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做班主任的幾點切身體會
來源:查字典班主任網 發布時間: 2017-03-21
1、體育鍛煉:知識技能豐富了我們的頭腦,而體育鍛煉卻強壯了我們的體魄。沒有健康的身體作為學習的生理前提,學習就會成為負擔。所以,我從來都強調學生們的身體鍛煉,比如早操、籃球、跑步等運動,我都主張學生參與,而且凡是學校組織的體育活動,我班都積極參加,均獲得了好成績。
2、體育精神:在班會上,我給學生曾說過,鍛煉的目的有三:一是健全體格,二是體現集體主義精神,三是個人的拼搏精神,而不僅僅是打打球,跑跑步而已。盡力讓學生在體育運動中感受運動給我們帶來的樂趣和活力,也應該去感受體育競賽所包含的那種不屈不饒的體育精神,尤其是將這種體育精神發揮到我們的學科學習上,應該是很有意義的。
四、傳統與精神無論在什么情況下,我們都得生活。那么,當班主任就得象當學生的父母一樣,可能不得不說到他們的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們中華民族有著許多優秀的傳統和品質。如何讓學生體會、感悟和繼承這些文化遺產,是我們這些班主任也應考慮的課題。
講大道理不行,他們聽得多了。那就從學生們身邊的小事說起,比如:喝瓶礦泉水,買點小食品,同學的生日送禮,或者約同學到餐館搓一頓,或者買點什么小玩意,諸如此類。這些看似很小的事,但千萬不能忽視,因為他們這樣的消費并不僅僅是用了父母辛辛苦苦掙來的血汗錢,還養成了無計劃消費的不良習慣,而生活上的攀比心理也由此而生。所以,作為班主任的我,理所當然地應該為他們把脈,給他們講國內外勤儉持家,勤儉創業的故事,例如美國的羅克菲勒,沃爾瑪,日本的松下,我市的尹明善,左鐘聲等人的發展歷程。
同時,還給他們講在同一片藍天下,另外一些想求學的同齡人的情況。由于生活的壓力,環境的影響,求學之路的艱辛,有的孩子還為此而付出了稚嫩的生命。(這許多地方都是我親自去過的地方。)并以此為題,讓學生去理解一下自己的父母,去體會他們的內心世界,去看看他們現在的生存狀態。大多數同學都很感動,但僅僅是感動還不夠,還應該為父母分憂,更要向父母感恩。當然,也要向給自己任何哪怕十分微小幫助的人都應該表示感恩。正所謂“滴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就是這個道理,這也是我們民族精神的傳承和繼續。
結束語:
當然,作為班主任,其它還有很多的工作要做,比如:班級的板報、宣傳欄活動;班級內部考核、紀律記載;班主任與學校的工作關系、與科任老師的交流、與家長的聯系、與學生的思想交流等等,都是常規工作之一,在此未一一贅述。
總之,人文化和人性化關懷是我們老師,尤其是班主任,必須具備的最基本的責任。無論學生是什么樣的情況,都應該對其施以人性化的對話和管理,以情動人,以理服人,以法治人;同時,還應該對這些遠離家鄉和父母的孩子予以關心、關愛、關注,讓學生在校安心,讓家長舒心,讓社會放心。
相信他們!在正確的引導下,他們一樣可以成為社會所需要的人,一樣可以成材,一樣可以為國家有所作為。
以上僅為個人見解,不足以掛齒,但也的確是我當這個班主任的切身體會。不妥之處在所難免,敬請同行指正。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