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進生輔導計劃
來源:查字典班主任網 發布時間: 2017-03-21
一、指導思想:
幫助后進生取得適當進步,讓后進生在教師的輔導和優生的幫助下,逐步提高學習成績,并培養較好的學習習慣,形成基本能力。同時挖掘他們的潛能,從培養能力入手,訓練良好學習習慣,從而形成較扎實基礎,提高整個班級的素養和成績。
二、情況分析
從卷面分析及平時表現發現本班后進生占有一定的比例。造成他們成績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由于智力較差或紀律較差,基礎打得不夠扎實,遺忘性差,記憶力差,家長不夠重視其學習等等綜合因素。這部分學生大多有共同的特點,主要表現為:一、自卑感強,后進生由于各方面較差,受到批評較多,進而產生自暴自棄心理,總覺得自己低人一等;二、作業完成得較差,怕受批評又學會了撒謊,上課發言也不積極;三、因為完成作業的難度較大或者習慣不好,經常沒有完成作業。
三、轉化目標
通過本學期的轉化,本班后進生能基本掌握學習的方法,能樹立學習信心,對于掌握基本技能起到推動作用。
四、工作措施
1、弄清后進生落后的原因,尋找病根,以便對癥下藥,這為促其轉變準備了重要條件,使后進生輔導工作有明確的目的性和針對性,從而使輔導工作走上捷徑,容易找到恰當的方法。
2、對待后進生要充滿信心。
課后多和后進生交談,態度要和藹,使后進生愿意接近老師,經常和老師說說心里話,有利于老師對學生的了解,有利于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
3、要以表揚為主激勵后進生的轉化。 表揚的力量是無窮的,每個學生都有自尊心、榮譽感,都希望得到教師、同學的信賴、贊揚,后進生也不例外。
4、要關心愛護、信任后進生。
蘇聯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秘也就在于如何愛護兒童,”如果教師愛護學生,體貼關心學生,學生親其師,就會信其道,才會效其行。所以教師更應該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尤其是“后進生”的內心世界。只有這樣,他們才有可能沿著教師的期望發展
5、對后進生堅持“四個不”“五個先”原則
“四個不”即:(1)不定性,(2)不歧視,(3)不溺愛,(4)不加壓。“五個先”即:表揚鼓勵優先,關心幫助優先,作業批改和學習輔導優先,家訪優先,參加群體活動優先,以努力提高教育的實效性。
6、嚴格要求學生遵守紀律,形成良好的課堂紀律和行為紀律
許多學生成為“后進生”不是智力不夠而是學習習慣不好。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學習也是一樣。大多數優等生都有很好的學習習慣。所以平時我非常注重“后進生”學習習慣的養成。比如有的學生上課不認真聽講,總喜歡做小動作。我就悄悄跟他達成協議好,如果他表現好我就會很開心的笑表示對他的贊賞,如果他表現不好我就會看看他然后很大聲的講課以示提醒。
7、用“因人而異”的作業訓練后進生
老師在安排作業時,盡量考慮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針對不同學生的學習能力,設計不同的題型,布置難度各異的題目,其中最優化的題目應有“跳之可獲”的成功效果。對于后進生的作業,可以由淺入深、由易到難,逐步加深程度,逐步縮小與優生的差距。教師切忌用增加作業負擔,課外大量補習以及嚴厲的斥責等方法對待后進生。我們常常看見教師每天把后進生帶到辦公室補作業,改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效果卻不是很好,有些后進生甚至成了“ 老油條”,平時不聽講,不認真完成作業,總是依賴老師“開小灶”。所以,教師關鍵是要進行“作業會診”,幫助后進生找到作業出問題的原因,幫助其彌補知識上和技能上的缺陷,鼓勵其獨立有效地完成作業,形成積極向上的學習心理。
8、教給方法,提高興趣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所以只有具有了動機和興趣才能去從事各種活動,從而達到一定的目的。興趣是人們積極探究某種事物的認識傾向,是學生進行認識活動的動力之一。課堂教學必須有教強的吸引力,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就要靠教師很好地組織、精心設計。同時適度的開展游戲和討論,讓學生在良好的課堂氛圍中獲得成功的喜悅,從而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用科學的學習技能指導后進生。 基于后進生在學習中的障礙,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除了知識性的傳授,要更注重其學習技能的訓練,“授之于魚不如授之于漁”。在教學中穿插比較、概括、分析、綜合的思維方法,并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強化應掌握、運用、鞏固的學習方法,及時檢查、反饋,逐步提高后進生的學習效率。
9、要創造機會,讓后進生獲得成功
每個學生都渴望獲得成功,尤其是后進生,教師應重視學生的這種心理。“熱愛是最好的老師”,只有讓學生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有一種強烈的求知欲,才會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為了激發學生的自信心,在學習上通過個別輔導、補課等活動,使他們的成績提高。
10、結對幫助, 齊抓共管
作為教師應該順應時代的要求,切實轉變教育觀念,樹立適應時代要求的現代教育觀。要認真學習教育法規和教育理論,認識到轉化一個后進生比培養一個“三好生”更為重要、更有價值。要主動與家庭密切聯系,可利用家長會,匯報該生在校的學習情況,讓家長協助教師教育和督促自己的孩子努力學習。另外,給予他們特別的幫助,選擇一個學習尖子生和他們結對,進行一對一地幫助,并且做到教師在課后對他們進行輔導。使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齊抓共管、立體化、全方位的教育工作網絡。
11、對后進生進行個別輔導
多找學生個別談話,使其真正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從而找到其努力方向。很多學生之所以成為“后進生”很大程度上是思想不夠重視。所以教師要堅持思想上引導,情感上護導,心理上疏導,知識上輔導,方法上指導等方法有機結合,漸漸改善他們的學習態度,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減輕他們的學習壓力。再次輔導要有明確的目標。輔導是長期的,而不是三兩天的事。教師應為這些“后進生”設立進步目標,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激勵他們達成目標。
12、持之以恒,鞏固習慣
后進生的轉化不可能一蹴而就,一般要經歷醒悟、轉變、反復、穩定四個階段。因此,在轉化過程中,后進生故態復萌,出現多次反復,是一種正常現象。對這項十分艱苦的工作,教師一定要有滿腔熱情,必須遵循教育規律,“反復抓,抓反復”,因勢利導,使后進生保持不斷前進的勢頭。
總之,我不但要在學習上關心后進生,還要在生活上關心每一個后進生的成長,使每個后進生真正感到班集體的溫暖,激發他們的求知欲,使每位同學在德、智、體、美等方面均能得到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