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進生的轉化工作
來源:查字典班主任網 發布時間: 2017-03-21
班主任怎樣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是大面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要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只有采取恰當的方法,才能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要達到轉化后進生這一目的,班主任必須認真分析班上每一個學生的情況,做到全面細致地掌握各方面的材料,分析形成“后進”的原因。
一、后進生類型:
后進生是指思想品德和學習成績停滯的學生。由于受遺傳、環境、教育、自身主觀能動性等因素的影響,他們在身心發展、興趣愛好、意志性格等方面存在著個別的差異。因而,在教育過程中,自然就會遇到優、良、中、差各類現象的學生群體,我把它比作手有五指,參差不齊,如按能力劃分:冷靜型、暴躁型;按情感劃分為:自卑型、自傲型;按性格劃分為:品質型、成績型、體質型、藝術型、勞技型:按情緒劃分為:內向型、外向型;按成因劃分為:基礎型、信里障礙型等等。教育必須適應這一復雜多變的規律,因材施教,對癥下藥,后進生的個性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
二、后進生形成的原因:
唯物辯證法認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不斷發展變化的,都是對立的統一,都包含著相互聯系的方面。因此,我們應當看到,多數后進生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環境中形成的,形成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其中既有學生本身的因素,也有社會和家庭的原因,還有教育工作的失誤。我們認為社會中的一些重要現象的侵蝕和拜金主義、享樂思想的影響是其重要原因。同時,某些文學作品中對資產階級的生活方式和性生活的露骨描寫,對一些電影、電視、錄像等不加選擇、不加批判的引進以及現實生活中一些消極東西的污染,學校、家庭缺乏及時教育引導,甚至放任自流也是其原因。
三、后進生轉化途徑:
轉變后進生的方法多種多樣,這里介紹幾種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激勵法
激勵是教育管理中一種常用的方法,也就是通常所說的鼓勵,是對他人的思想、言行進行認可、肯定性的評價。激勵能夠強化人們的行為習慣或行為傾向,增強其發生行為的動力,激發起自信心。
后進生的心理過程中,最缺乏的是自信心,覺得自己這樣不行,那樣很笨,因而無論做什么事都很被動,生怕被人嘲笑,看不起,老師掌握了后進生這些心理特點,在教學管理過程中,有意激勵這些學生,大膽去學習,思考,勞動。無論他們做得多么不完整,那怕只完成了任務的五分之一,老師也一定要不失時機地肯定所完成的部分,鼓勵他們繼續努力來完成得更好。通過激勵法,可以給后進生樹立起自信心。
(二)表揚法
表揚是人們的一種健康的心理需要,任何人都渴求得到別人的贊揚(包括成年人),后進生更是希望能夠得到老師的表揚。法國教育家盧梭曾經說過:“贊揚學生微小的進步,要比嘲笑其顯著的惡跡高明得多”。作為班主任,要時刻捕捉后進生的閃光點,及時肯定表揚,滿足后進生自尊和正常的心理需要,以創造轉化契機。
我在教學管理中運用適當的表揚,起到了提高后進生學習興趣,達到健全品質,促進全面發展的效果。有的差生因表揚而心胸豁然開朗,更上一層樓。當然,表揚要注意方式,根據情況,有的進行個別單獨表揚,有的進行全班集體表揚,以樹立正確的與論向導和良好的班風。另外,中學生中的各種非正式群體較多,對他們的進步及時給予恰當的表揚,對于發揮非正式群體在班集體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三)反復法
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老師不斷地做反復教育工作。要做好反復教育工作,要做好反復教育工作,必須要有“馬拉松式”的耐心;耐心地與后進生交談,耐心地幫助,使學生在這種轉變過程中學到老師那種“持之以恒”的精神。功夫不負有心人,“調皮蛋”也上了光榮榜。
綜上所述,轉化后進生的工作需要用大膽的激勵,恰當的表揚,熱情的關愛和持之以恒的耐心。這樣,就能使學生全面發展,達到“放下包袱,開動機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