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進生的輔導
來源:查字典班主任網 發布時間: 2017-03-21
一、造成后進生的非智力因素
1、缺乏科學的學習方法。學生年齡小,學習的自主性差,沒有形成課前預習、課后復習,解題后進行總結、歸納、推廣和引伸等科學的學習方法。對于所學的知識不會比較,不善于整理歸納,知識松散零亂,加上理解不深,便經常出現象錯誤,影響數學知識的掌握。
2、意志薄弱,不能控制自己堅持學習。有些差生,一遇到計算量比較大、計算步驟比較繁瑣,或者是一次嘗試失敗,甚至一聽是難題或一看題目較長就產生畏難情緒,缺乏克服困難、戰勝自我的堅韌意志和信心。甚至由于貪玩厭學,經不起誘惑,就不能控制自己把學習堅持下去。
3、自卑感強,自暴自棄。由于來自老師、家長和高年級同學的影響,有些差生在未接觸到某數學知識之前,就對它有種畏懼心理。一旦接觸到這些知識,稍一不慎,就會自暴自棄,認為數學不是他能學好的,最終放棄了對學好數學的信心。
二、教學對策的實施
根據多年來的教學實踐現提出如下幾種對策:
1、培養學生積極健康的思想情感。教學中教師應注意與學生進行感情交流,及時溝通,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為教學打下良好基礎。教師講話明白、簡練、清晰,盡量使用幽默語言,注意觀察學生流露表情,觀察學生心理活動,控制教學節奏。教師應精神飽滿、樂觀豁達、熱情,學生在教師感染下可感到不慌亂、樂觀,從而自信地對待學習。
2、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態度和科學的學習方法。“補差”只停留于查缺、補漏、改錯是遠遠不夠的,在數學教學中還要培養和提高學困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能力。通過一定量的訓練,培養他們運用類比、歸納、總結等基本的數學方法,把所學的知識分門別類,聯成一個整體,用知識的內在聯系都會差生去掌握和學習數學。
3、對差生進行教育的最有效措施之一。通過對差生進行恰如其分的分析,深入觀察,查漏補缺,因材施教,耐心教育,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把“你要我學”變為“我自己要學”,只有這樣,才能真正促使差生發生根本性的轉化。
4、對于自卑感強,自暴自棄的學生,教師尤其要注意引導他們自己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這就需要教師正確把握。對差生的要求要恰當,一步步地引向深入。在這一過程中重要的是讓差生嘗到成功的喜悅,逐步增強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
5、表揚鼓勵為主,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表揚和鼓勵是推動學生進步的動力,也是學生不斷提高學習興趣的重要因素。有利于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高和學習目標的實現,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總之,每個數學教師要對每個學生負責,轉化一個差生和培養一個優等生同樣光榮。切實使素質教育落到實處,使每一個學生的數學素質不斷完善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