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查字典 > 班主任網 > 后進生轉化 > 后進生形成之內因
后進生形成之內因
來源:查字典班主任網 發布時間: 2017-03-21
所謂后進生,是指智力發展正常但受環境中各種消極因素影響,有不良的心理特征和行為表現,在學習、思想品德等方面需要特殊教育的一類學生。后進生形成主要在于兩個方面成因,即學生生理、心理上的失調和社會、家庭、學校教育的失衡。前者是內因,后者是外因。下面就談談我對內因的了解:
第一,在認知方面。后進生掌握、運用知識的方法上存在著缺陷,他們不善于對知識加工、提煉以尋找到解決各種問題的途徑,從而長期處于一種困惑狀態。
第二,在動機方面。后進生缺乏強烈的“自塑”意識,缺乏自覺性,認為是“父母、老師要我學”,不是“我要學”。
第三,在意志方面。學生自身沒有端正好學習態度,沒有培養起進取的精神,不了解“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的真正用意,不懂得“梅花香自苦寒來”、“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再加上學生思想上理解的偏差和誤區,對學校的教育和家長的循循善誘產生逆反心理,甚至對立情緒,不愿接受教師和家長的正面引導,沒有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質和習慣,而沉醉于低級趣味的東西,甚至接受完全錯誤的東西,知錯不改,胡作非為,破罐子破摔,自甘墮落。
第四,在情感方面。后進生由于平時受到某些教師、同學的歧視、冷落,批評和指責多于稱贊和幫助,遭受更多的經常性的失敗,消極情感大于積極情感,在學習上滑坡難抑。
第五,在行為方面。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退縮性,他們逃避、自棄,對教學秩序影響較小,但其本身產生極大的內耗,性格上孤僻、自卑、多疑,甚而嚴重到自毀;另一種是桀驁性,他們與老師對抗、抵觸、偏激過度。“破罐子破摔”。在同學中有一定影響力,對教學秩序影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