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萬祥老師教班主任100招(28-30)
來源:查字典班主任網(wǎng) 發(fā)布時間: 2017-03-21
在我的工作筆記中,有這樣令人奇異的一頁:一、東至西 張衡 聶耳 冼星海(國歌 國徽 國旗 天安門 英雄紀念碑) 黃繼光 雷鋒 劉胡蘭 賴寧 ;二、西至東 羅盛教 向秀麗 李四光 竺可禎 錢學森 華羅庚 愛因斯坦 諾貝爾;三、東至西 哥白尼 牛頓 居里夫人 愛迪生 祖沖之 伽利略 屈原 關(guān)漢卿;四、西至東 達爾文 畢升 李時珍 肖邦 普希金 莎士比亞 茅以升 列夫·托爾斯泰。這里羅列了古今中外的偉人:既有名垂青史的志士,又有聲震遐邇的仁人;既有為人類的物質(zhì)文明建設(shè)立下巨碑的科學家,又有為人類的精神文明建設(shè)做出巨大貢獻的文學家、藝術(shù)家。這些璀璨的巨星為什么會閃爍在我的工作筆記中呢?原來學校為了激勵學生早日成才,于是精心創(chuàng)造育人環(huán)境,在教學樓的墻壁上懸掛了偉人肖像。我逐層把這些偉人一一記在工作筆記上,一、二、三、四,代表樓層,東、西代表方向。
高爾基有這樣一句名言:“一個人追求的目標越高,他的才力就發(fā)展的越快,對社會就越有益。”作為一名老班主任,我始終把教育學生立志立大志做為班級德育的重大內(nèi)容之一。我想:偉人與庸人的最大區(qū)別不在智力因素,而在以興趣、動機、情感、意志、性格為標志的非智力因素上。一般情況下,一個人要想有所作為就要立下雄心大志,要像偉人學習,而不要甘心與侏儒為伍。我又想:偉人的精神是筆寶貴的財富,可以給青年以人生的啟迪、成才的啟迪、做人的啟迪。我經(jīng)常在樓道里一邊觀看這些偉人肖像,一邊思考如何教育學生立偉人之志、學偉人之品行、創(chuàng)偉人之業(yè)績、步偉人之后塵。經(jīng)充分準備,我又一次成功地組織了題為《與偉人同行》的主題班會。
這個班會,我只擔任導演,而且是幕后的,其他的一切都由同學們一手操辦。班內(nèi)畫家唐可炯在黑板上畫了貝多芬像,栩栩如生;班內(nèi)書法家王準書寫了《與偉人同行》的會標,遒勁有力;班內(nèi)音樂家李純精心挑選了串場音樂,為班會增添了藝術(shù)魅力;班內(nèi)文學家劉歆撰寫了串聯(lián)詞,妙語連珠;班內(nèi)女才子張春琦擔當主持,魅力無窮。班會上,同學們一會兒聆聽李白驚天地泣鬼神的詩篇,一會兒聆聽貝多芬震撼心魄的命運交響曲;時而欣賞莎士比亞的戲劇,時而感受革命英雄那跳動的脈搏……十幾位同學有聲有色地介紹了偉人的業(yè)績、偉人的精神、偉人的追求、偉人博大的胸懷,在同學們的面前矗立起一座座頂天立地的豐碑。主持人最后一往情深地說:“我們和偉人的起點是相同的,他們是可望可即的。我們要學習他們,追趕他們,敢于打破他們創(chuàng)下的記錄。不要說彼岸太遙遠,不要說追趕的路程太艱辛,只要我們充滿信心、勇敢地奮斗、持之以恒地奮斗,我們一定可以與偉人同行。同學們,讓偉人的精神注入我們的靈魂,讓偉人的志向融入我們的血液。讓我們在心里高呼:我們永遠與偉人同行!”
事實證明,借助偉人而激勵青年學子樹立雄心壯志的做法是成功的。我們的校園里,我們的教學樓內(nèi),我們的實驗室中,我們的操場上,有多少可資借助的德育材料,它們唾手可得,這是筆寶貴的財富,我們應(yīng)該用心、動腦充分挖掘、利用它們,讓它們成為我們開展思想教育工作的助手。可有些人對此卻掉以輕心、熟視無睹,多么可惜!
