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萬祥老師教班主任100招(82-84)
來源:查字典班主任網 發布時間: 2017-03-21
我經常想怎樣才能讓學生勤于思考善于動腦呢?后來找到了一條途徑,那就是進行思維訓練,為此我特地召開了一次可以說是別開生面的班會。
上課鈴響了,我的開場白是這樣一句讓學生感到意外的話:“我講個小故事,看誰能猜出其中的‘奧妙'?”全班同學個個緊盯著我。“這個關子賣得好!”我心里暗喜。“一位生物學家和他的朋友結伴外出。晚上朋友留在賓館里休息,專家則上屆溜達。在街上專家看見一位老大娘賣一直鐵錨,要價500元。專家發現鐵錨的兩只眼睛是兩顆大珍珠,便還價買下了鐵錨的眼睛。回到賓館后,專家把此事告訴了朋友。朋友聽后趕快上街用100元將那只缺了眼睛的鐵錨買了回來。請問這是為什么呢?”幾個同學的回答都不沾邊,我解釋說:“那個朋友想:既然鐵貓的眼睛是珍珠做的,那么它的身子還會是不值錢的鑄鐵嗎?后來朋友用刀去刮’鐵貓',‘鐵貓露出了黃燦燦的金色,這果真是一只涂了黑漆的金貓。人們常常注意到自身的知識貧乏、記憶力差,于是想盡辦法去改善;然而很少有人注意自身的思維能力,更想不到去培養、提高。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思維是何等重要。所以我們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思維能力。”
這是思維訓練招的第一步,然后我趁機進行了第二步。我說:“我再講個故事,請思考它可以告訴我們什么道理。有個叫佛瑞迪的美國青年去求職。當他趕到報考地點時,已有20位求職者排在前面,他是第21位。怎樣才能引起老板的特別注意而贏得唯一的職位呢?佛瑞迪沉思了一會兒,終于想出了一個好主意。他在一張紙片上寫了幾行字,請人交給了老板。老板看后哈哈大笑起來,并且走到他的面前親切地拍了拍他的肩。請你們想一想紙片上寫的是什么字?”教室立即沸騰了起來,各種答案異彩紛呈,我總結說:“大家的答案都有道理,這說明同學們善于動腦筋,但是離最佳答案尚有一定差距。紙片上寫的是:’先生,我排在隊伍的第21位。在您看到我之前,請千萬別忙著做出決定。‘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僅要思考,而且要巧妙地思考。巧妙地思考往往會引我們走出困惑。”
停了停,我又接著說下去:“下面的小故事告訴我們在進行思考時要敢于另辟蹊徑,敢于超越固定的習慣的認知方式,以前所未有的新角度、新觀點去認識事物,提出不為一般人所有的超乎尋常的新思路。這往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故事講的是日本有一廠家生產瓶裝味精,質量好,瓶子內蓋上有4個孔,顧客使用時只需甩幾下,很方便。可是銷售量一直徘徊不前。全體職工費盡心機,銷售量還是不能大增。后來一位家庭主婦提了一條小建議。廠方采納后,不費吹灰之力便使銷售量提高了近四分之一。請你們想一想,這個小建議是什么內容?”盧佳同學說:“這個建議是以降價來促銷。”許賀文同學講:“用買二贈一的方法。”事先知道底細的李樅指出:“你們只從銷售方式上想,這就是思維定勢,廠里的職工提的建議也是這個固定思路。事實是,那位主婦的小建議是:在味精瓶的內蓋上多鉆一個孔。由于一般顧客放味精時只是大致甩個二三下,四個孔時是這樣甩,五個孔時也是這樣甩,結果在不知不覺中多用了近25%。”我接著話題說:“一個人創新能力的強弱關鍵在于能否突破思維定勢,去想別人所未想,去求別人所未求,去做別人所未做的事情。”
教室里越來越熱鬧,思考問題的熱潮正激蕩著學生的心扉,我借機把這個問題引向深入,我說:“讓我們再做個測試:請你們說出紅磚的用途。”5分鐘之內有如下幾類答案:蓋房子(包括蓋大樓、賓館、教室、倉庫、豬圈、廁所……)、鋪路面、修煙囪……我說:“你們說出幾十種幾大類用途,其實,你們始終沒有離開’建筑材料‘這一大類。如果我們從多個角度來考察紅磚,便會舉出如砸釘子、支書架、墊桌腳、練身體、畫線、打狗等等其他用途。這種從盡可能多的角度觀察分析同一個事物、不受任何限制的思維方法就是發散思維。而發散思維又有5、6種方式,利用各種方式處理問題,會使我們的思維更活躍,更富有創新性。有專家研究回形針的用途對我們很有啟發。他將回形針的總體信息分解成材質、重量、體積、長度、截面、韌性、顏色、彈性、硬、直邊、弧等11個要素,然后將其用一根標線連接起來,得到一根橫的信息標,接著再把與回形針有關的人類活動進行要素分解,連成縱的信息標,兩軸相交垂直延伸,形成信息反應場。這樣利用兩軸信息交合擴散,就使其用途擴大到幾百、幾千種。同學們,在學習中我們應該掌握發散思維、逆向思維、聯想思維、輻合思維等等思維方法,以切實提高我們的學習成。。”看到同學們神情貫注側耳傾聽的樣子,我知道這堂思維訓練課成功了。讓學生具備勤于思考、善于思維的學習習慣不也是我們班主任的目的嗎?
