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轉變初三語文后進生的學習態度
來源:查字典班主任網 發布時間: 2017-03-21
初三語文后進生之所以后進,原因有幾個:一是長期偷懶不學習缺少積累,二是知識面狹窄造成理解能力跟不上;三是喪失學習信心破罐子破摔,于是越來越厭學;四是學習目標不明確缺少動力。語文老師應在期初想辦法讓這些孩子走上正軌,跟上身邊的同學融入班級大家庭。
首先,教師要經常關注他們的上課、作業、交友等表現,利用課間找他們說話談心。通過談心,增進師生情誼,讓孩子們感受到老師關愛的點滴溫暖,增強奮力拼搏的勇氣和信心。而對于不懂禮貌的學生,則應采取有距離的監控,如用眼神或話語暗示,鼓勵他們改邪歸正。
其次,教學設計方面要注意內容難易適中,教師講課速度不宜太快,講話應深入淺出,評價不宜太苛刻,以鼓勵優點為主,杜絕當眾批評刺激。提倡不同層次學生之間互幫互助、互相學習的課堂氛圍。紀律要嚴明,以尊重為前提下的合作共贏。
第三,教師盡量不講,把活動空間和舞臺盡量讓給學生。即使學生暴露了缺點也有好處,至少為教師提供顯性的反饋信息,為教師改進教學提供發揮能動性的動機,這樣,因勢利導,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有益的點撥和引領。學生一旦受到關注,必將喜歡上語文了。
第四,不背誦、不做作業的學生,先首次當面規定下一個完成的具體時間,若錯過期限就是“拖拉”,“拖拉”只好請他到辦公室進行個別談話了。若繼續不完成,只好進行家校聯系,把責任也分一點給家長,讓家長一起敦促孩子的成長。如果家長不配合,那就讓他到辦公室立即完成,唯有這樣,才能糾正其拖拉的行為習慣。因為放學留學生,擔心發生安全等意外。等學生完成任務了,老師記得給予他們及時的表揚和鼓勵。
第五,假如學生考試沒考好,教師一定要主動找他們談心,探問其中的原因,而后幫他們制定新的學習計劃,計劃要切實可行、循序漸進。下一次如果有進步了,老師要馬上給予肯定;如果依然沒考好,老師不要放棄他們,記得耐心細致探究其中的原因,并把該原因告訴差生,提供參考后,再聽聽孩子的反饋意見,有什么新想法。用心的條件下,加上耐心和精心,相信孩子的心遲早會被老師打動的。
第六,幫助差生尋找下一位追趕的同學對象,為自己樹立一個榜樣。老師建議差生經常觀察榜樣的良好表現,經常向榜樣請教學習上的疑難問題,榜樣同學學習良好的學習方法,借此為自己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孔子說的“見賢思齊”,就是這么一個道理。
初三年下學期了,時不我待,這學期的機會如果錯過,損失將無法挽回,差生將終身遺憾。語文科雖然內容十分龐雜,但只要差生想補,很多知識都可以彌補,不像英語和數學斷了個鏈條很難續上。語文老師應該勇于擔當,負起責任,在差生身上多花些時間、花些精力。只要我們付出了,即使收效甚微,也將問心無愧,絲毫不留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