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班主任必須樹立的三種意識
來源:查字典班主任網 發布時間: 2017-03-21
班主任是搞好班級管理工作的關鍵和核心,是班級管理工作第一責任人,是素質教育的主要實施者,是聯系各科教師及學生之間的紐帶,又是溝通學校、家庭和社會教育的橋梁。因而班主任的自身素質顯得尤為重要。一名班主任的素質如何,關系到教育學生的素質。所以提高班主任的素質就等于提高了一代人的素質,本人認為,作為當代高素質的班主任應具有以下幾方面的意識:責任意識、配合意識、垂范意識、創新意識。
一、責任意識
責任意識是班主任搞好班級管理工作的前提。有責任意識才會有責任心,班主任的責任心表現為對社會、學校,家長、學生的高度負責。
對社會負責就是嚴格執行黨的教育方針,為社會培養合格的人才。對學校負責就是充分發揮好橋梁和紐帶作用,帶領全班學生迅速、準確地貫徹落實學校布置的各項工作。對家長負責就是要讓家長放心、不擔心,讓家長真正感覺到學校是“為了一切的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對學生負責就是用發展的眼光把學生教育成人、培養成才,具有適應社會的能力和本領。因此班主任必須有高度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班主任應忠誠于教育事業,并執行黨的教育方針,愿意為下一代的成長付出畢生的精力。做到經常深入學生,全面了解學生,及時掌握學生的思想、學習、生活、心理動態,在思想上有針對性地進行及時引導,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在學習生活上關心幫助,心里上的輔導,想盡一切辦法去塑造學生健康,美好的心靈。
班主任應敬業樂教,一個班主任如果不熱愛自己的工作,就不可能忠守職責,更談不上創造和奉獻,在工作上就會失去了方向和動力,甚至視自己的勞動付出為一種痛苦的負擔,又怎么能培養出合格的人才呢。班主任樂教才會敬業,敬業才會在班級管理和教育中產生憂患意識、責任意識,班主任工作才會有敏感性、超前性、延續性和有效性。
二、配合意識
配合意識是班主任搞好班級管理工作的基礎。配合意識就是班主任在班集體的管理和建設中,注重多方位聯系,形成教育和管理網絡,即充分發揮班主任的協調功能,積極處理好三種關系:即班主任與學校各處室、科任教師、家長之間的關系。使班級管理和教育形成一股“合力”。
首先是上下配合。即加強與學校團委、政教處、教務處、年級組等各處室的配合,對學校和各處室的工作的理解與支持,并作為班級管理和建設的目標,經常到各處室了解本班學生的情況,并希望得到各個部門的共同管理和教育。“我的班級我來管,我的學生我來教”的單打獨斗局面,班主任既費力又費時,效果也不一定理想。班主任要學會充分有效地利用校內的各種人力資源協助管理,形成“上下一條心,管理多條線”,“我的班級人人管,我的學生人人教”的多層次管理體系。
其次是相互配合。即班主任和各科任教師的配合。班主任應維護任課老師在學生中的威信,讓任課老師積極參與班級管理。應主動經常地與任課老師溝通,了解班級學生的情況,邀請科任老師參加班級的一些活動,如班團活動、文藝晚會等,取得任課教師的配合和指導。同時主動向科任教師匯報本班的情況,也便于任課教師了解班級的發展動向。做到經常交流,共同配合,齊抓共管,形成教育的“合力”。
再次是內外配合。要與學生家長就建立起長效聯系制度,采取定期與家長電話交流、短信交流、書信交流、當面交流等方式。一方面了解了學生的家庭情況,以便“對癥下藥”;更重要的是取得家長對子女和班主任的理解,通過共同商議對孩子的教育問題,改變一些家長的片面觀點和不正確的育人觀念。
通過縱向和橫向的配合,調動一切積極因素,使得班主任工作得到各方面的配合與支持,出現“處處有人管,時時有人教”三維一體的管理體系,而不是班主任唱“獨角戲”。這即減輕了班主任的工作壓力,又提高了教育管理效果。
三、垂范意識
垂范意識是班主任班級管理和教育重要的方法。教育者的示范,無言的身教,是“潤物細無聲”的潛移默化的影響。身教是“不教而教”的首要方法。“學校無小事,事事皆教育;教師無小節,節節皆楷模”,深刻地闡明了教師示范作用的重要性。特別是班主任自身的垂范極其重要。身教重于言傳,用自己的模范行動感染學生,影響學生,教育學生,使學生的道德情感得到進一步升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班主任率先垂范,對學生的影響深遠。班主任的垂范意識主要表現在下幾個方面:
班主任的行為垂范。班主任是一個班集體的一面旗幟,一舉手、一投足可以使學生心領神會;一次嚴格要求,可以讓學生終生受益;一次愛心的付出,可以使學生永生銘記;一個俯身拾紙的動作,會給學生帶去心靈深處的震撼。班主任要求學生要遵守校紀按時到校,首先自己要以身作則、不遲到不早退;班主任要求學生要有協作的集體精神,首先要做到嚴于律己寬于待人;班主任要求學生樂于助人,自己便不能“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態度。班主任的嚴謹治學、努力工作、關心國家大事、關心愛護學生、遵紀守法、嚴于律己的師范行為,是學生效法的楷模。有吸煙、喝酒、賭博等不良習氣和嗜好的班主任,他很可能充當的是小煙民、小酒鬼、小賭徒的塑造者。班主任要時時注意做學生的表率,用自己良好的行為去帶動、影響學生,為學生樹立立身做人的榜樣,教學生以真知、新知,做學生成才的引路人。
班主任的人格垂范。“沒有教師對學生直接的人格影響,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工作。”教師的人格魅力對學生的影響深遠。班主任的性格、個性、氣質、能力等因素,構成了班主任完整的特定人格。班主任的人格時時都在給學生提出暗示,左右學生的行為。高尚的人格,對學生影響的力度較強,反之亦然。如有的班主任從不體罰學生,和學生關系很融洽,但學生都很敬佩他,能自覺遵守紀律,積極向上,努力學習。而有的班主任體罰、變相體罰、挖苦謾罵學生等自私、固執、蠻橫的行為,往往是學生產生攻擊行為的溫床。這就是班主任人格示范的作用。班主任是各項工作任務的具體執行者,一言一行都對學生起潛移默化的作用,都會在學生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記。因此,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加強自身修養是對每位班主任的基本要求。“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傳道于人,自己聞道在先,塑造他人靈魂,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靈魂。
班主任的儀表垂范。班主任與學生接觸頻繁,是學生聚焦的中心,班主任的儀表、衣著打扮實際上是心靈的展示。班主任老師喜歡什么、討厭什么,愛什么、恨什么,常常通過儀表展示給學生。一般情況下,不修邊幅的班主任,帶出的學生生活上不拘小節,不文明語言和不文明行為發生率較高,紀律性較差;衣著華麗打扮入時的班主任帶出的學生,一般喜歡弄潮,以時尚為榮,克服困難能力較差;衣著整潔大方,儀表莊重、嚴肅且大眾化的教師帶出來的學生,注重內在美和外在美的結合,對生活和學習充滿信心,充滿希望,且有堅強的心理承受力和耐挫力。“一枝一葉總關情”,為了使學生獲得真、善、美的影響,班主任老師的儀表必須有所講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