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要學會“養氣”
來源:查字典班主任網 發布時間: 2017-03-21
??班主任是班級的直接管理者和第一責任人,對于搞好班級管理工作起關鍵作用。繁瑣的工作,不僅需要班主任有健康的體魄,更需要有健康的心態和良好的情緒。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班主任要學會“養氣”。那么怎樣“養氣”呢?
??一、少一點怨氣,多一點銳氣。班主任是天底下最小的“主任”,肩上的責任不小,工資待遇卻不高。每天早出晚歸,學生難管,家長有時還不理解,再加上年度考核、職稱評定什么的,使得相當一部分班主任患上了職業倦怠癥,牢騷滿腹,老拿自己與別人比,越比心里越不平衡、越哀怨。我想對這些心存怨氣的班主任說,要學會“養氣”,在生活中養成心平氣和的心態,對于一些自己不能改變的事情,少一點怨氣,學會坦然地面對;同時把怨氣變成一種銳氣,變為一種動力,在教學上勇于鉆研,堅信“行行出狀元”,爭做“首席班主任”“五星級班主任”。正如魏書生所說的,要“少埋怨環境,多改變自己”,不要做怨氣的奴隸。
??二、少一點怒氣,多一點和氣。班級問題層出不窮,很多班主任經常在課堂上發脾氣。發脾氣不僅影響自己的情緒,而且不利于問題的解決,更易使學生產生反感。中醫說“怒傷肝”,經常發脾氣有損健康。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班主任要學會看到學生積極、閃光的一面,努力和他們建立和諧的關系;面對犯錯誤的學生,要學會制怒,學會控制情緒,以冷靜平和的心態解決問題。千萬不要拿學生的錯誤來懲罰自己。學校是教育學生改正錯誤、健康成長的園地。
??三、少一點匠氣,多一點才氣。教師上課要有自己的風格和魅力,沒有創意地照本宣科,那是“教書匠”。教師要博覽群書,培養廣泛的興趣愛好,擺脫身上的“匠氣”,在教學中要多一些才氣,多創設一些新穎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在班級管理過程中也應該有一些新的舉措和方法,找到師生間的共同語言,這樣學生才會認同你、佩服你。
??四、少一點煙酒氣,多一點學者氣。班主任工作是繁重的腦力勞動,教師經常需要伏案、熬夜,因此不少班主任養成了抽煙提神的習慣,還有些人為緩解工作壓力、消除疲勞而經常喝酒,這樣不僅對自己身體不好,而且經常在學生面前抽煙,影響也不好。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班主任要注意節制自己的不良嗜好,學會以書“養氣”,多讀一些書,寫一寫教學心得和反思,使自己多一點書卷氣,多一點學者氣。
??當然,班主任學會“養氣”并非一日之功,需要堅持不懈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