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碎 “后進生”的自卑外殼
來源:查字典班主任網 發布時間: 2017-03-21
后進生是指那些在學習成績和思想品德兩方面均暫時落后的學生。他們在班上雖然人數不多,卻是班上的消極因素,若沒有做好轉化工作,就會影響整個班級的班風。有些后進生也常常是家庭的主要負擔。他們若糾集在一起,還會給整個社會風氣帶來不良的影響。所以,能不能做好后進生的工作,不只是關系到一個學生的前途,還關系到一個家庭的幸福、一個班級的榮辱和社會的風氣。
后進生是祖國百花園中“生病”的小苗苗,對待他們要做到“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嚴中有愛,愛中有導”。我們的教育是讓所有的學生都得到進步,得到提高。我擔任班主任工作8年,接觸了各種類型的學生,特別關注了“后進生”們的思想狀況、害羞和自卑的心理,認為自己什么都不如人家,一定比不過人家,從而封閉自己,麻醉自己。在經過幾年時間的觀察,溝通,總結之后,轉化后進生,擊碎后進生的自卑外殼,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掌握心理,積極引導
現在的學生受家庭,社會等不良因素的影響,使一些學生變成了后進生,這在農村表現尤為明顯,他們往往對學習沒有興趣,采取無所謂的態度,一副懶散的模樣。大致表現在:
1、農村里的孩子,缺少父母關愛。絕大多數的父母為了生計,外出打工掙錢留下愛管無力管的爺爺奶奶們與他們做伴。占著爺爺奶奶管不住他們,于是他們去明令禁止的網吧上網,去社會上賭博,去打臺球,久兒久之,逐漸迷上了社會上的幫派生活,也最終淪為了學校里的“頭疼生”,“頑固生”。
2、更值得同情的是受父母離異的影響。由于父母婚姻變故,如果處理不好與子女的關系會很可能造成孩子的孤僻、膽怯與自卑的性格。在家埋怨,怨恨父母;在校,又沒有可以陪著說說話的人,孤獨無助地熬完每一天。
3.父母自身行為不檢點,害苦了孩子。家長酗酒鬧事,以賭博為業,甚至觸犯法律的,為此父母經常吵嘴。這些不良行為無疑對孩子會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使孩子無端地仿效,不誤正業,行為放蕩,嚴重影響學業。
一般來說,后進生的心理狀態是十分矛盾復雜的。他們常常表現粗野、驕橫,但內心深處卻有自卑心理;他們對于犯錯誤常常表現得滿不在乎,但內心深處有一種期待心理;他們對好學生常常表現出鄙視和瞧不起,少數人還存在逆反心理和報復心理,誰管得嚴,就對誰反感,想尋找機會報復或發泄怨恨。有鑒于此,班主任在教育后進學生時,必須找到積極的因素。總之,班主任要善于發現和挖掘后進生身上的閃光點,架起溝通師生感情的橋梁,用一點點的愛、一滴滴的情,喚起后進生內心深處對生活的激情,點燃他們求知的欲望。
二、熱愛學生,尊重差生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教育的基礎和前提。只有熱愛后進生,才能做好他們的轉化工作。由于后進生身上的毛病、缺點多,常常在父母、教師、同學那里遭到冷淡、歧視,很少得到同情和溫暖,普遍地背著思想包袱,產生自卑心理。因此,后進生對教師抱有疑懼和對立情緒,對班集體疏遠,往往懷疑老師和同學是否真誠地愛護和關心自己。這就要求班主任在轉化后進生時應該特別熱愛他們,做到不嫌棄、不歧視、不疏遠,并教育集體正確對待和幫助他們。這樣,后進生才會相信教師的善意,體會到集體的溫暖,消除疑懼和對立情緒,敞開心扉,樂于接近教師并接受指導,樂于參加集體活動并從中得到教益。2011-2012學年度我帶的班里有一學生劉智佳,經常違反學校紀律,動不動就與同學產生矛盾,甚至罵人、打架。因此,同學都不太愿意與他接近。他時常也有一種孤獨感。我多次找他談話,他都聽不進去。有一天上課時,我發現他趴在桌子上,臉上有痛苦表情。我走過去詢問原因,得知他肚子痛。于是,立刻叫兩個同學送他去校醫室。下課后,我馬上趕到校醫室問病情。他在校醫室吃了藥,但病情并沒好轉。校醫說要送醫院。我立即送他到了人民醫院并為他墊付了醫藥費,然后打電話與他家長聯系,但他父母出去干活了一時聯系不上。他是住校生,家離學校十多里。他在醫院里打點滴我就一直陪著,直到兩個多小時后,他的母親趕到。從這以后他很感激我,對我說,以前沒有好好聽從老師的教育,感到對不住老師,請老師原諒,今后一定要努力改正缺點。后來劉智佳在各方面都有了進步
