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名專業的班主任
來源:查字典班主任網 發布時間: 2017-03-21
自從參加工作,一直都是班主任,感覺很累,遇到一些情況還是著急。有時真的很羨慕那些有經驗的老師,不管處理什么樣的班級事務都不慌不忙,井井有條。
無意中看到王曉春老師的《做一名專業的班主任》一書,閑暇之余就拿起它細細的品讀。通過學習發現書中的各種事例不就發生在我的身邊,我也曾為這樣事情傷透了腦筋,看到了書中教師處理的方法,不僅為自己的粗心而后悔,也為自己沒有耐心而自責。這本書它首先談到了班主任的六種角色要求,然后闡述了班主任影響學生的十種手段,在此基礎上,把班主任分成了九類,最后論述了班主任工作的內容。
書中告訴我,為什么用我們的愛去教育孩子、感化孩子,可這些孩子仍然我行我素,因為愛并不是萬能藥。現在的社會,把師愛的作用過分夸大了,認為教師只要有愛就可以教好學生,其實不然。很多的時候,我們需要以一種研究者的身份去研究學生,研究他為什么不愛做作業,研究他為什么上課注意力總不能集中,研究他為什么總與其他學生發生矛盾甚至打架,只有找出問題的根本,才能對癥下藥,才能讓學生真正有所進步。新形勢下班主任的角色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轉變,班主任應是教育型的管理者,應該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是學生的平等對話者,是學習者、心理工作者,還應該是家庭教育指導者。
書中引用了兩個故事,一個是美國商人去亞洲某部落訂購草墊,訂得多反而提價,因為單一的重復動作將使人很厭煩;第二個故事是一個工作了十五年的人從沒被提升,而剛進公司一年的小伙子被提升了,他得到上司的回答是“您并沒有十六年的經驗,您只有一年的經驗,只不過您把它用了十五次而已。”這段話發人深省,如果我們年復一年地走老路,總是一遍又一遍地復制自我,那收獲的多半就是疲憊和焦慮,永遠做不成快樂、智慧的班主任。快樂的前提是智慧。書中還例舉了很多的教育案例,通過王老師的分析解剖,不難看出王老師是一位快樂明哲的班主任。
這本書帶給我的觸動很大,班主任影響孩子的手段,班主任的類型,班主任工作的重點和邊界,班風的建設,班級日常的管理,如何做一個快樂智慧的班主任……瑞士的哲學家艾果爾說過這樣一句話“教育的藝術就是懂得引導”。我們教師在教育學生時,“愛”學生是基點,但不能單純地強調愛,而應當把這種對學生的關愛之情滲透到你的教育原則中去,使學生在被教育的同時,深深地體會到這種“愛”,使他們在愛中健康成長。
閱讀了王曉春老師的這本《做一個專業的班主任》,使我豁然開朗——班主任工作是一項具有創造性的工作,我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研究,使自己的班主任越來越專業,越來越科學。這樣我就會在不斷的創造中獲得更多的快樂。