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性化教育之《后進生轉化案例》
來源:查字典班主任網 發布時間: 2017-03-21
個性化教育是從學生的個性化特點出發,堅持個性化教育原則,滿足學生個性健康發展的需要。在轉化后進生的工作中,尤其是面對“屢教不改”的后進生,堅持個性化教育原則,是轉化工作成功的關鍵。
個性化教育,主要是指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從學生的個性特點出發,設計教育原則和措施,滿足學生的個性化發展的需要,最終促進學生個性健康發展的教育。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班主任一般會有這樣的感覺:班里的幾個調皮孩子,占了班級管理的大部分時間,但是管理效果卻不明顯,這一方面是因為這部分學生的不良思想和習慣改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另一方也是因為轉化工作中沒有充分運用個性化教育原則。
我接手過一個七年級的班,班里有個后進生叫張新。課堂上戴耳機聽音樂,耳機突然掉線,整個班被突然冒出的搖滾樂嚇一跳;一位任課老師在課堂上聞到了一股啤酒的味道,是有人在喝礦泉水瓶里的啤酒;課堂上強制別人跟他聊天或者說笑打鬧,嚴重影響了課堂秩序;在外打架,甚至有違法現象,在校內威脅同學,這些就是張新的日常表現。經過調查知道,他媽媽從小雙目失明,爸爸是一個廠子里的清潔工,全家住在農村的姥姥家,自小老人很溺愛,個性中自私、任性,滿腦子就是如何玩的開心,誰讓他玩得不開心,就怨恨誰,簡單的引導和鼓勵,對于他的轉化根本不起作用。我分析了張新目前的狀況和原因后,按照個性化教育原則來實施了對他的轉化工作。
一、堅持鼓勵的教育原則
每一個學生在內心都希望自己成為優秀生,后進生也不例外,但是面對這樣一個幾乎“油鹽不進”的學生,隨意的鼓勵反而被經歷過“大風大浪”的他視為笑柄,
我開始仔細觀察他,每當他出現違紀現象,我按照普通學生的處罰方式來處理,因為我不能讓他感覺到自己特殊,那樣他就會把自己“另眼相看”,會給以后的轉化工作帶來更大的困難,也不利于他自己成長,所不同的是,每次處罰他的時候,我都提出一個他的優點。有些孩子犯錯,是因為自制力弱,但張新犯錯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特殊的家庭教育造成他一些觀念上的“是非不分”,簡單的獎罰根本無法讓他認識錯誤,事實上,“罰”對他來說,只會引起師生對抗效果,不會讓他有規則意識的產生,所以,我在解決他的問題時,堅持鼓勵教育原則,引導他的是非觀,引導他思想意識的正向發展。
二、堅持“贏”的原則
面對張新出現的違紀現象,個性化教育原則要求老師必須要“贏”,這里的贏,其實是班主任的權威性,他一旦覺得老師沒有了權威性,管不了他,他就會變本加厲,而且,他也很期望看到老師氣急敗壞而又無可奈何的樣子,那樣他覺是他們贏了。
一天,我因為張新的違紀問題,打電話叫家長第二天到校溝通,結果當天晚飯的時候,他很不客氣給我打來電話,開口就質問為我什么通知他的家長到校,在我問他有什么不可以的時候,他很不客氣地掛斷了電話,聽著手機里傳來的掛機聲,回想著他最后充滿怨氣的話語,我心里難以平靜:該怎么辦?算了吧,一個完全由老人溺愛帶大,完全恃寵而嬌又任性的孩子,沒法管!但是如果這次事情不處理,他就會認為我輸了,我怕了,那他今后在班里就更加肆無忌憚。
我馬上打電話跟家長說明情況,并說,家長可以不來了,本來想激家長到校,但家長就真地答應不來了,看來只能靠自己了。
第二天,我叫他到辦公室,他很麻利地跟我到了辦公室。在辦公室里,他歪著頭斜視地面,眼睛里滿是倔強和蠻橫以及無所謂,而且直覺告訴我,他在等著我歷數他的違紀“罪狀”,并準備按慣例抵賴蠻纏。
由于辦公室里有其他老師,我示意他到走廊里談話。青春期的孩子,最在乎別人對他形象的評價,我就是抓住他沒有問老師好這一禮貌問題,大做文章,先讓他認錯,因為直接處理他的違紀行為,他就會用一大堆歪理跟我蠻纏。經過談心,他理解到我叫家長并不是要告狀,而是為他的個人成長著想。他還是挺通情達理地,態度馬上轉變,并承認了錯誤。那一段時間里,他在課堂上安靜了很多,我知道,這次我贏了,尤其是贏得了這位學生的進步。
三、堅持引導學生“自省”原則
每一個后進生的轉變,都是自身潛能的迸發,都是“自省”的結果,張新內心已經有進步愿望了,所以,接下來對他個性化教育原則是,要多提供給他轉變的機會,并引導他“自省”。
一天上午,一個學生來找我說:張新上數學課,不回答問題,而且發脾氣,之后還哭了。哭了?嗯 這也算是奇事,他也有認真和在意的時候了!
