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體育課對后進生進行德育教育的方法及措施
來源:查字典班主任網 發布時間: 2017-03-21
首先,合理安排教學內容,重視學生意志品質的培養。所謂意志品質是指構成人意志諸因素的總和,主要包括自覺性、獨立性、果斷性、自制性和堅韌性等。如在中長跑練習時,學生往往中途感到肌肉酸痛,無法堅持,教師要告訴學生一定要堅持,過了“極點”勝利就在前方。通過這樣的方式鍛煉學生的堅韌性和吃苦耐勞的精神,并鼓勵學生把這樣的品質運用于平時的學習中,尤其是專業課的技能操作中。筆者發現,職業學校學生到企業頂崗實習,經常會因為無法適應高強度的工作或艱苦的生活環境而辭職,所以吃苦耐勞的精神品質十分關鍵。針對“后進生”,教師要安排他們感興趣的體育項目并加大強度,培養他們頑強的毅力。
其次,在課堂常規教學中加強紀律教育和集體主義教育。學校就是一個小社會,校紀校規就如同社會生活中的法律和各種準則,教育學生遵守紀律對于后進生而言至關重要。體育課堂上,要求所有學生聽從指揮:上課前跑步進入指定地點,隊列整齊劃一,口號響亮……整隊集合時,可安排后進生整隊、報告出勤情況、進行隊形隊列練習、組織學生收拾器材、課后回收器材等,這些都蘊含著組織紀律性。某些班主任抱著“近墨者黑”的想法使“后進生”因為他們的特別對待而孤立于班級之外,殊不知缺乏集體榮譽感會讓“后進生”更加自暴自棄,而做出讓老師更頭疼的事情。集體主義精神的培養有助于學生提高對自己行為的責任感,“后進生”會為了班級榮譽和集體利益而克服自身的缺點而團結在一起。體育課上可經常采用接力賽、拔河比賽、籃球賽等增加同學間的協作互助,提高集體凝聚力。
再次,充分發揮體育競賽的德育功能,合理引導學生的“競爭”意識。任何一項體育競技比賽都有嚴格的競賽制度和行為規范,任何人都必須服從裁判,不服從就會受到相應的懲罰。以足球比賽為例,惡意傷人會被紅牌罰下,教師應教育學生,違反規則和紀律都會受到應有的懲罰。
此外,競賽能激發學生勇往直前的精神。一方面,當今社會競爭日益激烈,適者生存要求我們要不斷提升自己,正如體育精神中倡導的“更快”“更高”“更強”。另一方面,指導學生以平常心看待體育競賽得失,正確對待人生不如意之事。“后進生”作為一個較為特殊的團體,往往對生活和學習中諸多方面有較多不如意,有些同學甚至采取破壞公物來發泄不滿,筆者就曾見過有學生因輸了一場籃球賽損壞學校路燈的情況。此時老師應及時糾正并正確疏導,對其進行挫折教育,磨煉學生百折不撓的意志。
最后,弘揚體育精神,宣揚愛國主義。“后進生”時有打架斗毆事件發生,體育教師在武術教學課中應告知學生武術是祖國優秀的文化遺產,習武是為了強身健體而不是以強凌弱。如筆者在教授“長拳”時,結合學生熟悉的詠春創始人葉問的故事對“后進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使其明晰武德的含義——打架斗毆只會給自己帶來不幸,給家庭帶來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