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班主任可以很幸福
來源:查字典班主任網 發布時間: 2017-03-21
5月14日,由《班主任》雜志社主辦的全面提高班主任專業素養高級研修班全面啟動,雖然只有短短的兩天時間,但每一天都讓我震撼。別人對教師的理解是表面的,只有教師對教師的理解才是深刻的;別人對教育的理解是靠觀察,而教師對教育的理解是靠體驗。
周同麗老師用她《過詩意生活,筑幸福人生》的報告,悄悄地告訴我班主任是這樣當的,這樣當班主任是幸福的。
一、留給學生一塊自留地
作為教師,我們總恨不能長出三只手、四只手來,結果延遲了學生的自主與獨立,人是在自主活動中獲得覺悟的,教育者的一個善行是最好少一只手。“少一只手”并不是對學生放任自流,而是尊重學生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給予他們自由發展的空間。
那天,學校給每一個班分了一塊自留地,各班根據自己的情況種植蔬菜,我一下子就手足無措了,頭腦中立刻顯現的就是我家屋前屋后那郁郁蔥蔥的菜畦,以及掛在枝頭那嬌嬌欲滴而又高棚滿架的果實,我那勤勞而又智慧的母親,用她的雙手包攬了所有的活,所以今天才有了我的惶恐,我的無所適從。想想自己的學生,還不是一樣,在我們過多的干涉和監控下,他們成長得可能更順暢了,那樣的成長是真正的成長嗎?恐怕只是完成了任務而已。他們迷茫,他們煩躁,他們不快樂,我們用愛他的外衣包裹了他發展的空間。
留給他們一塊自留地,相信他們會把它經營得生機盎然。
二、讓學生忙,就是讓學生體驗快樂
學生為班級付出得越多,對班級愛得越深。我們總試圖用各種道理傳授集體榮譽感,殊不知,要想讓學生把班級當家一樣,首先是他曾像家一樣呵護它。當我們一起費力得把教室收拾得干干凈凈時,他不忍心瞬間把它破壞,因為那里有他的付出;當我們全班同學精心地編排了《感恩的心》手語表演時,每一位同學都在心里默練了無數遍,在付出中,他們居然學會了自制;當我們把菜園種滿了菜時,每一次大課間跑步,每一位同學都會向那里多看幾眼,因為那里有我們太多的期待,讓學生為班級忙起來,他們就學會了如何愛集體。
課堂上老師忙得不亦樂乎,苦口婆心,敦敦教導,好多時間都白忙一場,因為學生不忙。而如果知識學習的過程讓學生自己去體驗,能力的增長自然水到渠成,有什么放不開的呢?學生的忙才能成就他們自己的成長,而只有自己參與自己的成長過程才是快樂的。
三、不斷尋找教育盲區
1、我們的教育不是為了培養聽話的人,而是培養有思想的人
一張漫畫深深地刻在我的腦海中,讓我久久不能平靜。各式形狀的頭的學生走進了學校的大門,出來時都成了圓形的腦袋,這是對教育的極大諷刺。都說班主任是一個班的靈魂,但我們的工作并不是攝人魂魄,我們要做的是挖掘并開發學生的優勢與美德,讓他們享受成長的快樂。因為只有用你的能力和優勢去應對一項挑戰并圓滿完成時,才會有幸福感,追求學生幸福的教育才是真正意義的教育。
2、用三流的人做一流的事,學生自然成為一流的人
安東尼羅賓告訴我們人要想獲得成功得遵循十二條假設,他還教會我們成功的捷徑是兩個字“模仿”。當你模仿成功者神態、心態以及心智序列時,你就會如他般獲得成功。如果我們參加比賽的機會不要只給一流的人,如果我們上臺板演的機會不要只給一流的人,如果我們后黑板設計的機會不要只給一流的人,讓三流的人有更多的機會做一流的事,他們在不斷努力與嘗試中,不斷挑戰與自我突破中慢慢也成為了一流的人。
3、學生不是為了自己的理想而努力,而是為了教育者的目標而努力
一天,和一位男生聊天,他慵懶的狀態常常使我無處插針,問及他的目標,他說:“我沒有目標。”一句話驚醒了我,沒有目標的學生們并不是為自己而努力,他是為了父母的目標,為了老師的目標而努力,那個只為了一張欣慰的笑臉,一份欣賞的滿足的動力太小了,或許兩天,或許兩個月,可他的人生是應該靠他自己的目標支撐的,這樣才能長大,才能動力十足。勵志教育,并不是一句空話,它才是種在學生心靈的種子。
周老師說幸福可以很容易,選對一把椅子,研究一個規律,運用一個方法,像《青蛙的故事》中那個登上塔尖的青蛙一樣,當外界的聲音阻止你前進的時候,讓我們當一個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