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班級管理中對后進生、特殊生的轉(zhuǎn)化
來源:查字典班主任網(wǎng) 發(fā)布時間: 2017-03-21
后進生就是差生。他們要么品行不正、學習極差,要么智力超群,但態(tài)度極差,行為習慣極差,如此總總,總是讓老師頭疼不已。面對所教的班級,總是會碰到一大部分后進生、特殊生。正因為后進生、特殊生在班級中所占比例較大,導致班級中學生學習成績出現(xiàn)嚴重性的兩極分化。因而,后進生、特殊生是需要加以特殊教幫助關愛的對象,是一個班級中不可忽視的群體,直接影響著一個班級學風班風的建設。
在此以我這幾年的工作經(jīng)驗,就后進生、特殊生的轉(zhuǎn)化談談幾點看法。
一、為后進生、特殊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創(chuàng)造機會,樹立信心。
班級是一個學生群體,我們應該注意發(fā)揮群體之間的相互影響和感染作用。要師生協(xié)調(diào)起來,建立一種有利于后進生、特殊生轉(zhuǎn)變的良好氛圍,要讓他們時刻感受到老師的關心與班級的溫暖。作為班主任還要善于在學生中間,架起溝通的橋梁,連起友誼的紐帶。如①勸說先進的學生伸出熱情的手,真誠的幫助和關心后進的學生。同時,引導后進的學生主動地向先進的學生學習。②班級中逐步形成一種良好的風氣——同學之間相互尊重,取長補短,共同進步;同學們富有愛心,不歧視后進生、特殊生,對后進生、貧困生,性格古怪者,單親家庭及特殊生有寬容之心。③建立“學習興趣”小組,采用“手拉手”,“一幫一”的手段。各個小組內(nèi)既有優(yōu)秀的學生,又有后進生、特殊生,我們可以引導后進生、特殊生和優(yōu)秀的學生自愿結(jié)對,每位后進生都找到了一位“好老師”,好伙伴,好朋友,好幫手。當后進生、特殊生遇到學習的困難時,他們可以向這些“老師”求教。同時,優(yōu)秀的學生也經(jīng)常督促和幫助后進生、特殊生學習,這種“手來手”,“一對一”的幫助更有針對性。因而,班級中逐步形成了一種良好的學風——你追、我趕、他幫、共比。在這樣一種氛圍環(huán)境中,就能形成群體的合力,更好的發(fā)揮班級的整體功能。
在創(chuàng)造良好學習環(huán)境的同時,班主任應多給后進生、特殊生一些“機會”。盡管說機會是對每個人均等的,但事實上,差生幾乎沒有機會。如選班干部、入團、節(jié)目演出等各種機會他們很少。因此,班主任要多給差生“機會”,甚至一些職務可以適當“下放”,讓他們有機會展示他們的特長,在為班級、同學們服務的同時改變自己,樹立信心,促使進步,從而達到轉(zhuǎn)化的目的。
二、理解尊重后進生、特殊生,善于鼓勵,注意批評的方式。
后進生、特殊生因為在各個方面表現(xiàn)的較差,常常在班級中遭人白眼。他們在同伴中,找不到自尊,找不到自信,在老師面前更是覺得自愧。每當在課堂上,看到別人高聲的回答問題時,他們也渴望能像優(yōu)秀的學生一樣,胸有成竹地回答問題,得到老師及同學們或多或少贊美的眼光。可是,他們不行。他們是孩子,也渴望掌聲和鮮花。于是,他們更多的做出了各種舉動,搗蛋,說怪話,欺負女生……,以各種特殊性的舉動贏得大家的注意,其實,他們也不喜歡自己如此。所以,在做后進生、特殊生的工作時,我們尤其要注意批評的方式,懂得理解和尊重,關心和鼓勵,信任和支持是他們進步的階梯。
