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放手”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來源:查字典班主任網 發布時間: 2017-03-21
新的教育理念呼喚教育應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生存”。班主任工作的最高境界應該是讓學生學會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班級管理工作要“放手”,這已經是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識。但怎樣放,才能更好地“放”出成效,這是班主任工作的藝術。筆者以為,班主任工作“放手”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要充分發揮“領頭羊”的作用。
這個“頭羊”班主任不做,但必須要有人做。人無頭不走,鳥無頭不飛。這就要充分發揮班干部和榜樣的示范帶動以及管理教育作用。
一是選拔培養一支優秀的班干部隊伍。從班長到小組長,首先要做到“德高望重”、學生信服。其次要大膽負責,有較強的管理能力。二是利用好班內有個性特長的學生。很多時候,他們能夠組織帶動學生完成一些特定的任務。
2.制度是保障,監督、監管是關鍵。
沒有制度的約束,放手就是一盤散沙,學生就會無所適從。而缺乏了監督和監管,制度也會成為一種擺設。
一是,必須制定出一套具體可行而又有發揮空間的獎懲措施。這樣才便于激勵和約束班內每一個成員,又不至于束縛他的手腳。二是,鼓勵每個同學在遵守班規的同時,對班干部和其他同學做好監督。三是,教師必須加強放手后的監管工作。這樣既能為班級發展掌好舵,又便于及時指導評價,反饋獎懲,使整個班級管理工作健康發展。
3.信任+寬容。
孩子潛力無窮。相信孩子的能力,激發孩子的潛能,學生定會還你一個意想不到的驚喜。
允許孩子失誤,寬容孩子的不足。孩子畢竟是孩子,我們要始終抱著一種成長的態度,正確對待孩子的失誤和不足,不求全責備,不吹毛求疵,而要細心呵護。
4.宜循序漸進,不急于求成。
對于學生的放手,不能搞“運動”式。由守到放,需要一個過程,要慢慢來。在放手的事務上,應由小到大,由簡單到復雜;在放手的人員上,應由少到多,由易管到難管;在放手的方式上應由扶到放,由教師監管到學生自主自覺。
來源:石頭城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