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轉化:后進生
來源:查字典班主任網 發布時間: 2017-03-21
“我不想上課,因為上一次課就又比別人差一些”;“我也不是就是不想去學,只是因為我真的跟不上,跟不上老師的講課思路和講課速度,甚至也跟不上其他同學的書寫速度”;“我一上課就犯困,課下又覺得愧對自己,自己和別人差了很多。因此,課下就想找人補課或者就是想自己多學點”等等。其實,在“后進生”的隊伍中,有部分人因為跟不上而想放棄的。但是又有很多學生是求進取的,只是不得法。如何轉化這些“后進生”就是當下特別棘手而又待解決的問題。
對于那些因為跟不上而“破罐子破摔”的學生,我們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轉化“后進生”方案,根據方案按部就班的對學生進行轉化。
計劃的制定需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為了更好的了解學生,也為了讓學生體會的老師對他的關注以及老師永遠也不會放棄某個學生的實際內情。所以,首先要利用課余時間,和學生談心,全面了解學生的各種情況,包括學生的近期家庭情況和學習情況。只有了解學生才能更好的走進學生的內心,才能實現對學生的轉化工作。因此,我們要主動與學生交流,直至學生在遇到難題就會想到老師也是他們的一個傾訴對象和解決問題的一盞指明燈或一把開啟成功之路的鑰匙。培養學生主動接觸自己并主動與自己交流的意識。從而,從學生實際出發制定轉化“后進生”方案。
對待這些“后進生”的一個原則:放低要求,穩抓基礎。“后進生”肯定是以前的基礎沒有打起來,就像房子沒有基礎,就談不上建起華麗的房子,“后進生”在沒有基礎的前提下,是無法實現升華和提高的。因此,我們只有放低要求,狠抓這些學生的基礎,才能慢慢的幫助這些學生建起屬于自己的根基。放低要求是基于他的以前經驗和表現而來的,穩抓基礎是為了學生日后的發展和提高。
對老師的一個要求就是在課下為學生“開小灶”。由于學生以往的經驗使得“后進生”沒有良好的基礎,聽起課來就比較費勁,為了緩解學生的壓力,就需要老師實行一段時間的小培訓,為學生補補課。一旦他的基礎建起,那么我們就可以放手,讓這些“后進生” 超越自己,實現自己的夢想,在自己的學業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總之,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是沒有差生的。只有“后進生”,因為只要教師和這些學生一起努力,就可以達到或臨近優秀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