在尊重和理解的同時,對他們身上點滴的閃光點,都要抓住契機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我們班有一名男生,屬于差生。他好玩,散漫,時常遲到、逃課。有一天,他遲到了,我問他原因,他說:“給老師抬水”,我不但沒有批評他,反而在班會上表揚他樂于助人。教室里花盆中的土結(jié)塊了,我知道他周末喜歡在家的后山玩,于是,我讓他帶一袋“毛根土”,過了一周,他帶了三代“毛根土”,并把花盆中的土換了。我立即表揚他為班級做了一件好事,并讓全班同學鼓掌感謝他。在同學們的眼光和掌聲中他感到了自身的價值,在此以后他從未遲到、逃課過。這樣的表揚比嚴厲的批評起到的作用更大。因而,老師在批評學生時,要注意克制自己,哪怕是差生做出再惹人厭惹人煩的舉動,一定要用有修養(yǎng)的語言,鼓勵學生有錯就改,而不是威下體罰,以勢壓人,那樣只會加深學生的叛逆,甚至產(chǎn)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
三、根據(jù)后進生、特殊生的實際情況,分別對待,特殊教育。
后進生之所以特殊,原因很多。對于智力有問題的,盡量引導其努力,不能強制其結(jié)果,但要保證他不學壞,能聽話就好。對于智力沒有問題的,但學習習慣、學習態(tài)度有問題的,功夫可要多花幾十倍。教師要端正其態(tài)度,激發(fā)他們學習的興趣,可采用課余補課、家訪等方法,輔導其進步。
對于厭學的學生,要多做家長的工作,請家長配合老師一起查出厭學的原因。可以通過老師和學生的談心,也可以通過學生的周記反映出來,老師可以視情況而論。還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學習環(huán)境,盡量讓課堂富有吸引力,可借助多媒體或師生互動,學生自己動手剪紙、折紙等方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對行為習慣、學習態(tài)度差的學生,班主任要多督促。對某些優(yōu)異的表現(xiàn)要及時的給予表揚,并創(chuàng)造其條件,促使其重復出現(xiàn),直至形成習慣;對于某些不良的表現(xiàn)要及時給予否定,減少其出現(xiàn)的機會,直至杜絕為止。教師通過平時的督促、強化,引導后進生、特殊生自我分析、自我評價,通過學生自身內(nèi)部的強化,增強行為的自覺性和能動性,促進良好學習習慣的形成。
四、對后進生、特殊生完善知識結(jié)構,查漏補缺,不離不棄。
后進生因基礎知識不扎實,對新知識的接受能力不強,久而久之成為課堂的“陪客”。對后進生、特殊生的轉(zhuǎn)化是一項長期工作,一點一滴的積累,一點一滴的進步,都是很難的事。因而,教師應當把后進生在作業(yè)、試卷中基礎知識的錯誤,整理出來,從錯誤中發(fā)現(xiàn)問題,完善知識結(jié)構,進行有針對性的查漏補缺。
在梳理知識結(jié)構的同時,更不能放棄后進生、特殊生。我在教這么一個學生,平時貪玩,搗蛋,愛撒謊,毛病很多,家長卻非常寵愛。我沒有放棄他,一學期差不多兩三星期和家長談一次話。起初家長很排斥,以為我是來告狀、找麻煩的,學生更是厭惡,可我每次是夸一夸他們的寶貝,最近哪里又進步了,在學校哪次作業(yè)完成的不錯,從來都沒有直接批評過。說得家長喜笑顏開,并虛心地聽我給他們的一點建議,說這樣效果可能會更好,他們照辦不誤,也不再袒護自己的孩子了。有時,我順便檢查一下他們孩子的作業(yè)情況,敲敲警鐘。因為孩子的生活習慣變好了好多,對家長也很有禮貌了,更重要的一點是學習成績不斷提高了很多。
總之,后進生、特殊生的轉(zhuǎn)化工作往往不是一帆風順的,每一個成員在轉(zhuǎn)變得過程中都可能出現(xiàn)反復犯錯誤的現(xiàn)象。對此,班主任一定要有耐心,千萬不要因為他們一兩次的反復而感到灰心,否則就前功后棄了。只要我們始終不放棄,持之以恒,滴水也會穿石,后進生、特殊生的轉(zhuǎn)化工作也一定會取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