29、課文育德招
在工作實踐中,我特別注意利用自己是語文教師的身份,努力在課堂上挖掘德育素材開展政治思想工作,這成了我開展班主任工作獨特一招。我在課堂上不是脫離課本知識而海闊天空地談理想、講情操、論道德、議紀律,而是將教書與育人有機地水乳交融地結(jié)合在一起,收到了“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奇效。一次,講完魯迅的小說《藥》之后,我巧妙地引導同學結(jié)合《為了六十一個階級弟兄》展開討論。剛開始,我提出了這樣一個令人深思的問題:兩篇文章都涉及到藥,它們有什么不同?同學們展開了熱烈的討論,刀來劍往、唇槍舌劍,爭論得面紅耳赤。后來在我的點撥下,同學們終于統(tǒng)一了認識:《藥》以買藥- 吃藥- 談藥- 吃藥結(jié)果為線索,《為了六十一個階級弟兄》以求藥- 找藥- 運藥- 空投藥為線索,兩篇文章都以藥為線索,這是相同的。但是昨天烈士夏渝的鮮血被貧民華老栓當成為兒子小栓治病的“良藥”,昨天的“藥”揭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群眾的愚昧麻木,控訴了統(tǒng)治者的罪行;今天以救了六十一個階級弟兄的藥歌頌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社會主義風格。真是兩個社會兩重天,兩相對比,涇渭分明,孰冷孰熱,不言而喻。這一課,在學生心中打下深深的烙印。還有一次,欣賞完法國短篇小說之王-莫泊桑的名篇《項鏈》之后,在做總結(jié)時,我有意把“項鏈”寫成“鎖鏈”,學生紛紛舉手提示老師犯了錯誤。我說:“我沒有寫錯,請大家討論為什么”項鏈“變成了”鎖鏈“?”劉豐剛第一個舉手發(fā)言說:“瑪?shù)贍柕卤臼莻€小職員的妻子,卻一心向往榮華富貴,追求時髦。在小資產(chǎn)階級虛榮心的驅(qū)使下,她借了好友的項鏈,在晚會上出盡了風頭。不幸的是,項鏈丟了,以致使她和丈夫為此而付出了十年艱辛;更不幸的是最后才知道項鏈是假的。項鏈難道不就是鎖鏈嗎?”我肯定了他這入木三分的分析,看到水到渠成,轉(zhuǎn)身在黑板上寫下上聯(lián)“一夜風流項鏈即鎖鏈”,要求同學們對出下聯(lián)。這時課堂十分活躍,各路高手紛紛登臺競寫下聯(lián)。其中不少是精品,如“十年艱辛苦勞變徒然”、“十載青春坦然變茫然”、“十年勞苦少婦變老婦”、“百般磨難美夢成惡夢”、“十年辛苦悲劇為鬧劇”、“十年青春有價亦無價”……我不動聲色地引導學生鞭笞小資產(chǎn)階級虛榮心、資產(chǎn)階級貪圖享受的腐朽思想,在學生心中筑起一道堅固的堤壩。有一天,我在閱覽室翻閱雜志,突然一張攝影吸引了我的目光。它攝的是一群農(nóng)村老太太在夕陽下蕩秋千的情景,從一個側(cè)面反映了近年間農(nóng)村的巨大變化。我想:小小攝影可以作出思想教育大文章。在作文課上,我布置學生先為攝影擬題,然后再寫一篇評論。同學們開動腦筋興致勃勃地一下子擬出了五十多個貼切新穎的題目,象1、夕陽情趣,2、夕陽秋千,3、過把癮,4、未泯的童心,5、追憶童年,6、依然年輕,7、百花叢中,8、老有所樂,9、圓夢,10、七八十的十七八……我巧妙地讓春風輕拂青少年的心田,使之感受生活歡快的旋律,播下熱愛祖國的幼苗。
利用課堂開展政治思想教育的做法,很值得推廣。眾所周知,課堂是政治思想教育的主陣地。無論在時間的比重上,還是在內(nèi)容的比重上,抑或是在學生注重程度上,課堂都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所以我們都應(yīng)該注意在課堂上不僅教書,還要育人,充分發(fā)揮課堂育人主渠道的作用。當然,還應(yīng)該精心設(shè)計巧妙灌輸,要講求藝術(shù)性。
