎與和平衛士獎共五項大獎,1968年又設立了經濟學獎。瑞典皇家科學院負責物理、化學、經濟學獎項的評定工作,斯德哥爾摩的卡羅林斯卡醫學院的諾貝爾大會負責生理(或醫學)獎項的評定工作,瑞典文學院負責文學獎的評定工作,而和平衛士獎的評定工作則由挪威諾貝爾委員會負責。從1901年到1998年,共有四百五十余位世界各國科學家獲得諾貝爾科學獎,可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這個曾經發明了火藥、指南針、造紙術和印刷術的文明古國,竟然至今與之無緣,這豈不是我們炎黃子孫的恥辱!”宋芳同學舉手提出疑問:“李政道、楊振寧是諾貝爾獎得主,他們不都是華人嗎?”我解釋說:“確實有6位華人先后獲得諾貝爾獎:李政道、楊振寧同在1957年獲獎,丁肇中于1976年獲獎,李遠哲于1986年獲獎,朱棣文于1997年獲獎,崔琦于1998年獲獎。但是這6人都是移居海外的華人,都屬于美國公民,不能記在中國的功勞簿上。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大陸的科學家至今與這項世界性科技大獎無緣。同學們,就此事請你們談一談自己的認識和感受?!弊鰹楦卑嚅L,吳濤首先發言:“據我所知,日本獲得了5個諾貝爾獎,德國獲得了61個諾貝爾獎,英國獲得了66個諾貝爾獎,而美國竟然獲得了175個諾貝爾獎,美國是當今科技大國??v觀歷史,中華民族曾是世界上最富有創新精神和創造成就的民族之一。在科學技術方面,中華民族曾長期為世界之首:從宋元到明初,在世界重大科技成就中,由中國人創造的約占58%,1750年中國制造業產量占世界制造業產量的32.8%,直至1830年中國仍占29.8%,仍為世界之首。今天,在我們這一代,中華民族應該重新煥發青春!”趙心宇同學說:“有資料介紹,一個國家,建國后一般不超過50年就會產生至少一個諾貝爾獎得主。前蘇聯1917年建國,1956年獲得第一個諾貝爾獎,用了39年;捷克斯洛伐克用了41年,波蘭用了46年,巴基斯坦用了29年,印度用了30年……我國建國已經50年了,還未獲得一個諾貝爾獎。這不是中華民族的恥辱又是什么?”女同學徐文蘭站起來發表自己的看法:“我看諾貝爾獎距中國已經不遠,我們現在加快了科學創新的步伐,其重要證明之一就是中國科學院大力實施知識創新工程。中國科學院在國家科學創新體系中的定位是:努力攀登世界科學高峰,培養造就并向社會不斷輸送高級科技創新人才,不斷創造和輻射高新技術,并衍生發展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技術產業。這就是我們的希望?!弊詈?,我又講道:“徐文蘭同學之所以介紹得如此詳細,是因為她的叔叔已作為中國科學院從國外直接招聘的青年科學家進入中國科學院工作。至今,中國科學院共從國外直接招聘了200余名學有所成的優秀青年科技骨干,從國內其他單位招聘了100余名青年科技帶頭人,目前在站博士后人員已接近1000名。再告訴你們一個秘密,徐文蘭同學的叔叔是我校1985年畢業生。為中華民族贏得第一個諾貝爾獎的可能就是在座的某一位。為了這一天的早日到來,讓我們用辛勤的汗水寫出驚天地泣鬼神的雄渾詩篇吧!”教室里激蕩著催人奮發向上的激流。
諾貝爾獎為世人所矚目,愛國主義教育為世界各國教育的主題之一,我在德育工作中有意識地把二者有機結合在一起。利用從諾貝爾獎的衍生歷史到諾貝爾獎頒獎情況這些具體而詳實的材料,激發青年學生為我中華民族重展科技大國雄姿、為我中華民族實現諾貝爾獎零的突破而發奮學習。這樣的愛國主義教育是堅實的,它與當今時代脈搏相吻合,這樣的愛國主義教育也是新鮮的。堅實而又新鮮的德育,一定會有無窮的生命力。我們在德育工作實際中,一定要密切聯系當今時代,努力使之富有時代感、新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