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班主任的基礎
來源:查字典班主任網 發布時間: 2017-03-21
做了這么多年的班主任,每帶一個班,常會思考:自己的班級各個方面怎樣才能做到最好,才能達到自己所期望的那樣?有時靜下心來想想,感覺做好班主任還是“有跡可尋”的,最起碼以下幾點是應該做到的。
一、要多看到孩子身上的閃光點,注重表揚。沒有人不喜歡別人的鼓勵和表揚,有時雖然只是口頭表揚“只聽雷聲不見雨”,但對于一個追求上進的學生來說意義重大。表揚是對學生的一種肯定,它能增強學生的信心,激發學生熱情。
二、要相信每位學生的能力,鼓勵學生為班級出點子。學生在學習中通常會對班級工作產生一定的想法和建議,盡管他們的想法有時候并不切實可行。
我們班的正副班長就經常嚴肅地對我說:“楊老師,和你商量個事!”。我知道,她們既然提出來,一定是事先考慮好的。班級中的小事,只要她們的建議合理,我一般都能采納。所以說班主任應該引導每一個學生參與到班級管理中來,使班級保持勃勃生機,特別是一些文娛活動或是體育活動什么的,學生對班級各人情況的了解,比班主任懂的多。
三、教師課堂不能情緒化,要控制自己的表情。表情和身體語言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一個人的溝通能力,喜怒不要常形于色。因為隨便皺個眉頭學生都會覺得有什么惹了你班主任,這樣關系很會疏遠。
其實做學生的很多時候最受不了的是老師的脾氣。不過人嘛,是會有脾氣的。也不要讓他們認為你好對付哦。要使你的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情緒下與你溝通,主動配合你管理好班級。
四、學生還是孩子,要給學生改過的機會。“人非圣賢,孰能無過。”當學生有了錯誤不要一棍子打死,要問清楚犯錯的原因,然后再給予批評和教育,讓他覺得你是一個真正的智者而打心眼里尊敬你!
五、師生之間要和諧,不要總是太正經。該管的事情一定要嚴格管理,要有規章制度,但班主任在學生面前不應該總是板著面孔,讓學生對你敬而遠之,適時的與學生開個玩笑能制造班級內部健康和諧的氣氛,讓孩子有一種歸屬感。
對待學生要一視同仁,該相信學生的事情一定要相信他們,他們有自己的思維方式,不要將自己的想法強加給他們,該關心學生的時候,一定要關心,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記得上次我在班隊課上征集學生喜歡什么樣的老師,我們班顧錢就說:“最不喜歡老師的臉整天板像個南瓜餅似的”,當時看過把我給樂得哈不攏嘴,但過后反思一下,做老師的有時給學生還真是有這樣的印象。
班主任的工作很細,遠不是這幾點就能說完的。學生是靈活的,班級的事情也是千差萬別的,只要我們有愛心、責任心,用心,細心,相信每位老師都可以做一名稱職的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