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發后進生的學習潛能
來源:查字典班主任網 發布時間: 2017-03-21
隨著社會的發展,教育工作也面臨著改革與發展的關鍵時期。但無論教育模式怎樣發生變化,后進生轉化工作是提高學校教育質量的永恒不變的話題。那么,如何加強后進生轉化工作,激發其潛能并非通過三言兩語能夠澄清,筆者只是以自己從教的經歷中能夠摸索到的膚淺的認識與大家一起交流,以此來尋求后進生轉化的更適合的方法。
一、遵循教育的公平性
國民素質的提高,離不開教育。教育的發展能夠推動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提升。教育本身對經濟的發展和人類思想的進步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如今,物質世界的繁榮昌盛,人們的精神世界卻在日益“貧乏衰弱”。從目前的義務教育、非義務教育實施的各個領域中更多的學校一味地追求升學率、過分看重“尖子生”,每所學校都為自己將來的“生存”而樹立品牌,這樣,無形中各所學校間產生了激烈的生存競爭,無數生源處在“擇校”的茫然抉擇中,不少學生從小學到初中、高中只能徘徊在所謂的“普通班”中,他們那本來具備的潛力被這樣的教育模式所澆滅。同樣,在一個班級里,所謂的差生需要得到老師的不斷鼓勵,作為老師要從這些學生身上發現閃光點,因為誠摯的鼓勵有可能對這些學生樹立一種堅定的信念,讓他們找到尋求突破的路子—-堅定他們的學習信念和做人的準則。因此,重視后進生的教育,是教育公平性的真實體現。
二、樹立目標,激發興趣
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在接受班級學生管理之日起,應制定切實可行的措施,即班級工作計劃。在這一項計劃、措施當中后進生轉化工作應必須具備的,從低年級開始,認真做好后進生的工作,對此類學生的教育應該持之以恒,同時,要讓他們感受到老師對自己的重視,并要讓他們樹立堅定的學習目標。因為學習目標的不明確和興趣的缺乏,使這些學生對學業逐漸萌生了厭倦感,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學習成績停滯不前,甚至對心靈造成一定的負擔。如何激發學生的興趣方面,首先以班主任為首的各科教師要以統一的認識去教育和引導后進生,要從課堂教育的每一個細節入手,不能忽略對后進生的教育。從這一點上,教師也要犧牲更多的時間來做好思想工作是前提,在此基礎上,講解課文時給他們一個誘惑力讓他們心往神馳,教師要盡量挖掘課文里的思想感情內涵,苦心釀造出使之易于吸收的好營養,并打上能夠吸引其興趣的外包裝。比如教師要大膽地把“投影器”、“教學掛圖”等搬進課堂,要起一個疏導作用。還有,語文課堂中作文評析過程中,表揚其閃光點,并在評語中進行更多的鼓勵等等。
三、更多的交流來激發后進生的潛能
蘇霍姆林斯基說“真正的教師如果是出于良好的動機而做事急躁,考慮欠周,兒童是會諒解的。可是兒童不會原原諒那些態度冷淡、缺乏感情、好作長篇說教、總想置身于孩子的憂慮與激動之外的教師。”只有尊重學生的感情,才能得到孩子的信賴。【1】教師不能把后進生當成教育的犧牲品,不能當成天生的弱智或搗蛋鬼,應該想到后進生因與其他學生的比較中技不如人而感到心灰意冷,反過來教師冷眼相待,時常通過極端的手段來懲治,這種方式對他們來說可能是雪上加霜,所以教育后進生的突破口就是與之進行更多的交流。在交流過程中,教師不能因一時的氣急而疏遠這些學生,即便把他們比作一塊冰塊,也有融化的時候。在與學生接觸時,教師要走進學生的心靈深處,了解家庭對他們的影響,通過更多的接觸與交談來影響,以便掃去學生心理上的陰霾,繼而教師逐漸成為學生的“知心朋友”。惟有心靈的碰撞,才能濺起思想的火花,通過更多的交流,能激起學生對學業的興趣。教師只要對后進生加以持之以恒的教育,就能挽救一個又一個失落的心,讓更多的學生能夠學有所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