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班主任要多哪些“力”
來源:查字典班主任網 發布時間: 2017-03-21
每天面對繁重的教學任務、打不完的學生官司、紛繁蕪雜的班級事務,很多班主任被工作搞的焦頭爛額,以至于忘記了品嘗教師職業的幸福,更不敢奢望達到“享受教育”的崇高境界。以至于工作越來越累,心情越來越煩,未來越來越迷茫,工作成為了一種疲于奔命的掙扎和應付。這種走低的工作動力,已經越來越成為教師,特別是班主任職業倦怠的根本原因。
享受教育,這是一個很高的教育境界,恐怕很少有人可以達到,對于很多人來說更多的是作為一種職業追求。但是,把教育變成一件幸福的事情,化枯燥為有味、無聊為充實,卻是我們可以做到的事情,這就需要班主任具有研究力。比如,在班級管理中,經常會遇到各種秉性不同的學生,其中最難以處理的是一種接近“歇斯底里”的孩子。他們往往表現為易怒、好沖動,在別人看起來微不足道的一些小事,可能就會誘發他們強烈的反應,比如摔課本、砸桌子,甚至是罵人、打人等近似瘋狂的舉動。對于這種學生,老師的一些正常管理行為,往往都可能導致師生之間的沖突;如果教師采取簡單粗暴的處理方式,則可能導致悲劇的發生。這是令班主任最為頭疼的一類學生,也是班級管理中最難以突破的一個痛點,很多班主任遇到這樣的學生往往會自認倒霉,選擇放棄管理,聽之任之;也有的班主任會“迎難而上”,與其做針鋒相對的“斗爭”,最終落得個騎虎難下的下場。其實,如果班主任具有一點研究力,你就會發現,這種學生除了自身的遺傳因素以外,往往都是在生活中遭遇過突然的打擊而造成的,也就說他們極度缺乏安全感,他們的那種超乎常人的行為,恰是一種過度的自衛形式。這種孩子有一個特點,那就是一旦他認可了你、信賴了你,就會絕對的服從你、迎合你。所以,當這種孩子出現大的“暴力”行為時,也許正是你走近他內心的最佳時機,而一旦你走進了他的心靈,你的教育就注定收獲了美好。
班主任研究力的培養,有兩個渠道,一是閱讀,二是教育寫作。閱讀是接受、吸收、借鑒別人經驗的有效手段,可以迅速提高自己對教育問題的認識水平。而教育寫作作為一種教育反思的方式,是教育研究最直接、最有效、最易被老師接受的一種研究形式。如果一個班主任可以把遇到的棘手問題當作是一個研究的樣本、寫作的素材、反思的資源,那么你就一定能夠在瑣碎的教育生活中覓得一份幸福。
教育走到今天,再也不是過去那種粗放的、可有可無的生活附屬活動,它已經成為每個家庭最為關心、社會各個層面最為關注的問題,既關乎民生,也關乎國計。在這樣一個社會環境下,教育所背負的社會期望和壓力越來越大,而這種壓力最終會以各種形式轉化為對教師能力的要求和考驗,作為“擔當最重”的班主任這一教師群體,肩負的東西自然也就會更多,這也就決定了班主任應該具有豐富的智慧力、靈活的執行力和深厚的研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