經過調查了解,張新哭是為調位的事情。他的同桌是學習委員,學習成績非常好,很反感他抄襲作業,在制止他繼續抄作業的時候,他頂撞學習委員,結果學習委員認為他品德有問題,堅決要求調位。張新太任性了,他很少考慮別人的感受,應該借此機會多引導他學會體會別人的感受,采取措施引導他“自省”。
“你愿意和誰同位,你考慮一下,我幫你安排!”我表達了對他的支持。他聽了我的話,感覺到我沒有批評他,臉上的戒備神色舒緩起來,但是他知道,班里沒人愿意和他坐在一起,臉上馬上又露出難色。“考慮好了,跟我說一聲!”我對于他那為難的表情視而不見,一本正經地對他說。
他開始找愿意和他同桌的同學,但是兩天后,他無可奈何地承認,沒有人愿意和他同桌。我開導他:同學們并不是討厭你這個人,而是擔心你影響他們的學習,只要你能從別人的角度去考慮問題,為別人著想,很多人還是愿意和你同桌,咱們的學習委員就愿意,只要你承認錯誤,你還可以在原來的位置。張新眼睛里露出了欣喜,當即表示不再影響別人學習,在這次事件后,張新違反課堂紀律次數明顯減少了。
四、堅持有效的肯定和表揚原則
個性化教育原則要求,對學生的肯定和表揚,必須要有效,而不是流于形式的敷衍。張新的每一個進步表現,對他來說都是付出很大努力才做到的,而且,他很期望老師馬上知道,得到及時的肯定和表揚,這些對于他的轉化,起著很大的促進作用。
一天上級來我校調研,學校要求全體戴校卡、穿校服。課外活動時間,張新找到我:“老師,我的校服褲子破了,不能穿了,我該怎么辦?”
我聽到這話有些意外:他向來是不在乎班集體的活動和規則,今天卻因為這件事情來請示我,這個進步是多么不容易!我心里暗自高興。
我說,“沒關系,明天穿一條跟校服差不多顏色的黑褲子吧!”他很爽快地答應了,但是臉上卻露出了失望的神情,我心里一動:他來找我,其實是希望我能看到他的進步。以前有問題,他往往是用抵賴的方式處理,但現在他至少知道用正確地方式處理自己的問題了,我應該肯定他,但是簡單的表揚又很難起到有效的引導作用,于是,我就給他安排了個任務:“你很有班集體意識,希望你能幫老師提醒一下其他同學的著裝問題,好嗎?”“好!”他馬上回答,因為不但受到了表揚,還有了管理任務,他的聲音里有了很多自豪感,而這種自豪感帶來的自信和自尊,正是他心理上所亟需的。
五、堅持幫扶學習原則
一般來說,沒有學生不想搞好學習,即使是學習最差的學生,在內心也期望自己有個好成績。如果后進生的轉化工作一味地強調紀律,忽視他們的學習,實際上背離了個性化教育。學生的大部分時間是在課堂上度過,如果在課堂上后進生對學習不感興趣,旺盛的精力沒有消耗,無法體驗到學習的成功感,勢必還要違紀,更重要的是,單純維持紀律,對于學生的發展沒有任何意義,所以,必須調動他們在課堂上的積極性,體驗到學習的成功感。
我開始手把手地教張新寫英語單詞,一句一句地教他讀英語句子。一次自習課上,我看他無所事事,就提醒他抄寫單詞,半小時后,他非常急切地招手:“老師,你猜,我寫了多少單詞?”
看著他的興奮勁兒,我想配合一下, 就很鄭重地猜“ 50個”。
“老師你看”,他打開用手捂著的本子,我看到每個單詞的前面都標了序號,最后一個單詞的前面寫著“205”!
我臉上露出夸張的驚喜,拿過他的本子,在上面鄭重地寫上表揚評語。
經過在學習方面的幫扶引導,張新在學習上投入了更多的精力,這也讓他從一個課堂搗亂、課下打鬧的孩子,變成了能背誦詩文、計算簡單數學題、能夠聽寫、背誦部分單詞和英文句子的學生了。
六、堅持在活動中體驗成功的原則
個性化教育原則,不單單是在處理問題的時候使用,在平時的培養和轉化活動中,也要堅持使用。我校的校本課程開設種類比較多,我就動員張新參加我開設的英語劇校本課程,他知道后很是詫異:他這樣不愛學習、英語特差的學生也能演英語劇?
不管怎么樣,經過動員,他還是參加了進來,看得出來,他根本沒打算認真訓練,只是覺得好玩,就來湊個熱鬧,但是我卻認真地征求他對角色的選擇,并開始逐詞地教他。開始的時候,他還是一貫不認真的態度,但是在排練中,我對他沒有放低要求,尤其是大家都在進步的時候,同學們更是用責備的眼光看著他那一貫滿不在乎的樣子,他開始感覺不自在了。
在排練臺上,當大家都流利地演說完各自的臺詞,他臉紅了,他無法流暢地說完一句完整的臺詞,他感覺到了自己的表現拖了劇組同學們的后腿,自己的不認真讓大家很生氣,但是他非但沒有歉意,叛逆的個性反而讓他大為惱火,于是,他向我提出退出英語劇團的想法。個性化教育原則就是要引導他體驗做事認真的感覺,體驗認真帶來的成功感,讓他參加英語劇的根本目的,就是想培養他的認真態度,讓他感受到,自己通過認真的付出,是可以取得進步的,所以我讓他堅持在英語劇組排練。
幾周的時間過去了,通過英語劇校本課程的訓練,張新那滿不在乎的習慣改變了很多,他們劇組演得《白雪公主》英語劇,還獲得了全校課本劇大賽的第四名。
在轉化后進生的個性化教育工作中,堅持從學生的個性化特點出發,滿足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要,是解決問題的根本!經過一年多的不懈努力,原先那個桀驁不馴的張新不見了,取而代之是懂得禮貌、能夠在學習上投入更多精力、能夠為班級和他人著想的新張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