思考是人類獨特的品質之一。要使當代青少年成為強者、開拓者、具有創新精神的人,就必須注意思維品質的培養。而我們在工作中往往是就成績講成績、就知識講知識,忽略了獲取知識提高成績的能力的培養。思維就是能力。具備這種能力,素質就會提高,培養思維能力、訓練思維能力是提高青少年素質的根本之一。思維方法有許多方面也值得深入研究,如發散思維就有組合擴散法、側向擴散法、立體擴散法、信息交合擴散法、列舉擴散法等。在進行思維訓練時,也不應該從理論到理論,而應用典型生動的事例引發興趣、啟迪思考,完成從感性到理性的轉化。
83、為黨慶壽招學校為了進一步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水平,在學期工作計劃中提出了召開以“人人獻絕招”為中心的班主任工作研究會的決定。為此德育主任專門選了幾位好動腦筋善于思考的班主任,請他們提前做好準備,屆時做典型發言。我也是被選中者。為了不辜負領導的希望,我進行了認真地思考、回憶、篩選、總結,利用雙休日搬出幾十本工作筆記。(要知道,記工作筆記是我的習慣,閱讀工作筆記回顧自己工作的足跡是我獨特的享受。)兩個小時過去了,我又打開了1990-1991學年第二學期的工作筆記。上面記載的關于“愛黨教育系列活動”的記錄勾起我的回憶。事情已經過去了若干年,當年的記錄紙有些泛黃,但當時的情景卻歷歷在目。我仿佛又回到了1991年。“對!我就獻出’愛黨教育系列活動‘這一招。”我在心中暗暗地對自己說。
1990-1991學年第二學期,我抓住中國共產黨70誕辰的契機,前后用了兩個月的時間,以慶祝黨的誕辰、歌頌黨的豐功偉績為重點,以培養與加強青年學生熱愛黨的感情為目的,開展了一系列有聲有色的活動。我制訂了切實可行的計劃:一、設想。1、寓愛黨教育于生動活潑形式多樣的活動之中;2、充分發揮學生在德育工作中的主體作用;3、強化愛黨教育,培養并加強對黨的感情;4、形成序列,由淺入深,由一般到高潮。二、活動設計及時間安排。第一步,醞釀動員。1、團支部制定具體計劃,全班進行討論;2、成立由團支部三人、班長一人和班主任共五人組成的領導小組。這一步5月上旬完成。第二步,激發感情。以小組為單位,全班同學動手制作70面袖珍黨旗。這一步工作5月中旬完成。第三步,加深了解。1、舉辦“黨在我心中”的知識競賽活動;2、采訪身邊老黨員;3、請黨史辦同志講本區黨史;4、開展“黨的溫暖傳四方”的活動,參加“全國助殘日”宣傳;5、全班同學參加市委宣傳部組織的“黨的歷史知識”(筆答)活動。這一步活動內容較多,時間定為5月下旬至6月上旬。第四步,熱情謳歌。1、舉辦“黨的光芒照萬代”演唱會,要求每人會唱《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黨啊,親愛的媽媽〉兩支歌;2、舉辦“黨啊,親愛的媽媽”征文活動,將優秀文章編輯成冊;3、辦好“慶祝黨70誕辰”黑板報專欄。這一步的時間為6月中、下旬。第五步,忠心如磐。在6月30日--黨的70誕辰的前夕--隆重召開“在黨旗輝映下”主題班會,掀起“愛黨教育系列活動”的高潮。第六步,鞏固提高。成立黨章學習小組。關于“黨在我心中”知識競賽,當時我布置由班長王軍同學擬題。王軍搜集了大量材料,編寫出30道必答題、30道搶答題,現在看起來還是蠻有水平的。更令人難忘的是召開“在黨旗輝映下”主題班會時的情景。教室布置得很火爆,黑板上是漂亮的美術字,中間寫的是主題班會的題目--在黨旗輝映下,左邊寫的是--1921,右邊寫的是--1991,窗臺、講臺上擺放了20盆鮮花,黑紅色的窗簾增添了莊嚴肅穆的氣氛……在音樂聲中,主持人--團支書李中伯、班長王軍神采奕奕,宣布“在黨旗輝映下”主題班會開始,向黨的70誕辰獻禮,于穎、徐欣抬來了用70面袖珍黨旗組成的“心”字圖案。第二項活動是請學校領導等來賓點燃7支大蠟燭。第三項活動內容是:各組選手-楊景星、劉瀟、王佳、紀風、張玉良、李建軍輪流上臺演講。第四項內容是由7位同學以接力的形式講黨史。第五項活動是大合唱《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在黨旗輝映下”主題班會結束時那雄壯的歌聲、那熱烈的掌聲仿佛又響在我的耳邊。幾年過去了,當年的黨章學習小組的成員都已參加了黨組織,全班同學在不同的崗位上辛勤地工作著。
