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后進生”在自主互助學習中綻放燦爛的笑臉
來源:查字典班主任網 發布時間: 2017-03-21
在每一個學校的每一個班級都會有成績相對落后的學困生,人們私下里稱之為“差生”或“后進生”。學困生的轉化一直是老師們最費心思的工作,很多人在這方面作了比較詳細的理論剖析,但是在具體實踐中,操作性不強,效果也不很理想。
教師在面對學生群體時,往往會忽視學生間的差異性,期望用同樣的內容、時間、方法教會每一個不同的學生,其實學生的差異首先表現為:每個人不可能都站在同一起跑線上,不可能用同樣的速度,沿著惟一的途徑,達到相同的終點。
但"小組互助學習"中,部分優秀生對學困生的態度---不夠尊重。問題發生在學生身上,責任在老師。我們有時對學困生的不夠耐心,不經意間對學困生投去的一個眼神,隨意對他們說的一句話,都直接影響優秀生對學困生的態度。作為老師,我們要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尊重每一個學生,用我們的模范行動去影響學生。
所以在追求五環高效課堂的過程中耐心細致做好關愛學困生的工作:
1.揚其長、避其短、激發其自尊心
學困生有消極性,也有積極性,有逆反心理,也有求知欲望,所以發揮小組這個家庭的作用,組員的寬容、微笑、體貼、以及會意的眼神,都能令他產生巨大的學習動力,并且利用學困生的長處,交給他們為全組乃至全班服務的任務,相信他,點燃他自信的火種,獲得奮進的勇氣,孩子的自尊心一旦得到滿足,可釋放出無限的能量,深藏的求知欲望就會熊熊燃燒起來。
2.發揮組長的領頭人作用,帶領學困生笨鳥先飛
正如俗話所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學困生在德、智、體諸方面,只要我們老師有愛心、有耐心去發現、發掘,都能從中找出閃光點,繼而進行及時地表揚、鼓勵、因勢利導,以此為促其進步、轉化的誘因,與此同時哪怕是小小的成功,也要讓他們體驗成功的愉悅,在課堂提問時,可安排一些對于學困生來說屬于"跳起來可摘到果子"的問題,讓學困生回答,給他成功的機會,答對了及時給予鼓勵。那么,他們勁頭就會更足,對自己也充滿信心。也可利用展示課向學困生提供更多的展示自己的機會,比如數學課上,在組長的調控下進行討論,然后讓4號組員去展示A層題目,以其獲取的成功消除他們的壓抑感和自卑感,使他們"抬起頭來走路",這樣就可能收到良好的學習效益。但是,在展示課上預習這一環節非常重要,學困生在長時期內往往形成一種懶散、松懈的壞習慣,所以非常需要笨鳥先飛,以前他們都不愿笨鳥先飛,現在組長的帶領、組員的幫助,在集體榮譽感的驅使下,為了課前準備多加分,積極地投入到預習中。組長作為老師的得力助手要充分肯定他們的哪怕是微小的進步,讓他們經常嘗試成功的喜悅,增添繼續學習的動力;這種互幫互學,用同學友情和集體的力量,促其發展進步,逐步縮小與優生之間的距離。
3.調動組內所有成員生活上關心學困生,學習上輔導學困生,……
4.活躍課堂氣氛,激起學困生學習的興趣,……
5.完善評價制度,創建和諧班級,……
實踐使我們認識到,轉變學困生的關鍵,是不僅在道理上,而更要在情感上愛學困生,看到其可愛之處,你是真愛他們,還是表面上做文章,學生都可以體驗出來,只有真誠愛他們,教育他們才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