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萬祥老師教班主任100招(19-21)
來源:查字典班主任網(wǎng) 發(fā)布時間: 2017-03-21
19、激勵爭先招
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于1998年6月15日在北京隆重開幕,這是改革開放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召開的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會議的主題是,動員全黨同志和全國人民,以提高民族素質和創(chuàng)新能力為重點,深化教育體制和結構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振興教育事業(yè),實施科教興國戰(zhàn)略,為實現(xiàn)黨的十五大確定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宏偉目標而奮斗。我知道這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的召開具有非凡的意義,教育工作者要抓住這個難得的契機,寫好教書育人新篇章。我反復學習了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在這次大會上所做的重要講話,反復體會江總書記面對世界科技飛速發(fā)展的挑戰(zhàn)、針對尖子人才的培養(yǎng)問題所發(fā)表的觀點。他高瞻遠矚地指出:“要下功夫造就一批真正能站在世界科學技術前沿的學術帶頭人和尖子人才,以帶動和促進民族科技水平與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高。這不僅是教育界的責任,也是全黨全社會的戰(zhàn)略任務。在出人才的問題上,要鼓勵和支持冒尖,鼓勵和支持當領頭雁,鼓勵和支持一馬當先,這不是提倡搞個人突出、個人英雄主義,而是合乎人才成長規(guī)律的必然要求?!蔽蚁霂浊陙碇袊苤杏怪赖挠绊懞苌?,“出頭的椽子先爛”,“槍打出頭鳥”,于是人們不敢冒尖,不敢嶄露頭角。無形中壓抑遏制了人才。在鼓勵創(chuàng)新的時代,應該徹底鏟除中庸之道。我現(xiàn)在帶的是重點班,我認為對重點生而言,成人是前提,成才是目的,重點中學就是要培養(yǎng)具有高尚情操的尖端人才。想到這里,我決定召開一次特殊的班會,來強化同學們的一流意識。而在主題班會的題目上,我斟酌了許久。第一次在教案上寫的是“知國·愛國·報國”,立即又覺得司空見慣。第二次擬的是“愛我中華,立志報國”,又覺得太直露。第三次擬的是“雄心壯志,攻關不止”,似乎又太生硬。以上三個題目恐怕都難以調動學生的情緒。如何將愛國主義教育和樹立遠大理想教育結合起來呢?我思考良久,第四次寫的是“為了祖國,你應該做博士”。隨后又將“你”字改為“我”字,以突出主體性、主動性。主題班會課上,我靈機一動,并未全盤托出,有意隱藏了“祖國”和“博士”兩個詞,于是題目變成了“為了()(),我應該做()()”。隨后我解釋說:“今天請大家填空,看誰填的好?!惫黄淙?,如平靜的湖面泛起了浪花,五、六分鐘的工夫,全班就填出了二十幾項。主要有:⑴足球-球迷,⑵高考-作業(yè),⑶事業(yè)-強人,⑷人民-個人,⑸民族-強者,⑹他人-奉獻,⑺奉獻-公仆,⑻未來-學者……結合所填的詞語,大家暢所欲言,抒發(fā)理想。看火候已到,我這才托出原來的設想,我說:“我補充一條-為了(祖國),我要做(博士)?!笨吹酵瑢W們疑惑不解的目光,我有意停了停,接著說:“同學們,你們是當代青年中的佼佼者,要想報國,就應奮力攀登科學文化高峰,立志做出類拔萃的學者,就應敢于立志做博士;而不應以上大學取得學士學位為終點,起碼以博士為奮斗目標。‘志當寸高遠’嘛!”