30、借花疏導招春天到了,距離高考一天近似一天。雖說還有三個月的時間,但是同學的心情已經(jīng)十分緊張,弦繃得緊緊的,教室里沒有歌聲,甚至沒有了笑聲,連性格一向開朗的學生都整天緊鎖眉頭。有不少學生把高中三年的所有課本,連同各科參考書堆在書桌上,他們躲在這堵墻后,與世隔絕,埋頭苦讀。不少學生天天學習到深夜一二點鐘,他們似乎變成了不食人間煙火的隱士。班長在后黑板上貼出了倒計時告示牌。教室里空氣緊張得似乎劃根火柴都會點著。做為班主任,我看到這一切,十分焦慮。心想:高考臨近,學習緊張是合情合理的,但過分緊張卻會形成心理壓抑感,而壓抑感會對感情、精力、智力加以限制,使之不能正常地流露和發(fā)揮;如不及時疏導,會破壞心理平衡,乃至導致心理疾病。那么怎樣才能穩(wěn)定他們的情緒,使之具有健康的心態(tài),讓他們該學則學該笑則笑呢?我陷入深深地思索之中。以后的幾天,我?guī)状我髮W生放松情緒,強調(diào)指出過分緊張的危害。道理講了一大車,但收效甚微。
一天,放學后,我在校內(nèi)小花園散步。抬頭一看,滿樹桃花開得正艷,真是“滿樹和嬌爛熳紅,萬枝丹彩灼春融”。我豁然開朗,覺得找到了調(diào)節(jié)學生緊張情緒的鑰匙。我決心把學生拉到五彩生活中,拉到明媚的春天中;我相信爛漫的桃花會引起學生的遐思,激起他們對生活美的追求。于是,我興沖沖地走進教室,按捺不住地告訴同學們:“去小花園看一看吧!春天來了,桃花開了!”埋頭讀書的學生抬起了頭,布滿紅絲的雙眼有了神采;冥思苦索的學生眉頭舒展了。他們?nèi)齼蓛呻S我走進小花園欣賞桃花。他們欣喜,他們感嘆,他們歡笑。李春曉搖頭晃腦地吟道:“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桃花開。”王玲叫道:“甭瞎謅了!是‘千樹萬樹梨花開’。”李春曉慢悠悠地說:“你說的是岑參岑詩,我吟的是李春曉李詩也。”周圍的同學都笑了,我不禁也笑了。第二天,班干部組織全班同學在校園里栽下了50棵芙蓉樹。以后,課余時間,同學們常常提起水桶、端著臉盆去給芙蓉樹、桃樹澆水。從那以后,他們學習時全神貫注,專心致志;課外,他們長跑、賽球,開展智力競賽,教室里又蕩起了笑聲、歌聲。是呀,生活需要七色陽光,年輕人就愛放聲歌唱。他們始終情緒飽滿,信心十足,有條不紊地進行總復習。在高考中,全班取得了優(yōu)異成績。在工作筆記中,我深情地寫道:“真想不到,‘去小花園看一看吧!春天來了,桃花開了!’這一句話竟然打開了學生緊閉的心靈之門,掃除了籠罩在他們心頭的陰云,使他們驅(qū)逐了‘黑云壓城城欲摧’的壓抑感,迎來了勝利的霞光。啊,難忘的桃花!”
引導青少年觀賞、熱愛大自然,以心靈去欣賞、品味大自然的無窮魅力,這是美育:而美育是德育的孿生姊妹,在德育工作中我們切勿忘記美育的神奇功效。王國維在《論教育之宗旨》一文中深刻地指出:“美育者,一面使人之感情發(fā)達,以達完美之域;一面又為德育與智育之手段。此又教育者所不可不留意也。”只要我們留意,大自然中有多少可以利用的“桃花”啊!生活是美好的,自然是美好的,我借助大自然中盛開的桃花,巧妙地引導學生去欣賞桃花,去追求美,去體味人生,豐富他們的精神世界,驅(qū)散心頭的陰霾,在他們心靈中架起彩虹,從而為美好的自然瑰麗的人生而奮斗。可以說這是高妙的一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