不少教師認為,只有學習好的學生才是人才,對他們總是高看一眼,平時的態度和評價也是較為積極的。而對那些學習不好的學生則打心眼里看不上,認為他們根本不是念書的材料,將來也不會有大出息。因此,對他們的評價也是消極的。這是認識上的偏見。當前,從校內到校外,從教師到家長,一提到差生,似乎叫人擔憂。社會上的人聽說是差生,就搖頭,家長知道自己的孩子是差生,心里面就有說不出的難過。班主任聽說是差生,就不愿意接受。對于我自己在這件事中,也因戴了有色眼鏡對待優生和差生,才導致引起學生的不滿,也影響了自己教師的形象。作為教育者,既要培養尖端人才,又要面向全體學生,一視同仁,平等對待,這才是正確的教育
三、保護自尊心,培養集體榮譽感
自尊心和集體榮譽感是學生積極向上、努力克服缺點的一種內部力量。后進生既有自卑感,又有自尊心,兩者交織在一起。如果班主任嫌棄后進生,采取簡單粗暴的方法,就會損傷他們最敏感的自尊心,使他們產生不滿和反抗心理,最終導致他們拒絕一切教育。有一次上課,我發現一個學生低頭在看桌下的書,我走到他身邊時他仍沒發現,他正在看一本小說看得入迷,當時我沒有收繳他的小說并且批評他,而是拍了拍他說:“你上課怎么把課本放到桌子下面看?這樣對你的眼睛有損害。”他臉一紅,從抽屜里拿出課本放在桌子上,并對我報以感激的目光。以后上課時他比以前更認真聽講了,成績也有了進步。在有了進步時我就及時地表揚他,這樣他的學習勁頭又更足了,最后成績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因此,班主任必須保護后進生的自尊心,善于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和微細的進步,及時給予肯定、鼓勵、贊揚,使他們看到自己的長處和進步,從而克服自卑心理,重新點燃起自尊心的火種,獲得克服缺點的勇氣和自信。同時,班主任還必須使后進生在增強自尊心的基礎上培養起集體榮譽感,鞭策他們珍惜榮譽、改正錯誤行為。
在學習中,學生的情感得到了尊重,他們潛在的能力得到充分的釋放。尤其是對差生的尊重更是對他們的一種最大的激勵,也是給了他們一種向上的動力。教師的尊重和愛護會使學生感到溫暖。只要老師多給他們一份愛,都來關心差生,愛護差生,讓差生向積極方向轉化,成績慢慢進步
四、補缺補漏,不離不棄
個別輔導差生,不要急于一時。也不要輕言某個學生“朽木難雕”“無藥可救”。“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說的有點過分,卻也有幾分真實。后進生的轉化是一項長期工程,一點一滴地積累,一點一滴地進步,都非易事。但是只要持之以恒,水滴也會石穿。曾教過這么一個學生,平時貪玩,搗蛋,愛撒謊,好捉弄女生,毛病很多,教過的老師沒有一個不搖頭訴苦的,家長卻非常寵愛。我沒有放棄他,一整個學期,多次電話家訪。一開始,家長很排斥,以為我是來告狀的,學生更是厭惡。可我每次去都要夸一夸他們的寶貝最近哪里又進步了,在學校哪次作業完成得不錯,從來都沒有直接批評告狀過。說得家長喜笑顏開,并很虛心地聽我給他們提的一點小建議,說這樣可能效果會更好。他們照辦不誤,也不再袒護自己的孩子了。我還總是順便幫他們的孩子檢查當天的功課,并明確說無償的,反正我有時間。一來二往,他們一家都很歡迎我去做客,因為孩子生活習慣變好了很多,不再偷東西了,對父母也開始有禮貌了,最重要的一點是,他們的孩子甩掉了4年不及格的包袱,一直在80多分徘徊。后來再去,家長都要反問一下,最近哪里做不好,一定如實告訴我們,我們一定配合。
以上措施都適用于不論是有智力或是非智力因素造成的“后進生”。我們期待通過我們的努力能夠解開他們的心結,放飛他們快樂的心靈,幫助他們走出迷茫,擊碎 “后進生”的自卑外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