教育青少年熱愛中國共產黨,本來是政治色彩極濃的事,也是相當困難的事,這就要求我們從創新的角度以藝術的方法巧妙地開展工作。我抓住中國共產黨70周年誕辰的契機,以感情為主線,精心設計、開展了系列活動,在整個活動中都以學生為主體。可以說是成功的。不管政治色彩多么濃,開展教育多么難,只要發動學生,只要講求創新與藝術,我們就有可能奏出最動聽的教育樂章,寫出最引人的教育詩篇。
84、負重育人招上這堂課之前,我讓班長出面要求每個學生準備一個結實的塑料袋,袋里裝上4公斤沙子。學生不知奧秘,這天人人都帶著沙袋來上學,路上、校園形成一道獨特的風景線。下午第二節課是我的課,我剛走進教室,學生就嘁嘁嚓嚓說開了。“老師,讓我們帶沙袋到底干什么?”“老師,人家看我上學帶沙袋還以為我有病呢!”我走上講臺,教室立即安靜了許多。班長站起來說:“現在動手把沙袋綁在腰上,咱來個負重上課。下節班會課咱們討論。”現在的學生求新、求變、求知更強烈,大家帶著興奮感開始聽課。剛開始還好,十分鐘、二十分鐘過去了,沙袋變得越來越沉。半個小時了,不少缺乏鍛煉的學生覺得沙袋重百斤、重千斤,腰似乎要折了。好不容易下課了,學生立馬解下沙袋,長長地吐了一口氣,似乎象遇到大赦一樣。班會的鈴聲響過,我說:“剛才我看見同學們腰綁沙袋上課,今天的班會討論題目就是’從負重上課談起‘。”一聽說“負重”,班里就炸了鍋,五大三粗的王志軒愣頭愣腦地說:“老師,誰出的餿主義?應該把他這樣的壞蛋押上道德審判法庭。”我笑了:“我說你們的火氣別這么大。如果你們非要找主謀,那我只好坦白,只求諸位從寬處理了。”“老師,您怎么這樣殘酷無情地迫害我們啊!”我沒理會學生的指責,問大家:“剛才一節課,四十分鐘負重。有誰愿意再負重上幾節課?”沒有一個同學舉手。看火候到了,我嚴肅地說:“身上綁4公斤重的黃沙上四十分鐘課,你就受不了了,我這節課的目的就是要教育你們理解媽媽的艱辛、偉大,4公斤相當于你們臨產時的體重。媽媽懷你可不是一個四十分鐘啊!有道是’十月懷胎,一照分娩‘。我請你們算一算,十個月除以四十分鐘等于多少?媽媽為了生下你,負重多久?把你們養育到這么大,付出了多少心血,付出了多少情感?你們有多少人知道自己母親的生日?你們的生日是母親的受難日。在你們生日時,母親可從來沒有忘過呀!今天才讓你們負重四十分鐘,你們就要把我押上道德法庭審判,那么對于忘記自己母親的生日,平時也不知道替母親做點家務的人,難道不也應該押上道德法庭嗎?當然這又是玩笑話了!今天班會的主題就叫做’愛我的媽媽‘。好,下面留道家庭作業。”“主題班會還要留家庭作業,老師,您真是不同凡響。”王志軒又嘟囔道。“對,我們就是要不同凡響。我的學生就要在情感方面比別的人更強烈一些。不愛自己母親的人,就不值得信賴。今天的作業要求每人設計一項讓媽媽高興的活動,這項活動一定要不同凡響。這個星期日付諸行動,下周一班會交流。”我果斷地說。
由負重上課而引起學生思想波瀾,由動蕩不已的波瀾引發同學的思考,由一節課負重4公斤推而廣之,闡明一個深刻道理--母親是艱辛、偉大的,必須熱愛她。我想這堂課對學生來講必是刻骨銘心的,我們班主任有義務有責任在學生心田深深刻下一個“愛”字。愛自己的母親,才會愛自己的家鄉,愛自己的同學,愛自己的老師,進而愛自己的祖國。讓我們精心教學生寫好這個“愛”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