老師對自己有如此高的期望,在座的同學們的眼睛都閃著興奮的光,“同學們,博士建制始于歐洲中世紀的意大利波倫那大學。世界各國都把博士看作是國寶,比如在奧地利,博士學位授予之日,皇帝(或總統(tǒng))必御駕親臨,主持典禮,贈送鐫刻國徽圖案的榮譽戒指。中國博士建制步履維艱。過去中國學子有不少人獲得了美國博士、德國博士、法國博士的桂冠,卻沒有人獲得過中國博士的桂冠。你們哪一位知道我國是從什么時候才有了自己培養(yǎng)的博士呢?”看到同學們茫然的樣子,我接著介紹說:“1982年6月16日,我國有了自己培養(yǎng)的博士,而這首批博士僅僅6個人。1983年5月27日,人民大會堂接待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培養(yǎng)的第二批博士,18名登上學術高峰的學子榮膺‘金冕玉冠’。到1988年,我國擁有博士2956名;到1998年,我國擁有博士12917名。我校畢業(yè)生中已有10人獲得了博士學位,這是我們的光榮和驕傲。我相信不久的將來。在博士、博士后的行列里,有在座的諸位?!蔽仪榫w激昂地結束了講話,這次沒有掌聲,同學們都在沉思著,都在遐想著。
江總書記在第三次全教會上說:“教育是知識創(chuàng)新、傳播和應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人才的搖籃。”我們教育工作者在以創(chuàng)新為主旋律的新時期要解放思想,改變觀念,大膽創(chuàng)新。不僅培養(yǎng)普通勞動者,而且敢于培養(yǎng)尖端人才。對重點生、尖子生而言,就應敢于激勵他們讀碩士、攻博士,力爭做博士后,做“真正能站在世界科學技術前沿的學術帶頭人和尖子人才”;就應敢于激勵他們喊出“為了祖國,我要做博士”的口號。當今,更需要班主任具有高瞻遠矚的氣魄和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
20、促進互助招
在萬象更新百花爭艷的春天,我伏案讀著學生的周記,思緒的小舟游弋于情感的激流之中。這里有時陰云密布,有時萬里無云;既有苦澀的淚珠,又有歡快的笑聲……而宋景慧-這個入學時成績最低的女孩子的周記確深深地刺痛了我的心。宋景慧在周記中寫道:“我的化學、物理有很多題不會做,怎么辦?問同學吧,最方便的莫過于向同桌請教。可是我還沒開口問她題,她的臉就拉得老長。父母初中未畢業(yè),鄰居也沒個上過高中的,難吶!算了,甭管人家態(tài)度如何,只要題會了就行!我鼓足了勇氣喊了她的名字。好半天,她才抬起頭。我指指題,她皺著眉頭,只輕輕一瞥,就拋過來冷冰冰的兩個字-‘不會’。當時真叫我無地自容。去問其他同學吧,又怕再碰釘子……”讀罷,我不禁陷入了沉思。宋景慧本來就很自卑,學習基礎差,偏偏又遇到這麼一個冷淡的同桌朱纓,恐怕更難從困境中自拔了。這真是船破偏遇頂頭風,這真是個難于解決的問題:給宋景慧調換個座位吧,可這是個治標不治本的緩兵之計,這樣躲避矛盾不等于解決了問題。而且,學生中這種或明或暗的自私的問題將再次被遮掩??;如果得過且過故做糊涂,這又是瀆職之舉。再說,問題雖然表現(xiàn)在兩個同學之間,但這決不是孤立的偶然的現(xiàn)象。近來,社會上無私奉獻、樂于助人的雷鋒精神淡薄了,惟利是圖、自私自利的風氣有所抬頭,這不會不波及到青少年學生,這決不是個小問題。同學之間團結互助,不僅是《中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的要求,而且也是美好心靈的一個重要標志。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正確處理親人、朋友和同志這一小范圍之內的純屬個人與個人之間的關系,是每個孩子必上的人道主義精神的第一課,讓孩子從童年和少年時起就對別人多盡一些義務,是十分重要的?!卑嘀魅斡胸熑螌η嗌倌赀M行集體主義教育,教育學生尊重他人、理解他人、體諒他人,并要積極主動地幫助他人,于是我決定來個“小題大做”。
