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后進生走出尷尬
來源:查字典班主任網 發布時間: 2017-03-21
我曾經聽說過這樣的一句話并且到現在仍然深信不移:“每節課都應該是每位學生的成長歷程。”
無論是學生時代,還是作為現在的教師我們都有這樣的經歷和發現“在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小組討論”中,有時候課堂氛圍雖然很好,基本上都是優等生在和教師“互動”,而后進生卻坐在一旁,無所事事,在分組討論時,他們無話可說,在分組教具制作中時,他們無從下手……偶爾有機會起來發言,也是膽戰心驚,語無倫次,生怕自己的回答會引起同學們的哄堂大笑,一旦回答錯了,有時還要面對老師的批評,你說,下次他還有勇氣舉手回答問題嗎?更多的時候,教師們為了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為了順利的上完一節課,也不會在這些學困生上浪費時間和精力,就這樣,他們在“放任自流”中度過一節課,逐漸遠離群體,無法得到發展。這樣怎能實現課改“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的目標呢?學生怎能感受到班集體的溫暖呢?怎么還能有學習的自信呢?所以我覺得作為教師的我們必須要坦然的面對這些問題,并采取的一定的方法去解決這樣的問題。下面是我采取的一些方法,自我感覺還是比較有成效的。
在自主學習或者是分組實驗的活動中,我總是有意的把一些后進生安排、摻插在其他各個小組,讓其他組的優秀生帶動這些后進生,給他們自信,給他們發言的機會,給他們自己動手做操作的機會。這樣,在小團體的合作中,優等生可以得到發展,中等生可以得到鍛煉,后進生可以得到幫助和提升。就能讓他們找到自身的價值,漸漸地找回自信,除此之外,還能感受到小組合作的效率和實驗探究的樂趣。更加熱愛學習。
在“自主”與“合作”學習中對后進生的關注,這樣,課堂上沒有被老師遺忘的學生,只有無數渴望學習的學生,通過優秀學生的學習態度、情感和行為,交流,合作意識,來啟發感染學習差的后進生,讓他們能主動看到自己的問題所在,并且及時糾正。自覺的向優秀生學習。
每個班幾乎都會有這么幾個后進生,他們一般都坐在班里最不起眼的角落里,不容易被人發現,其實不一定是因為他們笨,也不一定是因為他們懶,也許只需要我們老師們多關注他們一些,多給予他們一些關愛,他們就能夠發現學習的樂趣,愛上學習,他們就能夠走出只有自己的那個圈子,走進班集體,走進學習中,融入班集體,融入學習。
在這里我想請所有老師們給后進生們一個臺階,讓他們走出學習的尷尬。積極的投身于學習生中去,對學習充滿更多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