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的“四大修煉”
來源:查字典班主任網 發布時間: 2017-03-21
班主任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是學生傲游知識海洋的舵手,是學生度過美好生活的向導。特別是在中職生這一特殊群體中,要建立學習型班級,使學生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班主任工作必須進行一定的修煉,那么,如何進行修煉呢?
第一個修煉:終身學習。中職班主任要修煉好終身學習,必須做到“三個明確”,即:
明確學習途徑:中職班主任的學習途徑非常廣泛,可以從書本上學習,也可以從網上學習。但要根據自身需要,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途徑,才有利于提升自己。
明確學習內容:常言道:“涉水要懂水性,與人為伍要懂人性。”班主任工作是一項與學生打交道的工作,所以需要了解中職生的心理和存在的問題。這就需要我們主動去接觸學生、關注學生,了解他們需要,真正從學生的角度去考慮。同時還要廣泛涉獵人文、自然、管理等各個方面的知識,要做好中職班主任工作,除了解學生需求外,必要時能夠滿足學生的需求。
明確學習的作用與效果。這是班主任經歷自我超越修煉后的成果體現。班主任作為班級的領導者,要管理和引導好班級中的每一位學生,使他們得到健康成長和持續發展,就要從創建學習型班級入手。“只有透過個人學習,組織才能學習。雖然個人學習并不能保證整個集體也在學習,但是沒有個人學習,集體學習無從開始。”一個好的班主任,必然能夠影響和感染其所帶班級學生的學習。只有做了這“三個明確”,班主任才能不斷地超越自己,才能勝任中職班主任工作,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
第二個修煉:平和心態。“心智模式是根深蒂固于心中,影響我們如何了解這個世界,以及如何采取行動的許多假設、成見……”在推進中職班主任工作中,時常會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狀況。當出現意外時,班主任持何種心態,就會表現出不同的處理方式。
平和是中職班主任在處理問題時必須具備的心態。心態平和,才能泰然處之,從容不迫;心態平和,才能促進自我反思和探尋;心態平和,才能面對現實、才能理性地對待面臨的問題,從而尋找到合理的解決辦法。班主任的心智模式影響學生的人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發展。當我們用平和的心態與學生溝通時,就易于創造出坦誠、寬容和支持的氛圍,這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將發揮重要作用。
第三個修煉:確立目標。“共同愿景在人們心中只是一股深受感召的理論。在人類群體活動中,很少有像共同愿景能激發出這樣大的強大力量。”共同愿景,可以視為共同目標。班級伊始,并沒有一個共同目標。如何將這一特殊的中職生綁定在一起?除了嚴格的紀律,更重要的是振奮人心的共同目標。因為共同的目標能促進班主任引領班級共同發展,推進班集體不斷成長壯大。
確立的共同目標要與學生的實際相結合。我們要做到三點:第一,從學生的角度去思考,為學生著想,這關鍵所在;第二,目標要貼近學生,通過努力是可以實的,也就是說,處于“最近發展區”的目標才能被學生所認同;第三,目標要明確具體,模糊不清的目標即使達成了,成就感亦不明確。只有把目標轉化為學生的行動,轉化為學生不斷的追求,才能有效地釋放正能量。
第四個修煉:創建文化。實踐表明,只有在班級集體中進行團體學習,才有利于實現班級的共同愿望。我們在創建班級文化時,盡可能避免發生或減少集體內耗的修煉。為此,要做好三個階段工作:
第一,處理好“混亂階段”出現的問題。由于這一階段還沒有形成共同的目標,班級中的每一名學生是獨立的個體,相互不兼容,所以班主任要高度重視。
第二,推進“凝結階段”工作。在這一階段學生開始尋找自己的小團隊,并從中得到認可。這時,我們要加大宣傳造勢,著力推進工作的全面展開,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第三,強化“融合階段”工作的開展。也就是班級文化的形成階段。在這一階段學生開始遵循共同的行為準則,自愿接受來自于班集體認可的思維模式和行為方式,因此我們要為學生創造和諧的環境,有力有序地推動工作的全面實施。但是,在創建班級文化的工作中,我們要不斷地關注文化的發展趨勢,及時引導班級的文化向有利于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方向發展。
總之,我們要做好中職班務工作,當一名合格的班主任,使學生健康成長、持續發展,也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這需我們有高度的事業心和明確的責任感,需要我們自覺地從“四大修煉”中歷練自己,才能胸有成竹,有的放矢,才能為經濟社會發展培養技能型人才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