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愛后進生
來源:查字典班主任網 發布時間: 2017-03-21
愛默森說:“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學生。”后進生一般在各方面都比較差,缺點和毛病比較多,聽到的經常是批評,遇到的是不信任和冷漠的眼光。他們更需要教師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用愛的春雨去滋潤他們的心田。
古人云:“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作為一位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太需要這種寬容之心了,后進生一般都是思想行為有偏差、文化學習滯后的學生,面對他們,我們就更應該以寬容之心對待他們,關心他們,給他們更多的關愛,真誠地關注他們成長,容忍他們的幼稚行為,肯定他們的點滴進步。事實上,只要對“差生”多一些寬容,多用發展的眼光看待他們,幫助其分析癥因,提出應對策略。你會欣慰地發現,他們也會學有進步,學有所成。
一、關愛生活,感化心靈
愛的力量是無窮的。天涼了,囑咐他們多穿幾件衣服;天熱了,關照他少穿幾件衣服,讓他們充分感受到溫暖,以增強改變不良行為的動力。學生在師愛的沐浴下輕輕松松、快快樂樂地學習、生活。即使他們違反了紀律,老師嚴厲批評時,也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更讓他們明白:老師是關心你的、愛護你的,是為你著想才嚴格要求……這樣,在“嚴師”面前他就不會產生逆反心理,而理解了老師的苦心。正是老師的愛才使得這“良藥”不苦口,“忠言”不逆耳。“師愛”,如無聲的春雨在不知不覺中滋潤著孩子們的心靈,實現了愛的遷移,教給了孩子們如何愛別人。
愛是一種情感與心靈的融化,是溝通師生心靈的橋梁。后進生如果喜歡一位老師,也會“愛屋及物”地喜歡這位老師所教的功課,這就是所謂的“親其師,信其道”。教師的愛往往會發揮有效的轉化作用。因為愛,才會使我們時刻把那些需要“愛”的同學牽掛在心頭,密切注視他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隨時隨地對他們施以愛心。
二、見微知著,真誠理解
教師要想教育好學生,對那些差生要了解深一些透一些,了解他們的學習習慣,性格特點,家庭教育等。掌握他們的思想動態和存在的問題,了解的方法是多問,巧談,善觀。和學生談話可以在正式場合如課堂、辦公室也可以。在非正式場合如課間、勞動場地、放學回家的路上,非正式的場合談話效果更好,那樣更有親和力,更顯示出老師的誠意和愛心也更能打動學生。另外,老師還要透過每個學生的細微表現發現其本質,真正做到知微見著,這樣才能及時發現問題,妥善處理問題,防患于未然。
人們說“一把鑰匙開一把鎖”。要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就必須了解“后進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智力水平是相差不大的,教師要從各方面徹底了解這些學生的家庭情況,才能在以后的轉化工作中更有針對性地教育學生。學生不同的志趣、愛好、才能、稟賦、思維、傾向造成了學生不同的發展程度和發展特點。教師只有對學生的這些特點加以全面了解,才能因材施教,發揮長處,改正短處,以長補短。
“后進生”普遍具有“自卑”心理和行為習慣難以矯正的特點。教師要在深入了解的基礎上,真誠理解學生,真誠對待學生。教師既要有嚴父式的家長形象,對他們從嚴要求,指出他們的不足,提出明確的要求;又要有慈母般的家長心理去理解他們,關心他們,寬容所犯錯誤,表揚他們所取得的每一點小進步,循循善誘,讓他們在曲折前進中將“差生”的帽子與心理拋在腳下,找準人生的坐標,勇往直前。
三、開展活動,增強信心
后進生學習、生活在集體環境里,他們必須融進班級體之中,同班集體一起前進。一個團結友愛、奮發向上的班集體,既是后進生矯正不良道德品質的熔爐,又是后進生實現轉化、走向進步的搖籃。教師在教育和轉化后進生中起主導作用,但一個人的能量總是有限的,必須樹立良好的班風,發揮集體的力量,使后進生身處一個團結友愛、融洽和諧的環境和氛圍之中,增強學生的信心基礎是個人成功的積累。因此,讓后進生體驗成功,教師要為后進生獲得成功千方百計地創造條件,幫助他們走出陰影,幫助他們獲得成功,讓他們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失敗的痛苦,讓他們嘗試到我很棒、我很自信,從中獲得生活是多么的快樂,多么的幸福。
四、密切配合,措施落實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師除了自己直接教育外,還要培養學生骨干,使“差生”成為同村或鄰近村的優秀學生的幫助對象,并經常了解情況,安排內容,指導方法,及時總結表彰。我們班就成立了學習小組,由四個孩子組成,一個好的,兩個較好的,一個差的組成。確定小老師,檢查作業等等,并在全班搞評比,看哪個小組的作業交的最好,考試分最高,并在一個月發獎品一次。這樣,孩子們的激情很高。似乎誰也不愿意拉小組的后腿,因為他們很在乎自己在同學面前的人際關系,也在乎自己的形象。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
教師必須主動與家長聯系,及時向家長通報其子女取得的每一點成績,使“后進生”轉化得到家長的進一步支持和配合。教師還應努力形成學校、社會、家庭三位一體密切配合的教育體系,讓學生生活在健康的環境中,潛移默化,健康發展。
五、給予關愛,收獲幸福
每一所學校每一個班級都有一些學生,他們因成績差或思想落后及行為習慣差而被視為差生。他們常常會受到不同程度的來自學校、家庭、社會的冷落甚至歧視,這樣的教育結果是后進生更加落后,甚至嚴重危害社會。
許多人在認識后進生時,認為后進生什么都差,看到的全是他們的缺點,提起來就搖頭,教育時也多是粗暴的訓斥,這樣只能使后進生的自尊心日益流失,變得越來越差,其實再后進的學生也有他自身的優點,他們在某些方面可能是比較優秀的,有些學生雖然學習成績較差,紀律性不強,但他們懂禮貌、關心集體、關心他人。生活自理能力與受挫能力比較強。這些學生大都成為學校文藝匯演,體育運動會中的中流砥柱。我們做老師的應該善于發現后進生的優點,不吝嗇自己的掌聲和贊譽,在他們取得成績時給予表揚和鼓勵,那么他們會重拾自信、自尊,揚善除惡完善自己。
差生不是畸形兒,而是人類廣闊無垠的多樣花園里最脆弱最嬌嫩的花朵。我們要牢記: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對差生多一點贊揚,少一點批評;多一些鼓勵,少一些指責;多一點關愛,少一點冷漠,那么作為教師,你將會收獲更多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