“小題大做”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卻并非輕而易舉。我想:如果把朱纓叫來,讓她看看宋景慧的周記,當面鑼對面鼓地狠狠批評她的自私,這雖然是個簡單易行的辦法,然而這樣豈不“出賣”了宋景慧?如果讓朱纓體會到宋景慧周記字里行間流露出的怨氣,兩人之間的墻只會加厚,兩人之間的溝只會更深;也許朱纓當時可能會低頭認錯,但她內心又會怎樣呢?我又想:要不,在班會上指名道姓大張旗鼓地擺現(xiàn)象批危害,這樣做,雖然為宋景慧“出了氣”,可朱纓今后在班里又將如何立足?我經(jīng)過反復考慮后明白,小題要大做,還須巧做,要巧妙鋪設友誼之橋,讓她們譜寫互助之歌。經(jīng)過精心設計、潛心思索之后,一天,我把宋景慧的苦惱編成了一個小故事,講給全班同學聽。不過,我故意改名換姓變了地點和單位,明明班里存在自私自利不愿助人的問題,我卻故做糊涂地說:“這是發(fā)生在外地某所中學的事。我們全班同學團結友愛,每個同學都愿為他人的進步奉獻力量。為了不讓這種冷落同學的現(xiàn)象在我班出現(xiàn),下面讓我再來讀一首詩-《攙扶》。”我是個語文教師,平時很注意鍛煉自己的朗誦能力,我的朗誦是比較受學生歡迎的。這時同學們津津有味地洗耳恭聽,“你的腳陷進泥淖,攙你一把就會走上來;我的身體失去平衡,扶我一把就會站穩(wěn)。生活中,你我-需要攙扶!//攙扶,一種心靈的撫慰,一種友誼的閃爍,有時就這么平易的舉動,就能幫你擺脫困境的苦惱,能為我綻開信心的花蕾。//無需躲避直率的目光,這是發(fā)自心靈的呼喚。攙扶的力量在你我之間架起了橋梁,還懼怕什么山川溝壑?//來,伸出你的手吧,伸出我的手吧,讓我們用心緊緊相握,共同攙扶著跋涉人生……”這首詩,字字珠璣;這首詩,意味深長。我看見朱纓低下頭在思考,我看見宋景慧的眉頭舒展了……于是我不由得笑了。
第二周,在班干部的組織下,全班同學自由組合成立了16個學習互助小組。朱纓主動找到宋景慧結成對子。打那以后,課間、放學后,經(jīng)常可以看到同學們三三兩兩在熱烈地討論問題。同學們互相幫助,團結友愛,我心中好不喜歡。在朱纓的幫助下,期末考試,宋景慧的成績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各科平均分由61分提高到75分。為了表示感謝,宋景慧送給朱纓一個精美的日記簿,在扉頁上寫下這樣一行雋秀的字:“愿友誼的長虹更加絢爛,愿友誼的金橋日益堅固?!彼尉盎坌α?,朱纓笑了,笑得那樣甜。我也笑了,我從內心感到撲人的春風實在迷人。
班主任應該具有敏銳的觀察力,要善于捕捉蛛絲馬跡,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巧妙地解決問題,讓每個青少年的心靈布滿真善美的陽光,讓團結互助之樹扎根、茁壯成長,參天蔽日,巍然聳立,日益蒼翠。團結互助是青少年應該具備的優(yōu)秀品質之一,班主任要著力培養(yǎng)這種優(yōu)秀品質。發(fā)現(xiàn)有礙團結的現(xiàn)象,萬萬不可放過。
21、化解干戈招
我接這個班剛一個月,李志國和王守和便動手打了起來。李志國性急之下掄起椅子要向坐在他前面一排的王守和砸下去。萬幸的是旁邊的同學把他抱住了,否則后果不堪設想。這場驚天地泣鬼神的爭端是因為王守和坐椅子搖來晃去,椅子碰痛了李志國,李志國罵了他一句,王守和反唇相譏,于是戰(zhàn)火升級,化玉帛為干戈,打得不可開交。-原來是雞毛蒜皮小事一樁。我并未一笑了之置之腦后,而是想這個班同學不團結聽說由來已久,農村來的學生和城鎮(zhèn)學生有隔閡,住校生和走讀生“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男同學和女同學之間似有鴻溝。李志國和王守和動手打架,只是一個信號,同學不團結是根源。治標必須治本,因為不團結是建設班集體的一大障礙。在辦公室解決問題時,李志國和王守和“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各執(zhí)一詞誰也不低頭。真是“清官難斷家務事”啊。我不想就事論事、判他們兩個各挨多少大板,而想借題發(fā)揮,作篇促進團結的大文章。
