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后進生的五堂必修課
來源:查字典班主任網 發布時間: 2017-03-21
第一堂課:激揚理想
“命運是一只淪落在雞窩里的鷹”
我經常聽到一些高中的班主任這樣教育自己的學生:“我們即使不能成才,但一定要成人啊。”這話聽起來是多么的語重心長、充滿愛意,但如果我們是后進生,我們能接受這充滿歧視的“愛”嗎?就連封建文人都知道“天生我才必有用”,我們現代的教育工作者難道不能平等地去對待后進生嗎?
“無以成才,安能成德”,從心理學的角度說,人如果長期不能獲得成功的愉悅,就會在心理上形成一定的壓抑,我們怎能期望心理壓抑者成為一個品德高尚、人格健全的人呢?用這樣的觀念去教育學生豈不是“緣木求魚”?給他們以平等的待遇,激揚他們理想的風帆才是轉化的關鍵。我給他們上的第一課是一個故事。
一只鷹蛋落到雞窩被孵化出來后,就被當作一只雞,過著雞一樣的生活。由于長相古怪,他被歧視與欺負,備感孤獨與痛苦。一天他跟著雞群在吃谷子,天邊掠過一道黑影,雞們驚惶失措、四處躲藏。危機過去,他問伙伴:
“那是一只什么鳥啊?”
“那是一只鷹,至高無上的鷹啊!”同伴告訴他。
“我要是能像鷹一樣飛有多好!”
“癡心妄想,連雞都為你的丑陋而感到丟臉,你怎能像鷹一樣飛呢?”
講到這里我告訴他們,“你們都是鷹啊,是鷹的后代,但你們因為各種原因失去了翅膀”。這時我看到了他們眼中瞬間的光亮,于是寫下了雍正的《庭訓格言》“志之所趨,無遠弗屆。志之所向,無堅不入”。此后我又采用各種方式激勵確立他們的信心。
第二堂課:指明方向
“老師,我要作鷹,但我的才能在哪里?”,答曰:“心在哪里,才就在哪里。”
針對學生的迷茫,我又給他們講了第二個故事。
某晚,一位昆蟲學家和一個商人在公園散步,猛然,昆蟲學家驚喜地說:“一只蟋蟀在叫,而且是一只極品的黃蟋蟀。”果然他們捉住到了一只。商人很奇怪:“我為什么聽不到呢?”
又走了一會,商人忽然驚喜地叫道:“金幣的聲音!”他彎腰,果然撿到了一枚硬幣。昆蟲學家也很奇怪,因為他也沒有聽到。
于是我告訴他們,“你們的心在哪里,你們的財富與才能就在哪里。只要用心,你們可以學好任何一門技能,只要有心,處處都是你們的才能。”時至今日,曾經問我“我的才能在哪里”的女生,已經是地區小有名氣的郵票經營者了。
第三堂課:教會方法
“老師,我已盡力了,但我做不到。”問曰:“你真的用上所有力量了嗎?”
針對后進生在進取過程中經常遇到困難,我又給他們講了第三個故事。
一天我到河邊散步,看見一個小男孩在沙地上熱情地工作著,他在堆長城。可是“工地”上意外地有一塊大石頭,于是他咬著牙,吶喊著,想去把它搬開,但畢竟石頭太大了,他于是傷心地哭了起來。我走過去問他,他沮喪地抽泣著說:“我已經盡力了,但我搬不動它。”我對他說:“小伙子,你說的不對,你沒有請我幫助。”說完我把石頭搬走了。
我告訴學生,你可以把困難列在一張紙上,紙的另一邊列上你所有的資源和力量,包括別人的幫助。你要善于使用你所有的力量。
第四堂課:教會溝通
“老師,同學們不喜歡我,不愿意幫我。”答曰:“你要學會溝通,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針對他們的敏感與孤獨,我講了第四個故事“孤僻的狗”。
有一只孤僻的狗,走進了一間四壁都是鏡子的屋子,鏡子里照出許多狗的影像。看到這么多狗同時出現,它大吃一驚,齜牙咧嘴,發出陣陣低沉的吼聲,卻發現鏡子里的狗也正對它怒目而視。
我告訴他們,如果我們對別人不友好,別人怎么會對我們友好呢?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要做一個受歡迎的人。
第五堂課:耐心等待
“老師,我按你說的做了,但沒有效果啊?”答曰“蛋殼里面有奧秘,等待飛翔。”
針對后進生急于求成的心理,我給他們講了第五個故事。我問他們,一只鷹的蛋怎樣才能飛翔,他們說:“要有適宜的溫度孵化成雛鷹,要汲取必要的營養長出豐滿的羽毛,還要經過鍛煉,才能飛翔。”于是我告訴他們,量變引起質變,耐心努力,等待飛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