事后僅三天,就是中秋節(jié)。中秋節(jié)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節(jié)日,是家人團聚的佳節(jié),是充滿祥和氣氛的日子。我抓住了這個千載難逢的契機。這一天,我提前在黑板上寫下班會題目:“相親相愛一家人”。班會在歡快的《相親相愛的一家人》的樂曲聲中開始。主持人張春琦點起十八根蠟燭(象征同學即將邁進十八歲的門檻)。幾個心靈手巧的女同學用48個蘋果(因為全班共48個人)擺出心的圖案。張春琦首先提問說:“我讀幾首古詩,請你們猜猜它們共同歌詠的是哪一個節(jié)日。第一首是杜甫的詩,這首五言律詩如下:‘滿目飛明鏡,歸心折大刀。轉蓬行地遠,攀桂仰天高,水路疑霜雪,林棲見羽毛。此時瞻白兔,直欲數(shù)秋毫?!诙资抢畎椎脑?,‘月好共傳唯此夜,境間皆道是東都。嵩山表里千重雪,洛水高低兩顆珠。’第三首是王健的詩,‘月似圓來色漸凝,玉盆盛水欲侵棱。夜深盡放家人睡,直到天明不炷燈。’第四首詩的作者是唐代的張正一,今選其一首五絕,‘高秋今夜月,皓色正蒼蒼,遠水澄如練,孤鴻迥帶霜。’第六首是唐代的著名詩人皮日休寫的,‘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谄呤椎淖髡呤撬未闹娙颂K舜欽的七絕,‘月晃長江上下同,畫橋橫絕冷月中。云頭艷艷開金餅,水面沈沈臥彩虹?!醢彩?,大家都很熟悉吧,下面一首便出自他之手:‘海氣看如洗,秋陽望卻昏。光明疑不夜,清瑩欲無坤?!K軾,大家更熟悉了,下面一首就是他寫的,‘銀漢無聲轉玉盤,暮云收盡溢清寒。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最后一首出自宋代大詩人-晏殊之手,‘一輪霜影轉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未必素娥無悵恨,玉蟾清冷桂花孤?!睆埓虹豢跉庾x了十首古詩,座下不少同學早就舉起了手。張春琦說:“啊!我們班真不簡單,這么多人舉手。大家一同回答,這十首古詩歌詠的是哪一個佳節(jié)?”大家異口同聲回答:“中秋節(jié)!”然后,主持人領頭,全班背誦了蘇軾的《水調歌頭》詞:“……,……,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雄渾的詩句、豪邁的情調、深遠的意境,使同學們沉浸于藝術海洋之中。緊接著主持人又引導同學探究中秋節(jié)團聚的含義。這個班會的重頭戲是大家合唱《至親至愛的一家人》,伴隨著優(yōu)美動情的旋律,全班同學的情緒達到高潮。最后,我畫龍點睛做了總結:“今年的中秋節(jié)或許是你一生中最不平常的中秋節(jié),我們48位同學團聚在一起,48顆心一同跳動。以前,以后,中秋節(jié)恐怕你都會與自己的家人歡聚一堂。其實,我們班也是一個大家庭,我們48個同學就是兄弟姐妹,我們走到一起就是緣分,就有情意。以后的一千個日夜,我們就在這個大家庭里學習、生活、成長。讓我們把今天的中秋節(jié)珍藏在心里,讓我們大家攜手并肩闊步向前。”《至親至愛的一家人》旋律高揚,班會圓滿結束。第二天,李志國和王守和握手言和。兩人親昵地你捶我一拳,我拍你一掌,笑得甜如蜜。
由兩個同學動手打架,洞察到班級不團結的隱患,進而又聯(lián)想到團結對班級建設的作用,然后不失時機地開展教育。這種明察秋毫、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解決問題的能力,班主任應該具備。而引用古詩,調動為人們所喜聞樂見的古詩的魅力,讓古詩代替我們做思想教育工作,這也是值得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